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招娣和陈家老太太这档子事儿注定是要扯皮的,而且还要扯很长一阵子。
反正董招娣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就算陈金明没事就来病房里要钱,但也只是耍耍嘴皮子功夫,不敢对她再动手。
而且每次一来,董招娣就开始装头疼,话也说不利索,一问三不知。
其实她现在啥事也没有,头也不晕了,但是兰舒教她必须这样装。
能装晕就装晕,能装傻就装傻,能拖一天是一天。
兰舒铁了心,绝不能让董招娣掏这笔冤枉钱。
先不说她有没有钱,就算有,宁可打水漂,也不能白白便宜了那帮人。
在想出解决办法之前,董招娣得一直住院,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这也是暂时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一种办法。
兰舒打算找到事发当天的两个小孩,只要有他们当目击证人,这事儿就有转机。
人民公园可是新塘县的招牌,每天人来人往,不光有附近的居民,就连住得远的人也爱来这儿溜达。
想在这么多人里找到那两个小孩,跟大海捞针没啥两样。
旁边卖袜子的大哥忍不住劝道:“你就多余管那闲事,陈金明那家人一个比一个难缠,尤其是他老婆,别看瘦得跟咸鱼干似的,那女的才厉害呢,平时没理都能搅和出三分理来。”
兰妮正给兰舒扇着扇子,听到这话,手一下子停住了,“袜哥,你咋啥人都认识啊?”
“那是。”袜子大哥立马挺直了腰板,“整个县城我哪儿没摆过摊?哪家的事儿能逃过我的耳朵?现在小董拿不出证据,更是落了把柄在人家手里。依我看,你姐就别白费力气了,这钱八成是赔定了。”
兰妮想起昨晚姐姐跟自己说的话,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正义感爆棚,“啪”的一声把扇子摔在桌上。
“凭啥赔钱啊!那老太太又不是小董姐姐撞的,我三姐一定会找到办法的!我就不信老天爷不长眼!”
袜子大哥发出一声嗤笑:“行啊,那你问问你三姐有啥办法?”
“姐,你快说句话呀!”
兰舒被兰妮推了两下,从飘远的思绪中将自己拉了回来。
“我想登报。”
“啥?”袜子大哥和兰妮同时愣住。
新塘县虽是个地级市,地域却极为广阔,常住人口将近五十万。
五十万人里找俩小孩,怎么找?
在新塘日报刊登寻人启事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只要内容合规合法,花些钱就能刊登。
这种一般都按字数或固定栏数收费,价格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付一次钱只能刊登一期。
家家户户都订报纸,所以花钱登报找人,能找到的概率还挺高的。
当然,前提是那两个小学生也看报纸。
兰舒没有擅自逞强做决定,在打算去登报之前,她特意前往医院征求董招娣的意见。
董招娣哪里经历过这般棘手的大事,兰舒说什么她都听。
而且这账她自己也能算明白,登报虽说要花几百块,可要是真能找到目击证人,就不用赔那一大笔钱了。
再说自己被陈金明打伤了,要是能获得赔偿,正好能把登报的费用和这几天住院的开销给补上。
这么一算,找到目击证人无疑是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
小摊有兰妮照看着兰舒很放心,当下,最重要的事便是去买bb机。
登报肯定得留自己的联系方式,前几天还答应了要把自己的bb机号给杨采玲。
再者,以后接收从广州寄来的货物,就不用一趟趟往客运总部打电话询问了。
有了自己的bb机,往后工作能方便不少。
这年头谁都知道bb机的价格,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摩托罗拉的数字机基础款就得一千二,汉显机更是要两三千。
以她目前的经济状况,自然是买不起这么贵的进口品牌,一番权衡之下,她最终选择了波导bb机。
之前没这个打算的时候,兰舒也没去了解过,等真到了要买的时候才发现,买完bb机还不算完,还得交入网费和月服务费。
最后一套流程办下来后,兰舒掏出去了1500块钱,这还是她都挑便宜的买的呢!
