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454章 称帝前夕一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454章 称帝前夕一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隔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大地上,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然而,对于杨升来说,此刻他心中虽有一些感慨,但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谋划与决心。

稍作沉思后,杨升便迅速将思绪从刘备之事上抽离出来,开始着手处理当前更为重要的事务。

他果断地召集了自己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准备共商大计。

不多时,众人便已齐聚一堂。

杨升环视一圈,见人员皆已到齐,便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诸位!如今局势变幻莫测,袁术、袁绍这对兄弟,以及刘焉、刘表这两位颇具嫌疑的汉室宗亲,竟然先后称帝。

对于他们如此行径,我实在不愿多言。

且看这几人如今相互攻伐不止,再加上大汉天子死因不明不白,由此可见,大汉王朝已然走到了尽头,回天乏术了!

而我并非那等食古不化、拘泥于旧制之人,值此乱世之际,咱们也应当顺势而为,更进一步才是!

况且,自从黄巾之乱爆发至今,这天下已然动荡不安了十数年之久,百姓们苦不堪言,是时候让这片土地恢复往日的安宁了!”

话音刚落,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人听闻此言,心情皆是无比激动。

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文官之首的王毓和武将之首的张合二人。

只见两人相视一眼,然后双双站起身来,对着杨升恭敬地拱手施礼道:“恳请主公早日登上皇位,君临天下!”

随着这两人的带头表态,其余众人亦纷纷起身,整齐划一地向着杨升拱手高呼:“还望主公早登帝位,君临天下!”

一时间,整个大厅内呼声如雷,震耳欲聋。

面对众人殷切期盼的目光和激昂的呼喊声,杨升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免礼。

随后,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堂前,目光炯炯地凝视着眼前这群忠心耿耿的部下,心中豪情万丈……

随后,他回过神来缓缓开口道:“关于国号,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将其定为周。

而都城嘛,则选定在洛阳。”

话音刚落,只见田丰眉头微微一皱,紧接着便发问道:“周?主公,此国号实乃前人所用。

周者,循环往复之谓也!以此为国号,恐有不妥之处。”

杨升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说道:“依我之见啊,这普天之下压根就不存在永远不会衰败的王朝。

正如同日升月落,这是千古以来天地所遵循的循环规律,我们又怎么能打破呢?

正如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老王朝,终究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逐渐没落、走向覆灭。

而与此同时呢,又会有崭新的王朝顺势崛起、取而代之,书写自己的传奇。

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其实本就是一个天地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进程罢了。

再者说了,纵观整个天下局势的发展变化,无外乎就是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短短八个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呀!

仲豫你,可是有些过于执着于表象啦!

而且洛阳自古以来就是周王朝的都城所在,我们用周这个国号也算名正言顺!”

哎!

王毓叹了口气,对着杨升拱手道:“主公深思熟虑,在下佩服!

国号!国都!既定,那么请问主公,您又打算以何作为年号呢?”

“年号!”

杨升下意识的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

很快他表情严肃地回答道:“自从汉武帝首创年号以来,此后的大汉历代天子皆纷纷效仿。

然而,一直以来,年号的更替过于频繁,这不仅对民间百姓造成不便,也给朝廷记事带来诸多困扰。

更有甚者,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年号还常常出现重复等问题。

鉴于此,我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废除年号制度,转而采用黄帝纪元来记录年份。”

听到这里,底下众人皆是满脸疑惑。

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有人不禁发出疑问:“哦?黄帝纪元?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还有人小声嘀咕着:“难道是皇帝纪元?可这到底说的是残暴不仁的秦始皇嬴政,还是传说中的华夏始祖——黄帝公孙轩辕氏呢?”

就在这时,王毓再次迈步向前,恭敬地向杨升拱手行礼。

并问道:“主公,恕属下愚钝,这所谓的皇帝纪元,所指的究竟是那位被称为暴君的始皇帝嬴政,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氏呢?”

杨升微笑着点了点头,回应道:“诸位有所不知,我口中所提及的这位黄帝,正是咱们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氏。

想当年,始祖黄帝轩辕氏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军事智慧,成功地统一了广袤的中原地区,从而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

而他之所以被尊称为黄帝,乃是因为他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涿鹿之战中,率领部众一举击败了强大的蚩尤部落。

此后,黄帝又与炎帝部落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如此一来,便有了我们这些引以为傲的炎黄子孙。”

说到此处,杨升不禁微微仰头,目光中透露出对祖先们丰功伟绩的敬仰之情。

接着,他继续说道:“再后来,由于轩辕氏德高望重,深受民众爱戴,于是大家纷纷拥戴他登上权力之巅,成为统治一方的领袖人物。

自他即位那年起,就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也就是纪年元年。

毫不夸张地说,这可是咱们这片古老土地上,首个从原始部落形态向正式政权过渡的伟大创举,堪称划时代的大事件!

正因如此,我才萌生出启用黄帝纪元作为年份计算方式的想法。”

然而,听闻此言,在座众人却不约而同地流露出迟疑之色。

只见荀攸率先站起身来,拱手施礼后,疑惑地问道:“主公!黄帝时代距今已然过去了悠悠上千载岁月。

在此期间,又先后经历了三皇五帝时期,紧接着还有夏朝、商朝、周朝、秦朝以及汉朝等等诸多朝代。

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究竟缺失了多少有关时间的详细记载,恐怕我们根本无从知晓,更难以准确推算出来!

况且如今无论是民间百姓还是朝廷官方,都早已习惯使用年号来标记年岁。

对于此事,主公是否还需重新斟酌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