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噌”地一下站起身来,扯着嗓子冲着那几个小子喊了一嗓子:“给老子把鱼放下!”
喊完,他迈开大步就朝着那几个小子走过去,伸手用力推开了两个人。
那两个人完全没防备,被推了个措手不及,直接就摔倒在了地上。
他们的大哥见状,立马把手里的鱼放下了。
“艹,干他!”大哥一声令下,其他小子就要围上来动手。
可还没等他们围上来,赵德柱眼疾脚快,一脚就把带头的那小子踹趴下了。
其他几个冲得猛的,赵德柱也没惯着他们。
照着他们的肚子就是狠狠一脚,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肚子上还挨了赵德柱一拳。
结果还不到半分钟,七八个半大小子就全都倒在地上,疼得直哼哼。
“你敢打……打我们!”有个小子疼得说话都不利索了。
还有人开始大喊:“杀人啦!救命啊……”
赵德柱眼睛一眯,冷冷地说道:“喊!大声喊!把人都喊来!正好帮我去叫公安!”
接着又气愤地说道:“年纪轻轻的不学好,学别人抢东西!全都给你们送劳教所去!让你们去砸石头!”
赵德柱的话就像一盆冷水,直接浇灭了那几个小子的嚣张气焰,他们立马闭上了嘴。
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理亏,要是公安真来了,肯定要被抓回去,还得通知家长来领人,到时候少不了一顿骂。
“大哥……我们……我们就是想借条鱼,拿去卖钱……然后买鱼钩。”有个小子壮着胆子解释道。
赵德柱气不打一处来:“借?我答应了吗?不问自取视为偷!我不让你们拿,你们就动手,这就是抢!”
那小子还想狡辩:“大哥,我们没想抢!”
赵德柱才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从旁边捡起一块砖头。
他没有虚张声势,也没有大声咋呼。
左手横着拿好砖头,右手高高举起,然后狠狠砍了上去。
“咔嚓”一声,砖头直接断成了两半,一半还在他手里,另一半掉到了地上。
掉在地上的那半块砖头,就好像砸到了那几个小子的心上,让他们的心脏猛地抽了一下。
他们心里暗叫倒霉,今天真是撞到硬茬子上了。
“大哥……我们……我们错了……”
“大哥,我们下次不敢了!”
有个小子还想套近乎:“大哥,你认识国良大哥不……”
赵德柱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别给我提人,提谁都不好使!今天老子心情好,给我滚!别在这烦我!”
那几个人一听让他们滚,像是听到了特赦令一样,立马从地上爬起来,眨眼间就跑得没影了。
赵德柱看着他们跑远的背影,苦笑着摇了摇头:“一群猴崽子!”
赵德柱想起上一世,自己也经常带着一群人四处闲逛。
但他和这些小子不一样,从来没抢过别人东西。
最多就是看谁不顺眼,过去找对方的茬,打一架出出气。
他弯下腰,把地上的鱼一条一条捡起来,重新放回了水桶里。
然后又把水桶里的鱼,一股脑全都收进了系统空间。
“他们要是不动手抢,我还真没办法赶他们走……”赵德柱自言自语道。
“再钓上来,就放桶里面……”他心里默默做了决定。
半个小时后,赵德柱把马扎收拾好。
然后一手提着一个水桶,沿着河道,朝南边走去。
他左手提的是小桶,手里还拿着鱼竿。
这样走路有点不方便,不过好在他力气大,倒也能拿得住。
就是走路的时候得格外小心,时刻看着点路,别撞到什么东西,更不能撞到人。
大水桶里装了十几条鱼,每条都有五六斤重,把水桶塞得满满的。
小水桶里装了 6只甲鱼,小的有二三斤,大的能有七八斤,同样塞得满满当当的。
赵德柱来到了收购站,那些人看到他来了,又像往常一样围了上来。
有人主动帮他把鱼竿接了过去。
“小伙子,这一上午,你钓这么多?”有人惊讶地问道。
“筒子河里啥时候有这么多老鳖了?我都没听说过。”另一个人也疑惑地说道。
“我爸也在筒子河钓鱼……每个周天都去,他钓了一年多了,一条这么大的鱼都没钓上来过!”还有人说道。
“你爹用的是蚯蚓,和人家小伙子不一样!”有人分析道。
“那也是……”大家纷纷点头。
他们围着赵德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一阵,然后就开始给鱼和甲鱼过秤了。
最后算完账,赵德柱拿到了五十块七毛钱。
“小伙子,你这一下赚的钱,顶我两月工资里!”有人羡慕地说道。
“俩月?你忘了他早上还来了一趟,赚了三十三块六呢?”有人提醒道。
“对啊,他这一天赚了,八十四块三毛钱!”有人算了出来。
“我四个月工资……”有人感叹道。
“他昨天还赚了二十多呢!”还有人补充道。
那些人看赵德柱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赵德柱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几天不能来这卖鱼了,眼红病是最可怕的。
明天倒是能来一趟,拿几条小鱼过来卖,让他们心里也平衡平衡。
毕竟人就是这样,自己过得不好固然难受,但看到别人成功,心里更不是滋味。
穷,大家可以一起穷,但不能接受自己穷,别人却富有。
赵德柱没有和他们多聊,拿了钱和票,提着桶,拿上鱼竿就走了。
他来到河边的那片民房,把铁皮桶收进了系统空间。
接着,他就出门去坐公交车了。
他花了四分钱,坐上公交车,前往西单商场。
1941年的时候,西单北大街从南到北陆续建成了福德、益德、惠德、厚德、福寿和临时商场,这些商场合起来统称西单商场。
后来,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不少铺子都被烧毁了。
从那以后,这地方卖杂货的就越来越多了。
解放后,这里进行了重建,直到 1956年才重新开始营业。
这里开店的,基本上都是公私合营的模式。
西单商场的前身是华北百货龙城分公司第三门市部(大家都简称“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