不过这种钱花起来她不怎么心疼,有些时候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因为很多时候钱花出去有可能是在帮自己消灾。
现在不花,可能后面就有别的事儿等着她去花。
老话说省着省着,窟窿等着,所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出去,不然攒的这个钱还不一定花在谁身上。
兰舒刚拿到bb机,便迫不及待地拨通了杨采玲的电话。
告知对方的呼机号码后,杨采玲说过几天还真要来新塘县出差,到时候两个人可以见一面。
挂了杨采玲的电话,兰舒又马不停蹄地联系金美华。
金美华正要给她发货,便把她的呼机号记下来也给了运货的司机一份。
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位了,兰舒长舒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bb机轻轻塞进随身的包里,而后脚步匆匆朝着报社赶去。
兰舒走进报社,接待她的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
那眼镜镜片厚得像瓶底子,兰舒努力想看清对方的眼神,却只瞧见两个模糊的光影,根本没法辨清他眼睛的真实模样。
青年了解兰舒要刊登寻人启事的需求后,向她推荐了可以用固定栏数进行刊登。
这种版面比按字数计费的要大不少,能更显眼,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就是费用会稍高一些,刊登一期得150块。
兰舒咬咬牙,订了三期的刊登版面。
付完钱,兰舒心里一阵泛酸。
她花一千五买bb机的时候都没这么肉疼,董招娣每天就着开水啃大饼,一分一毛地抠,就为了省下那几毛钱,结果现在倒好,一分钱没省下,还惹上这么大的麻烦。
这么一想,就算拼了半条命,也一定要找陈金明把赔偿金要回来,绝不能让董招娣在这方面花一分钱!
寻人启事登上报纸后,兰舒想过可能会有人来捣乱,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世上无聊的人竟如此之多。
每天bb机都响个不停,等找到电话亭回拨过去后,要么就是一阵忙音,要么就说打错了。
更有甚者,一接起电话对着话筒就给兰舒唱起了跑调的歌,还有些人毫无缘由地破口大骂,还有对她开黄腔的。
三期报纸的刊登时间转瞬即逝,可兰舒连一个有用的电话都没接到。
每天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反复煎熬,她感觉自己都要成精神病了。
兰舒顶着两个黑眼圈,疲惫地坐在董招娣的病床前,手里机械地削着苹果。
董招娣看着她这副模样,心疼得像被针扎,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兰舒,要不咱……放弃吧。”
“放弃?”兰舒抬起头,目光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又低下头,继续专注地削着苹果。
直到一整条完整细长的苹果皮垂落下来,她才像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扯着那长长的果皮,对着董招娣认真地说:“那些选择放弃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有退路,可你呢,你有退路可走吗?陈金明他老婆是不是天天来病房找你要钱?”
董招娣无奈地长叹一口气,“一上午她都来了两趟了。”
“那不就得了,目击证人必须得找到,不然你就得赔那五千块钱!你拿什么赔?拿命赔吗?”
“可是报纸也登了,不还是一点结果都没有吗?”
兰舒把长长的苹果皮随手扔进垃圾桶,将苹果切成四分之一,递到董招娣嘴边。
“再等等,报纸又不是新闻联播,影响力哪有那么大。再说了,那俩小学生也不见得就能马上……”
话还没说完,包里的bb机突然急促地发出“滴滴滴”的声响。
兰舒像是被通了电,立刻把剩下的苹果一把塞进董招娣手里,“有人找我,我得去楼下电话亭回个电话。”
“肯定又是骚扰人的,你别急着回电话了,把苹果吃完再回呗。”
“我不爱吃苹果,有人联系我,我一定要去回电话的,万一有希望呢。”
兰舒拎起包,脚步匆匆地离开了病房,丝毫没有察觉到在她转身的瞬间,董招娣偷偷抹了一把眼泪。
其实兰舒这几天都有点麻木了,一次次失望后,她现在不敢把希望的火苗燃得太旺。
医院楼下就有电话亭,此刻,前面有人正在通话。
兰舒在一旁静静地候着,五六分钟后,终于轮到她了。
这次她依旧抱着那种明知会失望,但还是忍不住怀揣着一丝侥幸的心情拨通了对面的电话。
“嘟嘟——”电话刚响了一声,瞬间就被接通了。
听筒里传来一个略显稚嫩的少年声音,带着几分紧张与局促。
“喂?请……请问是兰,兰女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