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38章 说教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138章 说教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因为怕黄巾斥候发现这里的问题,他在周围也排出了好几个精锐的斥候小队。

他下达命令,发现黄巾斥候第一时间就要消灭他们。

但他明显有些高看黄巾军的斥候了。

从昨天到现在,黄巾斥候也只是在宛城周围三四里内活动。

今天一早他就带着吕布几人爬上山顶,通过望远镜居高临下的看着黄巾军进攻宛城。

看着黄巾军早上一直到傍晚不计伤亡的进攻,杨升几人都看呆了。

就今天殒命在宛城城下黄巾军就不下六七千人。

黄巾军这么打,完全超乎他们的意料。

难怪张曼成最后被秦颉一个人就搞定了。

看着黄巾军退兵。

杨升也带着几人下了山顶。

一路上他一直在思考。

那就是张曼成在历史是怎么败的?

好像没有提到他背靠济水立营的事啊!

现在与历史不同的是,张曼成被南阳太守秦颉单独就给击败了。

现在有了他和朱儁,历史走向变了啊!

独山山坳里面,临时营寨内。

杨升用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很快一个四四方方的宛城、黄巾大营、济水和他们的位置就出现在了地上。

杨升说道:“这就是我们眼前的情况!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田丰出言道:“黄巾军背靠济水结营,大有效仿韩信当年背水一战之意。

可惜!只是东施效颦罢了!

在下以为,我还是采用长社破波才的办法!

夜袭!”

陈宫也点了点头,出声道:“在下附议!

而且从今日黄巾都是这种攻击力度来看,他们应该已经打了好几天了。

黄巾军所剩的战力必然不多,其余的也多是疲兵。

不过!

我们也应该先知会宛城一声,让他们一同出兵!

从北和西两面夹击,黄巾大营东、南两面都是济水,张曼成想逃都没地方。”

杨升点了点头。

就在准备说话的时候。

吕布出声道:“主公!末将以为我们应该在明天黄巾进攻宛城之际突袭黄巾军,和城内的汉军两面夹击,击溃这股汉军!”

这?

旁边的太史慈几人也似乎有些意动。

是啊!

这一路走来还没打过一场硬仗。

几人都想正面体验一下那种正面冲锋杀敌的感觉。

杨升也是一愣。

对于这个问题他知道早晚要爆发出来。

毕竟自己麾下的众将都太年轻了。

年纪最大的吕布也才20多岁,没有多少战争经验。

其他几人就更别说了,年纪轻轻就已经独自掌兵五百,完全是年少得志。

他知道自己这些人以后都是当代名将,只是现在还缺乏战争的磨砺。

但没经过战争的名将还叫名将吗?

这也是他之前的顾虑,一来位置就给高,就怕他们会因为年少得志,变得目空一切。

但他也为此做好了准备。

只要有好的引导,这些人起点高了,成长起来绝对会远超他们在历史上原本的成就。

看来时间到了啊!

他看向下面的几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奉先!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下面的几人都点了点头。

杨升当即面色一凛。

严肃的说道:“为什么我会选择夜袭作战,作为最优的作战方案你们想过没有?”

众人都摇了摇头。

“现在我来给你们解答!

第一,我们骑兵现在装备的马蹄铁就先不说了。

就说马镫和马鞍,一但为外人所知,保不齐就会传到草原上去。

一但鲜卑人、羌人、匈奴人得到了这几件东西,我们以后的处境可就举步维艰了。”

嗯?

吕布闻言一愣,他早就习惯了有马镫马鞍和马蹄铁的日子,倒是忘记杨升之前反复提到的保密了。

杨升继续说道:“第二,就是士兵的问题。

我们士卒每天吃的是精粮、肉食和各种蔬菜,有了充足的营养,所以我们军中并没有夜盲症。

但敌军不同,他们大部分人吃饱都困难,基本所有人都有夜盲症,夜袭我们有着绝对优势。

还有就是甲胄和器械,我军都远远超过他们。

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

既可以有效的消灭敌人,又能大量的减少自身的伤亡。”

嗯!

旁边的几人纷纷点头。

这也就是为什么皇甫嵩和他们几乎同时出兵进攻波才大营。

他们已经攻破两翼杀到中军大帐了,而皇甫嵩却还率军在前营鏖战。

是皇甫嵩的汉军不够精锐?

不!

归根结底就是汉军大部分人营养不良有夜盲症。

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所以才会导致推进极其缓慢。

几人不知不觉已经低下了头。

“第三。”

杨升的声音再次响起。

“就是信息差!

我可以告诉你们,波才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谁击败的。

知道为什么吗?

这就是信息差带来的好处。

望远镜你们都有,如果在战场上你通过望远镜能提前发现敌人布置。

你会不会利用你先发现敌人,而敌人没有发现你这个信息差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呢?

正如此时!

我们昼伏夜出摸到了这里,数千骑兵离黄巾大营不过十数里。

而黄巾军至今都没发现我们。

敌在明、我在暗,这不就是一个大信息差吗?

还有最后一点,我希望你们牢记。”

嗯?

几人纷纷抬头看向了杨升。

“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但今天对你们我算是破例了。

你们都是统兵之人,未来都是单独领兵作战的将军。

每一场战争都会有伤亡,你们将来作为一军主将。

要做的就是在保证自己伤亡最小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胜利。

你们不仅仅要对战场的胜败负责,更要对麾下的士卒负责。

难道你想一场仗下来,明明自己一方有着巨大优势。

等胜了之后自己身旁的袍泽战死者十之七八。”

什么叫惨胜如败?这就是?

这样的胜利,是你们想要的吗?

当你们回到雁门看着家家戴孝。

到处都是白布、魂幡,你们会不会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呢?

万一你们占据优势还败了呢?

不仅仅是自己全军覆灭,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战争的形势走向。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代名将,不是站在这一万副骸骨之上。

我希望你们是经过每一次都以少胜多的战争而成为名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