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有病,他自己就是行医,为什么会不自治,反而短短几个月就直接重病死了呢?
他估计张角以前最多是有什么小毛病。
但随着起义后,他忙着指挥大军作战。
于是有人暗中下手,短短几个月就毒死了张角。
这样人,在黄巾军里面他估计还有不少。
他又联想到一个事情。
那就是之前鲜卑来犯,袁绍举荐何苗出兵。
这才让北军这支消失已久的军队,再次出现在众人眼中。
他现在猜测。
应该是袁隗看着黄巾势大,万一脱离了他的掌控,那乐子可就大了。
于是逼着何进把北军拉了出来。
随着黄巾乱起来,这支北军就成了朝廷的主力军。
黄巾平定之后。
刘宏不理朝政。
宦官八常侍集团和外戚何进集团开始了争斗。
众人都把目光转到了这个上面。
这时袁家应该在这次作乱当中,捞足了好处。
而袁魁也嗅到了汉室已经不行的真相。
准备在用之前寻找寻找外援,或者外部力量的办法。
河东太守董卓和孙坚应该都被他选中过。
杨升之前就打听过。
举荐孙坚出征长沙区星和董卓出任凉州刺史的人,就是袁隗。
现在看来,袁隗最后选择把宝押在了董卓这边。
随着刘宏死,十常侍和何进这两方都输了。
他就觉得很奇怪。
袁绍为什么一直鼓动何进招外兵进京?
还直接点名道姓,招的就是董卓?
曹操都看得出来,杀十常侍一狱吏足矣,其他人估计除了何进以外,会看不出来?
随着何进死,袁绍、曹操几人带兵杀入皇宫。
以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势力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自此,刚刚即位的皇帝刘辩失去了东汉皇帝祖传的两大助力。
外戚和宦官。
这才有了董卓独霸京师的场景。
董卓应该是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才在丁原之前进驻了洛阳城。
而且当时的丁原,估计他是看出了什么。
但他却没有联系袁隗这个太尉,也没有其他人,而是选择单打独斗,最后身亡了。
毕竟丁原出身禁军,能带禁军出征的人必然是刘宏的铁杆心腹。
是他信不过袁隗?
还是其他人他也信不过?
而掌握洛阳府库和六万多精锐铁甲禁军的太尉袁隗。
他在这些事件里面居然隐身了。
你敢相信!
这个时候只要袁隗站出来,哪怕只是咳嗽一声。
董卓和丁原两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个大汉还不是他说了算?
而且他还是个三朝元老,再加上袁氏的影响力。
整个大汉朝廷岂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立刘协也好,刘辩也罢,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但整个大汉朝堂就会彻底平静下来。
只要安稳几年,皇权过渡到皇帝手中。
皇帝如果贤明,励精图治一番,大汉还是有救的。
但他却偏偏选择视而不见,坐看董卓和丁原两人在洛阳交战。
洛阳,那可是国都啊!
大汉立国百余年了,从光武帝再造大汉,有谁敢在洛阳或者能在洛阳附近作乱?
黄巾军百万之众都没能打进洛阳。
洛阳作为都城都有战事发生了,这无形当中就打击到了汉室百余年的威望。
想到这里他明白了。
这特么应该就是袁家为了这老刘家的天下,提前十几年时间用两代人来布局。
袁隗之所以没制止,而是纵容董卓击败丁原,之后在洛阳作乱。
这一些操作下来,汉室在民间的威望被打击的七零八落。
而在董卓提废立的时候,袁绍又站了出来制止。
甚至在宴会上还和董卓拔剑相向,袁绍也趁机离开了洛阳。
袁绍和袁术兄弟在外各种积蓄力量准备机会,袁隗在内继续拉低汉室在民间的威望。
在联想一下即将上演的讨董联盟,袁绍可是盟主。
细思极恐,细思极恐啊!
这袁家真是又当又立!
但这些会不会是自己的过度解读呢?
随后他想到什么。
有件事不就正好可以验证这一切。
对着外面喊道:“来人!”
张辽推门走了进来。
杨升起身在他耳朵旁边窸窸窣窣的说起了一阵悄悄话。
这?
张辽听完一脸的疑惑。
但还是拱手下去安排去了。
时间来到了190年1月。
刘协改元初平。
与此同时。
曹操也成功回到了老家谯郡。
在大商人卫兹的资助下,拉起了一支五千多人的兵马。
他同族兄弟,曹仁、曹洪和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纷纷带众来投。
山阳人李典、阳平人乐进、汝南人蔡阳、江夏人李通等人,都带着几百或上千人纷纷来投。
他老父亲曹嵩也散尽家财,帮助他。
短短几天时间就拉起了一万多人马。
几天后,一封由曹操发出讨董诏书传遍了大汉。
邀请各路诸侯共同起兵,在陈留会盟共同讨伐董卓。
陈留太守张邈第一个站出来响应。
不出意外的,几天后杨升也接到了这份檄文。
很快他麾下众人就齐聚刺史府。
因为年底述职的缘故,众人都回到了晋阳。
他坐在主位。
左手边是王毓、沮授、田丰、陈宫、郭蕴、审配、王必、张杨、王晟、闵纯、钟繇、华歆等一众文士。
右边是关羽、张合、张泛、王启、王旭、吕布、张飞、高顺、李肃、徐荣、黄忠、华雄、张济等人。
他看着快要坐满的刺史府大厅,一阵恍惚。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规模了。
而且还是人都还没来齐。
眼看众人来了,他直接朗声道:“诸位!典军校尉曹操之前孤身刺董,失败后逃出洛阳。
现在发来陛下诏书,要天下诸侯起兵入关中,清君侧、扫奸臣、兴大汉。
你们怎么看?”
他话说完,张飞就站了起来,高声道:“这个曹操是个英雄,这个董卓是个什么东西,竟敢如此轻视天子。
末将觉得我们应该起兵响应,一同出兵!”
武将这边都点了点头。
毕竟有杖打,他们才可以立功。
而且还是占据大义的讨贼。
于情于理都应该出兵。
文士这边沮授也起身道:“下官也赞同出兵!
但下官提议,我们可以走河东或者河内,完全没必要绕道去陈留会这什么盟。”
嗯!
众人都点了点头,表示应该出兵。
杨升也点了点头,毕竟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盛会他都不想错过。
随后说道:“好!那我们就准备出兵。
王毓!着人回复曹操,如此盛会我杨升一定帮帮场子!”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