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155章 雁门新政六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155章 雁门新政六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杨升看着他,认真的回道:“因为生命!

你们知道吗?一个女子如果太早破身,或者过早生育,难产几率会很大,一个不好就是一尸两命。”

说着他大手一挥,下面一个小吏快步走了进来,把手里的绢布递给了几人。

杨升再次说道:“你们都看看吧!这是我调查的结果。

凡是十六岁以下就生育的女子,死亡率高达五分之一。

就算侥幸生下孩子的,六分之一的孩子都夭折了,而且生育之后的女子三分之一都有疾病。

有一半的女子因为过早生育的原因,三十岁都不到就病逝。

到四十岁以上的女子基本都患病!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至于男子,太早破身也会对自身有损伤。

这点你们可以下去自己查访!”

几人互相传阅了一下,看过的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里面调查的很详细,先是姓名、住址,什么时间成亲的,这些都记录的十分齐全。

众人在仔细一想,确实是这样的。

这时苏则也起身问道:“主公!这近亲结亲这大家都知道,这...?”

杨升直接说道:“之前历朝历代的近亲都规划在兄妹、或者堂兄妹、同姓家族一类。

都是以父系来推算,近亲不能接亲。

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两人结合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止有父系的血脉,还有母系的血脉。

所以亲近的范围要扩展到母系一脉,表亲也算近亲!”

这?

这简直颠覆了众人以往的认知啊!

但在仔细一想,这确实没什么不对的。

杨升再次挥手,外面的小吏再次递上一份报告。

在几人传阅的时候。

他继续说道:“凡是表亲结亲的,不仅仅是难以怀上孩子。

就算是怀上了还容易流产,生下孩子也大多夭折。

就是侥幸长大了这个孩子也是有各种缺陷。”

很快几人都传阅完了这份调查报告。

里面大部分都是表哥娶了表妹,而且都是有名有姓有住址的。

可见里面的东西都是真的。

看完这些,沮授拱手道:“主公真是心系万民,我等既感且佩!”

杨升摆了摆手,问道:“此事可定否?”

下面众人齐声道:“我等无异议!”

呼!

杨升也松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下面的人守旧。

其他人都年轻还好说,他最怕的就是四五十岁的王毓。

“另外!我还有个提议,也是关于婚姻方面的!

你们也可以参详一下!

既然规定了男女结亲的年纪,那我们干脆就成立一个部门,就叫民政。

所有适婚的男女已经结亲,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

然后由民政部门颁发给两人一个结亲证书。

一来呢可以审核他们的年纪,二来表示他们两人结亲得到官府的肯定。”

嗯!

听到这里几人都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政策。

但接下的话让几人都沉默了。

“这只是第一步!

如果两人结亲,以后的日子过不下去,来民政部由民政部主持解除两人的婚姻。

这对夫妻从此便不再算夫妻!

我管这叫和离!

而且两人以后遇到合适的也可以再嫁或者再娶!”

杨升话音落地,下面众人都沉默了。

这?

有些离经叛道了啊!?

王毓直接起身说道:“太守大人!这和离之事是否要在考量考量?”

旁边的苏则也起身道:“主公!夫为妻纲,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女子三从四德,此为祖训,这和离之事我等...”

听着下面众人几乎都是反对的话。

杨升抬手示意几人先听他说。

等几人安静下来。

杨升再次出言道:“女子出嫁未必就能遇到良人!

将来你们有女儿嫁到一户人家,但她过得不幸,他的夫家每天对她殴打、辱骂。

但就因为这有名无实的祖训,你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你们会是什么想法?

或者将来你们儿子娶的儿媳不孝,你们会不会想在为自己的儿子换个儿媳呢?”

额!

这下几人都沉默了!

杨升继续说道:“而且祖训?这祖是谁,写《女戒》的班昭吗?”

如果大家一直遵循祖训,那么就不会武王伐纣,然后在牧野之战中推翻了帝辛。

也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

大家都遵祖训,那么现在哪里会有我们大汉?

大家都还在共尊周王氏,甚至是商王、夏王的日子!

所以!有的好的祖训我们宣讲、支持。

对于不好的祖训我们要大胆的站出来反对它、改变它!”

嗯!

杨升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

众人都点了点头。

王毓叹了口气,说道:“可能此法很难施行的下去啊!”

众人都附和着点了点头。

和离的现象,其实早在秦、两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

而且国家律法也管不到他们的婚姻。

所以和离的人有,但却很少发生。

或者说是没有提到明面上来。

直到经过南北朝几百年的乱世,几个名族融合大家思想开放,然后到唐朝才把和离写到了律法里面。

他只不过把这个措施提前了而已。

这也是几人只是象征性的说了一下问题,也都同意了的原因。

杨升点头。

随后说道:“这件事情先不急,等你们拿定章程和相应的律法我们在开始实行,现在我只是提一下而已!”

嗯!

几人都重重点了点头。

杨升说道:“好了!下面我们来议一议鼓励生育的问题!”

要知道汉朝时候,东汉时期人均的年龄才22岁,原因就是新生儿的存活率太低。

“至于为什么鼓励生育,是因为我雁门人口还是太少了。

而且我们有无数的钱粮,这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

只有用出去了,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不然就是一堆死物。

所以我才打算用钱粮、布匹来鼓励百姓生育。”

这点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杨升继续说道:“至于命名道路和牌号,是为了更方便户籍的管理!

就拿仲疏家来说,他就住在广武城东,这是个不详细的地址。

如果有人要带信件或者捎带其他东西,不知道仲疏家的地址十分麻烦。

如果我们给街道命名编号呢?

就比如说我们外面这条路就叫太平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