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上任副将,众人当中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不怎么服气。
直到黄忠拿出宝雕弓露了一手九星连珠,几人都闭上了嘴。
九星连珠,顾名思义。
就是以极快的速度一连发射九支箭,一箭追赶着一箭,九支箭的每一支都射在靶子正中。
但是前面的箭落在箭靶上,就被后面射来的箭矢从中间射开。
所以九箭连发,但却只有最后一支箭在靶子上。
嘶!
就连一向自认箭法无敌的吕布都瞪大了双眼。
这一手,他表示自己也不会啊!
而太史慈则有些跃跃欲试。
军中的人虽然大部分人都能射,但善射的目前除了吕布和杨升的亲卫统领曹性外,他可以排到第三。
现在有了这个黄忠,他又要往后在排一名了。
但他和黄忠熟啊!
完全可以私下请教一下。
这下众人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这箭术,谁能挡?
就算挡了一箭还有八箭,特别是几人看着箭靶上的裂痕。
这箭射出的力度可不小啊!
几天后。
云中、定襄、雁门太守府和治下的诸多县城同时发出多条布告。
再加上沮授等人的宣传的各种危害不断在民间传开。
不少人在听到布告的内容,在一想自己知道或者听说过的关于这方面事顿时就明白了。
还有全面教育,目前已经在选址了,不日就将动工。
这些都是好政策。
百姓纷纷也都给予肯定和支持。
随着事件发酵,不少读书人也纷纷起身前往雁门,打算教育一方。
一时之间前往雁门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
时间来到了六月初。
杨升正在和张辽、曹性、赵风在将军府后院对练。
此时三人正联手进攻,看着长枪上下翻飞曹性、赵风和大刀舞的虎虎生风的张辽。
杨升抖擞精神也舞着长枪迎了上去。
当当当。
随着响起一阵阵兵器碰撞声。
很快三人走了一百多回合还是败了下来。
杨升则满意的点了点头。
曹性的武力值已经到了87,已经有了二流顶尖武将的水平了。
但这统帅始终就是上不去。
杨升有空也给几人讲解了一下兵法、战役什么的。
曹性的统帅到了72就止住了,领个一两万人还是可以的。
应该是他的极限了。
他打算把人放出去了。
接下来的亲卫统领有张辽和赵风就够了。
赵风的成长速度不慢,已经到了二流中游水平,而且还在保持一个增长的势头。
统帅也已经到了三流水平。
而且成长最快的还是张辽,武力已经快接近一流武将的水平。
统帅能力也到了三流中游水平。
他打算等两人在成长一段时间,都放出去。
至于亲卫统领,到时候在看吧!
就在这时,外面王芷快步走了进来。
这人自从来了广武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虽然每天晚上都会回将军府居住,但每天一大早就出去,已经好几天了。
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而张才、张旭两兄弟则是在前几天在广武建立起了一座英雄楼。
之后张才留下照看,张旭去了晋阳准备在那里再建一座英雄楼。
然后没几天,这人突然转性了,开始每天跟着杨升身边说是保护她。
所以这几天杨升出门身后都是她和曹性或者张辽两人。
王芷看着面前的人脸红了一下。
但之后还是一本正经的拱手道:“主公!伯喈先生和子明先生求见!”
子明先生?
吕蒙?
听见熟悉的名字,自己就有些魔怔了。
谁呀?
怀着疑惑,他还是收拾了一下迎了出去。
蔡邕他知道,只是旁边这个快六十,须发皆白却精神奕奕的老者,这是谁啊?
子明先生?
不得不说汉代好几个的字都重了。
张臶[jiàn ]字子明:武力21,智力92,统帅50,政治59,魅力76。
智力挺高的,但就是没听说过啊!
而且自己一出现,这老头就一直直盯着自己看。
不知道是不是他眼花,他看见老头眼里面有光,但一闪而逝了。
真是自己眼睛花了吗?
怎么还在看?
难道是自己衣服哪里有问题?
看了看,都是平日里正常穿的衣服啊!
而且还是是侍女负责的,应该没啥问题吧!
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他上前见礼道:“叔父,子明先生!”
随后招呼两人坐了下来。
才坐定蔡邕就开口道:“子平,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张臶张子明,是我大汉少有的音律大家精通谶纬之学,其一身才学更是不弱于老夫。
前番黄巾作乱,老夫几次书信于他,他才来到雁门!”
哦?
音律大家和蔡邕一样?
可是这谶纬?
通常来讲,这不就是个算命的吗?
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恭敬的起身行礼道:“后学未进杨子平见过子明先生!”
张臶也起身回礼道:“臶今后在将军大人治下求活,还请大人多多观照!”
杨升连忙回道:“不敢不敢!”
蔡邕开口道:“子平啊!之前的学院已经基本完善,老夫已经说动伯纯和子明出任教习,现在就剩下窗户还没安装。
我问过匠人,他们说要等你回来。”
杨升点了点头,说道:“嗯!此事是我吩咐的。
叔父不要着急!
这样吧!
我即刻下令,让工匠坊的人过来,保证三日内给你一个漂漂亮亮的书院!”
嗯!
蔡邕点头。
随后问道:“我看了你的布告,你准备在三郡推广万民教育。”
杨升点头应道:“是的!而且各地已经在开始选址了,预计在今年九月就准备招生入学!”
蔡邕哈哈一笑,说道:“好啊!教化万民,全民开智,这可是件名垂青史的大好事。”
旁边的张臶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这时杨升说道:“升还有一事,今晚想请叔父邀上伯纯公来我将军府一议。”
蔡邕点了点头,随后没说几句就拉张臶走了。
很快两人出了将军府。
蔡邕看了看左右没人,于是小声的问道:“看出什么来了?”
张臶扶着长须,一脸怪异的道:“这杨子平有贵相!”
额?
就这?
谁看不出来啊?
杨升出身弘农杨氏,年纪轻轻就是已经是一方太守,镇北将军了。
将来最少也是个三公什么的,杨家说不定就成五世三公了,是个人都看得出来他有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