商业街的路边严禁摆摊,先不说有没有警察来管,单是街边的商户们为了自家生意,就绝不会允许有人在路边抢客源。
兰舒把摆摊的地儿选在了热闹的人民公园,这儿沿着湖边一溜排开全是摊位。
不过,那些好位置早就被人占得稳稳当当,他们扎根许久,各自都有了固定地盘,兰舒自然不会贸然去挤占别人的地儿。
公园的摊位很长,一路都延伸到了桥上。
兰舒前一天就来踩过点,她特意起了个大早紧赶慢赶的,果不其然,自己相中的那块地还空着。
金美华给她寄货的时候,还贴心地顺带了一条极具风情的民族风亚麻毯子。
兰舒从家里带出一大块塑料布,仔细叠好后足有一米多长。
她先用从家里带来的小扫帚,把石砖地面上的小石子、灰尘清扫得干干净净,这才把塑料布平整地铺展开,接着,又将那条民族风毯子精心铺在塑料布上。
做完这些,她才不慌不忙地打开大包裹,把里面的耳环、手链、发箍、发卡,一类一类整整齐齐地按区域摆放好。
这些小玩意儿各个精美,兰舒越看越喜欢。
金美华的眼光那是真独到,这些饰品款式洋气新颖,在整个新塘县都找不出同款。
摆摊第一天是周六,公园里人头攒动,来约会散步的情侣、结伴游玩的朋友一拨接着一拨。
兰舒的摊位刚摆好不到二十分钟,就有两位年纪和她相仿的姑娘,眼睛亮晶晶地凑了过来,蹲下身子盯着摊上的饰品瞧。
“天哪,这也太好看了吧!”一个姑娘忍不住惊叹。
“老板,你这些货肯定是从南方进的吧,咋这么洋气!”另一个姑娘附和道。
头一回被人称作“老板”,兰舒心里头那股子得意劲儿“噌”的一下就冒了出来,像踩在云朵上,飘飘然的。
兰舒晕乎乎地摆起了老板范,脸上堆满热情的笑容,“二位美女好眼力,这些可都是刚从广州进的货,刚摆出来就碰上你们了。对了,你们平时爱看电影不?”
“看呀,我家都有录像机呢。”先前惊叹的那位姑娘自豪地说道。
兰舒瞅准时机,笑着从一堆耳环里挑出一对银质的大圈耳环,递到对方面前,眨眨眼说道:“你瞧瞧这对耳环,眼熟不?”
姑娘盯着耳环,冥思苦想了半天,愣是没个头绪。
旁边的同伴轻轻拍了她一下,兴奋地嚷道:“我知道啦!这不是钟楚红戴过的那个款式嘛!”
“啊对对对,我刚才光盯着那对流苏碎钻的耳环看了,脑子一下没转过弯来。”
“哪个流苏耳环啊?”
“就这个,跟徐小凤演唱会戴的那对简直一模一样!”
兰舒就那么笑眯眯地站在一旁,看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也不拼命推销,倒像是跟老朋友聊天似的。
她坦诚地说道:“我没怎么听过徐小凤的歌,我平时喜欢听杨钰莹的。”
一听这话,姑娘撇了撇嘴,直言道:“喜欢杨钰莹的人太多了,她那嗓子甜得发腻,还是徐小凤的歌有韵味,耐听。我最喜欢她的《顺流逆流》,老板,你有空真得听听。”
兰舒依旧笑眯眯的,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
这几句交谈下来,兰舒心里就有了底,摸清了对方是徐小凤的狂热歌迷,这就好办了。
她指了指那些设计比较浮夸的耳环,介绍道:“这些耳环都是徐小凤那种风格的,有镶黄宝石的,还有红宝石的,旁边一圈碎钻,在太阳光底下一闪一闪的,好看得很。”
说着,她还把那两对耳环轻轻捏在手上,举到太阳光下,缓慢地来回晃动,一时间,光芒闪烁。
不得不说,金美华挑的这批货质量和款式是真好,兰舒边展示边在心里感叹,就这么会儿工夫,她自己都对这些饰品爱不释手了。
两个姑娘将碎钻耳环放在掌心轻轻摩挲,仿佛捧着多珍贵的稀世珍宝似的,稀罕得不得了。
“老板,这对蓝宝石的耳环多少钱?”
“十块。”
“啊!”姑娘一听这价格,瞬间被惊到,手像触电似的连忙将耳环放回原处。
她的同伴也吃了一惊,跟着问道:“我这对也十块?”
