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200章 入主并州三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200章 入主并州三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旁边的众人都点了点头。

额?

杨升错愕了!

难道自己想错了?

长城真有这么大的作用?

那为什么秦始皇修个长城抵御匈奴,却被骂了那么多年?

直到近代才被人认可。

于是便说道:“不瞒诸位,我以为修建长城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

从之前战国时期赵国,到后来的秦,在到我大汉。

这长城修了一段又一段,可匈奴、鲜卑他们依旧还是跨过了长城。”

额!

这下轮到众人错愕了。

几人对视一眼,一向对军事行动从不发言的王毓严肃的说道:“刺史大人错了!”

哦?

我错了?

他看向王毓,示意说说看。

王毓正色道:“修筑长城的目的确实是为了防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

但请问刺史大人,阴山连绵数百里,如果不修筑长城需要多少士卒才能守住这条防线?”

嗯?

这他倒是没想到。

但可以修烽火台啊!

随即便反问道:“可是修建长城还不如在高处修建烽火台,这不是一样的吗?

同样也只需要少量士卒就能警戒很大一片区域!”

王毓说道:“刺史大人莫急,先听老夫说完。

烽火台和少量士卒就能防御这条战线,也只是长城顺带的功能而已!

同时长城还有另外一个附加功能。

那就是能让支援的士卒沿着城墙快速抵达战场。

还不至于让他们直接暴露在野外,让他们无险可守、可依。”

哦?

这点他倒是没有想到。

王毓继续说道:“敢问刺史大人,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强于我们?

他们依靠的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简单。

他果断答道:“马!”

咦!

游牧民族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弓马娴熟。

再加上着骑兵对步兵的天然优势,这才屡屡南下入侵。

而汉人是农耕社会,士卒都是步卒天然的劣势。

而且中原人的马匹也不多,所以往往只能被动防守。

一但汉人强势想报复回去,草原人又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找都找不到。

嘶!

明白了!

敢情这长城不是阻挡游牧民族的,而是用来阻挡他们的战马!?

鲜卑人、匈奴人可以翻越长城,但他们的马可不会翻墙!

游牧民族一但下了马,还有多少战斗力?

一汉敌五胡是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这也就是当时班超在出使鄯善国时,为什么敢只凭借三十六人就敢夜袭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团。

自己一方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还把匈奴使团给灭了。

最后逼迫鄯善国的国王只能向大汉投降。

有长城在,即使游牧民族想掘开长城一个缺口都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个时间足够后面的汉军完成布防了。

或者支援的大军完全可以顺着长城赶到支援。

就算他们在援军到来之前掘开了长城,并进入南方大肆劫掠,他们必然要返回北方。

如果此时长城缺口被堵住了,这些南下的人岂不是立刻就会被各地支援来的大军包了饺子。

看着杨升顿悟的样子,王毓抚着长须笑了笑。

看着众人,杨升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毕竟人无完人嘛!

很快阴山上修筑长城事情就定了下来。

其实也不是修筑,最多算得上是修补。

毕竟之前阴山上就有赵、秦、汉,三朝修的城墙,只是一部分年久失修了而已。

只等着从云中到五原这段水泥路完工,就开始从雁门源源不断的转运物资了。

但接着王毓又问道:“刺史大人!如果长城修筑完毕,必然要往两地移民,可这民从何来?”

额!

这时他才想起来,随着黄巾之乱开始,飞狐陉作为东边的唯一通道,已经快一年没有在接收流民了。

特别是张燕退往黑山之后,更是把飞狐陉给堵了个严严实实的。

这倒是难住他了。

中原这几年大旱和战争,有的是流民。

咦!

自己的格局还停留在雁门。

太行山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

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是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而太行八陉,是横穿太行山山脉的八条通道。

从北往南排序。

第一道是军都陉,属于幽州的上谷郡内。

位于后世北京市的西北方,后世有名的居庸关就建在军都陉上。

是太行山的起点军都山余脉地和西山夹峙之间一条狭窄的山谷。

出了军都陉就到了幽州的渔阳郡,治所蓟县。

第二道是飞狐陉,旁边不远处就是第三道蒲阴陉,这两道连接着雁门和冀州的常山国。

后世的娘子关、平型关、紫荆关就在两陉之上。

紫荆关已经被他建起来了。

平型关则是在飞狐陉的东边方,现在没必要修建了。

蒲阴陉上的娘子关是隋唐时期。

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在此驻守,所以得名娘子关。

现在这道关隘叫苇泽关。

张燕退往的黑山就是两个出口包夹着的一座大山。

第四道是井陉,上面有一个井陉关。

井陉连接着并州的太原郡和冀州常山国的治所元氏城。

第五道是滏口陉,上面有一道天然形成的滏口关,出去就是冀州赵国治所,河北重镇邯郸。

第六道白陉,连接这并州上党和冀州魏郡,过了渉县就是冀州治所邺城。

大名鼎鼎的壶关也在这道白陉上。

从这里开始,太行山不再是南北走向。

而是向西拐了弯。

第七道是太行陉,连接着上党和河内。

太行陉是天井关,出了天井关不远就是河内治所野王城。

但听说刘宏在经历黄巾之乱后,准备迁移治所到东南边的怀县。

增强东边的防御。

最后一道就是轵关陉,陉上也有一道的轵关。

这里已经来到了太行山的尾部,左边是太行山,右边就是中条山。

他突然发现,河北的重镇,元氏、邯郸、邺城都在太行山的东侧。

占据了太行八陉,整个幽州、冀州平原、河内等地都将暴露在自己的兵锋之下。

看完太行八陉。

他随即道:“我们可以从上党的天井关和其他几陉引民而入,然后在转往其他地方!”

众人都点了点头。

现在并州已经归在的杨升治下,确实没必要死守着一个飞狐陉。

思索了一会,他又说道:“这样!

廉庄所部进驻紫荆关,

韩浩驻守蒲阴陉苇泽关,

赵融进驻白陉上的壶关,

吴览进驻滏口陉的滏口关。

另外调张绣所部进驻轵关陉上面的轵关,

太史慈所部进驻平陶(今山西平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