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刚穿越,重生的权臣就来退婚了 > 第136章 瞌睡来了递枕头

宋二壮终于松口了。

“四亩地全当出去肯定不行,万一这生意黄了,一家人连个退路都没有。”

不过,这鸭货也确实好吃,他胆子虽小,眼光却还是有一些的。

“这样吧,你也别一开始就把步子迈得这么大,就先当出去一亩地试试吧。”

剩下三亩地,到时候还要交口粮,还要奉养老人,剩下的才是一家四口的口粮。

三亩地,这是最低限度能保证一家人饿不死的亩数了。

一亩好田能卖十五两银子,可若是去当铺典当,却只能当出十两银子。

要是只养鸭子,这些钱作为前期投入也是够的。

只是,她不想在杜娟租住的地方养兔子了。

因为人言实在可畏,她不想仗着自己帮了大伯母,就心安理得让她面对外面关于她和林大有的风言风语,也不想让她再因为这件事而被迫接受宋大壮的一再骚扰。

搭建兔棚和围墙,也需要一大笔钱。

她只能厚着脸皮,继续说服宋二壮。

“爹说的确实有道理,四亩地不能全当了,那就当三亩地吧。”

“不行,不行,三亩地也不行,只能一亩地。”

“爹∽”边撒娇,边又夹了块鸭肉给他。

宋二壮咂摸着嘴,又想了好一会儿。

“二亩,不能再多了。你就算把一整只鸭子全塞到爹嘴里,最多也只能当二亩地。”

“行,成交!爹要说话算话!”

宋立春当然不会把地全当了。

只是,若她一开始就说当二亩地,她爹肯定最多就给她讲价到一亩。

这叫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宋二壮后知后觉,“你这丫头,不会是给我下套吧?”

“没,没,我怎么敢给爹下套呢?”

刚才宋立春夹给刘慧贞的那块鸭脖,刘慧贞只抿了一点便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吃到这么好吃的了,所以一点都没舍得再吃,就去隔壁送给腊月了。

没想到,就这么个转身的功夫,二亩地就没了。

“哎,你们爷俩……”

说话间,宋立春已经把养鸭利润的分配权益契书写好了。

“爹,你在这上面按个手印,以后就躺着赚钱了。”

对女儿这点信任还是有的,宋二壮很是痛快地便按了手印。

人到用时方恨少。

找适合养鸭子的水塘,买鸭子鸭苗等大事小事,宋立春只能再次求助宋二壮了。

宋二壮本能地一口答应下来。

后又觉得哪里不对。

“你养鸭子,本钱是你爹我典当田地来的,跑腿的活也是我来做。那你呢,你才是光等着收钱的那个吧?你还占了大头!”

“那没办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是靠脑子赚钱。”

“你啥意思,说我没脑子?”

“爹自己说的,不是我说的。”

“好,真是爹的好闺女,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瞧爹说的,没有的事。对了,别忘了去沈家的典当行,他们比别家的良心。”

“知道了。”

麦秋上午去学堂办了退学后,又按照约好的去沈家拿了练手的假账本文书,一天下来看得差不多了,还把其中不懂的地方打了圈圈,这会儿又趁着堂姐下工的空当过来问问题。

宋立春一一解答后,又提问了别的问题,见麦秋果然学得认真,字也是一笔一划尽量写得工整,可比读书做文章用功多了。

“沈夫子果然没说错,你是真得很有天分,你甚至还把这些数目,标成简写数字了。”

“这样更直观简洁,方便对照。”麦秋被夸得脸色有些红润,看着那神奇的简写数字,忍不住说道:“同样是这个数目,用当下的字写下来,要占用两列,而那简写数字,却只需几个空格。若是以后大周所有账本都用简写的,该会节约多少纸张呐。”

麦秋听爹娘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他们供自己读书不容易,束修要交,节礼要送,书要花钱,笔墨纸砚也要花钱,总之就是,自己若是读不好书,那些钱就打水漂了,爹娘这么多年的辛苦也打水漂了。

日复一日,这些话无形中就入了麦秋的心。所以沈夫子教他们简写数字时,他第一个念头便是,这样写可真节约笔墨呀。

麦秋毕竟是个孩子,又因为天天埋头苦读,要比寻常出来做活的同龄人更显单纯。

宋立春微微有些心酸。

“这简写有简写的好处,繁写也有繁写的妙处。像账本上一千这个数字,简写虽然简单明了,但若是有人使坏,随意添个数字上去,账本就乱了。”

“大姐说得对。”麦秋连声应道。

第二天一早,宋立春便与沈夫人等人一道去了县城。

沈夫人还要先去县衙办紫娟的改籍事宜,便让沈齐先带着宋立春去庙里上香,并约定好了会合时间和地点。

时间还早,沈齐打算先去一趟县学。

林教谕毕竟是他的恩师,不能真因为昨天送寿礼的事气坏了。

他今天还是要过去解释一下的,再顺便解释一下让乔志等人在酒楼干零工的目的。

员工宋立春,自然要以老板的事为先,也只能先陪他去县学。

巧的是,两人到了县学书院门口时,刘铁柱正目送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进去。

“舅?”

“立春?沈少东家。”

彼此打过招呼后,沈齐就直接进去找人了。门房自然认得这个大才子,连拦都没拦,甚至还毕恭毕敬把人领了进去。

甥舅俩这才闲聊起来。

宋立春先说明了来意,随后问道:“舅,刚才那个孩子是谁?你怎么来这找人了?”

她可不记得舅舅认识县学里的孩子。

“这是翠花嫂子……婶子……你翠花姥姥的儿子,李自强。”刘铁柱挠了挠头。

挑河时对余翠花的称呼,在她跟了刘根生木匠后就变了。

不光宋立春会叫错,刘铁柱有时候也会叫嘴瓢了。

经过刘铁柱解释,宋立春才知道,木匠姥爷果然对余翠花不错,已经把她儿子从普通的书院转到县学里去了。

县学里的师资力量是整个平原县最好的,学费自然也是最高的。当初宋三壮勒紧裤腰带都凑不够钱。

刘铁柱又解释道:“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么,很多大酒楼和食肆的采买很严格,很多都要先签契书,账目也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结一次,不是现款结账就很麻烦,契书也马虎不得,我身边也没个能写会算的,还是翠花婶子告诉我,让我来找他儿子帮忙。”

刘铁柱很是为难,也不好意思总来打扰李自强。人家还要读书呢。

可他认字不多,平时赶集卖菜做小生意就罢了,可生意做得越大,他就越受限。他现在每天忙得团团转,真要找个学堂现学读书识字也不现实。

也是这个原因,他感觉自己的生意在这平原县就到头了,所以有时候会特别沮丧,特别不甘心。

宋立春神秘一笑。

“舅,瞌睡来了递枕头,巧了么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