兰舒不徐不疾地点点头,解释道:“对,这些都是欧货,而且是纯银针的,戴在耳朵上不会过敏。要是你们觉得日常戴这种款式太扎眼,还可以在后面黏个别针,当成胸针用,一物两用,多实惠。”
一副耳环十块钱,乍一听确实不便宜,可是要是当成两个胸针算,这么一想,性价比似乎还挺高。
“十块钱还是有点贵啦,老板,能不能便宜点。”
兰舒本来想说可以,但她心里一合计,这对耳环进价五块,做小饰品生意翻一倍出售本就赚得不多,实在不能再降了,不然还有什么赚头。
她的目光快速扫了一圈摊位上的所有货品,短暂思索几秒后,开口说道:“你们是我今天第一个顾客,咱们聊得还挺投缘的,和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我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要不是在外面摆摊实在是要不上价,我根本就不可能卖十块钱。”
说着,她拿起对方要买的那两对耳环在手里掂了掂,“就这做工这质量,要是拿到步行街的店里卖,二十块钱一对轻轻松松,放到金都商场,三十块都有人抢着买,进了百货大楼,八十块一对大把人掏腰包。我也知道大家挣钱都不容易,这样吧,今天你们要是两对都买了,我就送你们一人一个大肠发圈,就当是我开张讨个好彩头,大家交个朋友。”
兰舒不想像别人卖货那样先把价格抬到很高,然后随便给个折扣,让客户一味的压价格。
她虽然从没做过销售人员,但她做过顾客。
如果销售的人一开始就轻易地毫无底线地降低价格,那她只会觉得对方的东西没什么价值,无论多便宜她都觉得自己买亏了。
兰舒虽然是摆摊的,但她不想让客户觉得自己卖的东西是低端的,甚至是“便宜没好货”。
她想让自己的客户明白,便宜不是唯一的考量,真正的价值才是她们需要的。
两个姑娘和兰舒又软磨硬泡了好一会儿,眼瞅着饰品摊前又新来了一拨围观的人,兰舒始终咬死价格不松口,姑娘们最终还是妥协了。
有意思的是,兰舒发现尽管没把价格压下来,两个女孩脸上不但没有丝毫失落,反而透着几分欣喜。
兰舒的坚持不让价,反倒让她们更加确信自己买对了,这两对耳环绝非那种能随意砍价拿下的廉价次品,而是真真正正的好东西。
收了二十元钱,兰舒把两对耳环和赠送的两个大肠发圈仔细包好,递到姑娘们手上。
临分别时,其中一位小姑娘还不忘回头问:“老板,明天你还在这儿摆摊不?”
兰舒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爽快应道:“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天天在这儿,除非下雨,不然准能瞧见我!”
“好嘞,明天我叫上我同事来,她也喜欢徐小凤!”小姑娘欢快地说道,和同伴手挽手离开了。
摆摊第一天,兰舒便旗开得胜。
不算运输费,第一单生意就净赚了十块钱,兰舒信心大增。
本来想着第一次摆摊试试水,所以早上带的货并不多。
没想到第一天摊子前的顾客就一波接着一波,除了中午吃饭那阵和下午太阳最毒的时候稍显冷清,其余时间人流就没断过。
可能是因为摊子上的饰品款式新颖独特不撞款,又可能是兰舒今天打扮得实在是惹眼,所以才造就了首日的成功。
到了晚上七点,兰舒饿得前胸贴后背,摊子上卖得就剩十几个饰品了。
她这一整天连轴转,双脚肿得厉害,鞋子都有些挤脚了,实在撑不住了才决定打道回府。
原本想着要是今天生意不好,下午就早早收摊去给兰妮买风扇,没成想卖得出奇顺利,一直忙到天黑才得空。
兰舒收完摊,心里纠结了好几分钟,最终还是咬着牙,忍着双脚的酸痛一路小跑奔向家电城。
晚上八点多,兰舒扛着一台崭新的风扇,大汗淋漓地进了家门。
林秀珍一看就炸庙了,扯着嗓子喊道:“你这玩意儿打算搁哪儿啊?”
兰舒累得不想说话,闷头扛着风扇径直向西屋走去。
兰妮见状赶忙跑过来搭把手,帮着把风扇安置好。
重物一卸下,兰舒浑身的力气仿佛瞬间被抽空,随意地蹬下鞋子就直接瘫倒在炕上一动也不动。
林秀珍不依不饶,跟进屋来数落:“买这么贵的东西,也不和我跟你爸商量商量,电费不要钱的啊?”
兰妮一听,心里顿时来了气,把风扇放好后便连推带搡地将林秀珍赶出去,“砰”地关上了门。
“现在天热得要命,我天天坐那学习衣服上的汗就没干过!身上都快起痱子了!你不心疼我,我姐心疼我,怎么了?有错吗?”
“好啊,就你姐对你好,那让你姐掏电费!”
“行,那你让兰涛也掏电费吧,他天天在家呼呼地吹风扇,也不知道费了多少电!”
林秀珍气得卡壳了好几秒,才气急败坏地嚷嚷道:“你就跟你三姐学吧,学得胡搅蛮缠那样!我看以后嫁人的时候谁敢要你!”
“不要就不要!我和我三姐过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