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原本此事也到此结束了。
但他还是低估了这个时代的礼。
他麾下的孔融、蔡邕、杨彪、羊续等人。
还有其他前来的各路诸侯都送来了给刘协的陪葬品。
还各自念了一大段他听都听不懂的祭文。
从刘协的灵柩下葬,到安放各种陪葬品开始。
到现在三天了。
这套程序才算走完。
到现在已经开始封土。
因为董卓没有给刘协修陵墓。
所以刘协就被葬在了白鹿原这块平原上。
陵墓也是杨升派人现挖的大土坑。
位置还是张臶选的。
老头整天神神秘秘的。
明明都已经六十了,却依旧精神奕奕的。
平日里选个日子,挑个吉时什么的还是手拿把掐的。
他麾下好多人成婚都是请他算的日子。
现在等封土堆成,上面还有建造祭祀的大殿,神道等等。
杨升估计还要一两个月才能全部完工。
三天后!
遵照之前的制度,要穿着丧服,住在丧庐或者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停止一切娱乐和宴会活动,并进行一系列的祭奠和悼念活动。
这个时间更是要持续长达三年之久。
杨升在知道还有这个制度后,果断守了三天就带人回了长安。
毕竟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呢!
而且之前刘宏去世,一众大臣、诸侯。
甚至包括当时的天子刘辩也是象征性的守孝了三天。
所以他这么干,也没人说他不尊礼数什么的。
这天!
长安城北。
一座巨大的府邸内。
杨升召集各路使者,准备商议大事了。
很快各路诸侯使者纷纷来到。
杨升看了一下众人。
嗯!
自己这边的田丰、陈宫、贾诩、荀攸、娄圭坐在了左手边。
在几人身后是几个负责记录他们谈话内容的小吏。
而右边则是以个人来到长安的从先后顺序排座。
首位是代表袁绍的荀谌。
然后是代表曹操的荀彧、刘表的伊籍、刘焉的董和、刘备的吕范、公孙瓒的全柔、马腾的阎温、韩遂的成宜。
今天也是一众诸侯使者聚的最齐的一次。
之前都是荀攸在接待他们。
他也忙着其他事情,基本也就是打个照面。
现在他挨个看了过去。
荀谌字友若:武力34,智力96,统帅76,政治97,魅力91;
荀彧字文若:武力31,智力98,统帅71,政治99,魅力93;
伊籍字机伯:武力51,智力91,统帅65,政治89,魅力87;
董和字幼宰:武力69,智力90,统帅78,政治87,魅力89;
吕范字子衡:武力65,智力93,统帅74,政治89,魅力88;
全柔字伯泽:武力54,智力91,统帅76,政治88,魅力85;
全柔这几年历练了一番,政治和智力都比之前高了些。
阎温字伯俭:武力47,智力90,统帅66,政治87,魅力85;
成宜字公英:武力61,智力91,统帅71,政治90,魅力86。
杨升好久没有看见一堆有着如此华丽数值的人凑在一起了。
特别是荀家的两个子弟最出色,都是超一流的人才。
他转头看了看自己麾下的荀攸几人。
几人也不比他们弱。
三人中荀彧是个内政高手,荀谌擅长谋划决断,荀攸能文能武是个帅才。
剩下的也都是难得一见的一流人才。
这些人要么是政治、内政、外交的高手,要么就是能文能武的大才。
但一想到这些都是别人麾下的人才。
他不由得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随后还是摇了摇头,把这里危险的想法给遏制住了!
他相信,早晚有一天这些人都是他的。
眼看人来齐。
咳咳...!
嗯...!
他清了清嗓子,直接说道:“眼下天子灵柩已经入了陵寝。
整个皇陵目前也已经修建的产不多了。
今天召集诸位而来,只为两件事。
第一!
天子突然驾崩如今却没有留下后人,就连公卿大臣也只剩下我们这些人了。
天子的谥号,诸位以为该为先帝取何字为宜?”
众人听完杨升的话都点了点头。
先帝驾崩入皇陵之后,给先帝上谥号这是个老传统了。
但一般皇帝的谥号都是在他死了以后,是在嗣位皇帝的参与下得到的。
所谓的嗣位皇帝,一般都是指的太子或者是继承人。
而没有嗣位皇帝,一般将由公卿大臣商议决定。
或者在新君上位后再上谥号。
现在看来,杨升估计立新君是件很难的事。
所以现在就提出了给刘协上谥号的话题。
众人沉思了片刻。
荀彧起身道:“天子年不过十五,但其能和董卓这个国贼周旋数年。
而不让大汉国祚落于国贼之手。
足可以论上一个“睿”字。
所以!
在下提议,不如就取大汉孝睿皇帝!”
嗯!
众人点了点头。
对于给刘协上谥号大家都没意见。
而杨升则陷入了沉思。
因为他原本是准备按照历史,给刘协上“献”这个称号的。
但听荀彧这么一提。
他突然明悟了。
谥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谥号也是所谓的周礼之一。
最初,谥号主要用于已故君王,后来逐渐扩展到贵族和有功之臣。
谥号制度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但其核心功能始终是通过简短的称号对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道德评判。
起到对后人劝善戒恶的作用。
谥号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褒扬死者功德的美谥(上谥)。
既非表彰也非贬斥、只是客观叙述境遇或对其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的平谥(中谥)。
以及贬斥死者过失的恶谥(下谥)。
例如,文、武、昭、敬、庄、烈等是常见的美谥,而暴、炀、昏、厉等则是恶谥。
而历史上给刘协上“献”谥号,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即魏明帝)给予的。
献是什么意思?
把实物或意见,恭敬庄严地送给尊敬的人。
联想到曹丕逼让刘协禅让皇位。
而后来的曹叡为了美化曹丕,这才给刘协上了这么一个“献”的谥号。
呼!
明白了,都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政治美化自己合法继承权益的事件而已。
但不得不说,历史的趣味性。
历史上曹叡给了刘协“献”字为谥号。
现在荀彧又把曹叡的“睿”字给了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