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8章 意外之喜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8章 意外之喜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不过好像在前几天被罢黜了。

嘶!

杨家啊!

那可是和袁家齐名的存在啊!都是四世三公。

不!

现在的袁家从汉章帝时期的袁安为司徒,到后来的袁敞、袁汤、袁逢,以及现在刚卸任太尉的袁隗,算起来是五世了。

而三公是什么职位呢?

司徒、司空、太尉,这三大官职,在汉朝不设大将军的职位时,几乎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

这几个职务和太子,在后世被网友戏称为“常务副皇帝。”

袁家每一代都有人坐到这个位置,可想象袁家这几代人,百十年来到底积攒了多少人脉。

一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便是最好的写照。

至于袁家是怎么发家的,他不知道。

但杨家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杨家要从杨喜开始。

那时正值楚汉之争的尾声。

项羽被围困于亥下,而在最后的决战中。

王翳、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这五人各得了项羽身体的一部分,最后这五人都被刘邦封了侯爵。

杨喜得到了项羽的大腿,被封为赤泉侯。

是真真正正的抱上了大腿。

其他四人的家族都在后面慢慢泯然于众。

只有杨喜的家族却越发的强大起来。

到了曾孙杨敞这里直接官至大汉丞相,之后的杨震、杨秉、杨赐都官至三公。

弘农杨氏这一家族,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但不知道为什么,世人总是把杨家排在了袁家的后面。

而且汉末这个天下大乱的时候,袁家有袁绍和袁术兄弟。

但杨家却没有一个人跳出来,以杨彪为首的杨家人始终都在汉帝周围做一个忠臣。

难道是杨家这一代没有能成事的人?

难怪原主的老爹让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再看。

要是自己能傍上杨家这棵大树,是不是就能飞黄腾达了?

毕竟就凭这份族谱,回到弘农他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的过一生,甚至还可以在家族的照顾下,做一个小官什么的。

这就是大家族带来的好处。

多大的诱惑啊!

哎!

思考了许久,他还是先打算放弃这个认祖归宗的决定。

毕竟现在自己这一脉没落了,自己长这么大也没见家里有什么书信往来。

而且他老爹明知道有这份族谱,但为什么没回归呢?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算了!

想太多也没什么用。

不过杨家的身份自己还是得利用起来。

现在自己有出身、有地盘、有粮、有肉、有酒、有布,保不齐后面还有其它东西。

汉末啊!

是个看出身,看脸的时代。

最典型的就是袁家兄弟,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前期才能拥有那么强的势力。

曹操、孙坚、刘备等人早期都依附在袁家兄弟之下。

两人麾下更有着无数人才前去投靠。

而曹操却因为祖父曹腾宦官出身屡屡遭人嫌弃,除了自己家和夏侯家之外人才少的可怜。

刘备前期也是只有那么几个人追随,十几年屡战屡败,然后屡败屡战才得了一个仁义刘皇叔的名号。

人到中年了,这才开始起势。

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早期的郭嘉和荀彧都曾在袁绍帐下待过,后来觉得袁绍不能成事最后才离开的。

但凡袁绍或者袁术表现的出色一点,估计后面就没什么三国演义了。

而是袁家兄弟的南北二袁之争。

可惜了,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

好!

自己出身杨家,这样一看也不虚他袁家兄弟,完全可以单干了。

既然要单开。

那么,第一步照他看过的前辈们的路走。

地盘虽然是个边郡,但毕竟是白得的东西。

他还看过一部从河西走廊,敦煌郡起家的先辈呢。

那才是地狱开局!

而且这个时间段郡守完全是掌握军政的一方封疆大吏。

然后争取在黄巾之乱中崭露头角,打出自己的名望。

再黄巾之后最少要掌控一州之地,之后刺史应该会照历史进程改为州牧,彻底的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在然后多收人才,多招兵马。

准备讨伐董卓,在讨董联盟散伙之后,先灭了周边的人,割据一方。

之后在看情况参与逐鹿中原。

毕竟都知道历史发展了,总不能无动于衷吧!怎么也要先占点先机。

哎!

感慨了一番。

杨升继续沉思了起来。

既然要单干,那就先想想自己周围还有什么人才可以收拢的。

有名望的人才就不用多想了。

但草根出身的人才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现在在冀州,河北地区的人才嘛!

武的,首先想到就是关羽、张飞、颜良、文丑、张合这些个人了。

关二爷现在可能还在江湖上流亡着,张飞应该在涿郡杀猪。

后面几个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

徐晃应该还在河东,但在哪里就不清楚了。

高览,别想了,渤海高氏鼎鼎有名的世家怎么可能追随自己呢?

赵云这时候有没有被童渊收做徒弟了呢?

颜良所在的颜家好像是河北大族,文丑、张合不知道在哪。

张辽应该在雁门,但估计也才十三四岁。

好像河北地区,早期的武将就这几个了吧!

嗯?

文的呢?

田丰、沮授、审配只知道是冀州人和河北人,具体的也不知道在哪里。

至于诸葛亮好像是出生了,估计才一岁左右。

罢了!

现在的自己虽然有了出身,但现在能拉拢几个武将,就算烧高香了。

毕竟都要单干了,能先收走的人不收走留着资敌吗?

河北这块还有谁来着?

哎!

好像没人了。

任重而道远啊!

决定单干的第一步就这么难吗?

就这样他在胡思乱想中睡了过去。

然而,就在杨升沉睡过去的时候。

广宗城南。

张角府邸的后院书房内。

书房里点着两盏油灯。

里面坐着两人。

一个头裹黄巾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和一个身穿黄色道袍,头上戴着黄色头带的老道。

汉子问道:“仙师,今日甄家商队路过广宗,车上都是粮食和绢布,整整三十几车,我们是不是要?”

说着还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眼见老道没有说话,埋头继续写着自己的东西。

汉子继续说道:“仙师,如果我劫下这批粮食,粮草也能多存储一些。

今年已经三月了却滴雨未下,看来又是大旱的一年,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