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杨升的近百万大军,他们只是防守都感觉十分吃力。
现在居然要举兵迎头杀上去?
曹洪神色凝重的问道:“次策奉孝先生认为能有多少胜算?”
郭嘉想了想抬起左手,伸出食指,说道:“不足一成!”
李典邹眉道:“奉孝先生说笑了。
先不说现在刘表和袁术两人现在势同水火,他们二人是否会停战。
单说刘焉如今龟缩在成都,巴郡叛乱至今都未曾平定。
更何况汉中还在张鲁手中,他刘焉就是想出兵他又能从哪里出兵?
就剩下一个袁绍,他有胆量敢主动进攻?
末将敢问奉孝先生,让袁绍他们四人联合在一起又有几成把握?”
郭嘉面对李典的提问,无奈的摇头道:“让这四人联合起来,如果袁绍此时出面调停袁术和刘表之争,在下或许能有一成把握!”
李典摇头道:“既然前者都未必能达成,又何必考虑之后的事呢?
而且等袁绍出面调停完,四路诸侯商议联手的时候估计寒潮早就到了。”
哦?
郭嘉也不恼怒,好奇的对着李典问道:“那不知曼成将军有何良策!”
李典沉思了片刻说道:“在下并没有什么良策。
但我们现在既认为寒潮将至,就更应该及时抓紧时间积蓄粮草、军械、防寒的衣物。
我想杨升现在在河北调兵遣将,现在应该还不会动手。
他会等寒潮过后,趁各路诸侯大军因为伤冻伤亡惨重之际在出兵。
所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是应该怎么保持大军的战力。”
哎!
郭嘉摇了摇头,问道:“那如果对面一看我们大军丝毫没有受寒潮影响,而不动兵呢?
或者说袁绍他们对此事没有我们这般重视,他们的大军在这场寒潮中伤亡惨重。
最后被杨升的大军击败,就剩下我们一个兖州又该如何抵挡河北的大军?
所以在下才说,只有几路诸侯联合起来才有一成胜算。
否则等待我们的就只有败亡一途了!”
李典微微邹眉,对着郭嘉拱了拱手表示抱歉。
郭嘉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继续问道:“曼成将军难道不知道,盛夏时节寒潮突然来袭会意味着什么吧?
现在我来告诉你!
首先就是今年的粮食绝收至少七八成以上,今年会有多少百姓会因冻饿而死?
其次就是来年,没了粮食哪怕经过寒潮幸存下来的百姓又如何能挺过明年?
最后就是到明年秋收还有一年多三个多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别说百姓了,我们自己又要如何挺过去?
杨升要是看我们大军依旧还有战力,他就会按兵不动。
直到把整个兖州彻底拖垮!”
这?
李典彻底沉默了。
曹仁几人也沉默了下来!
他们自然知道这一切如果真的发生,那将会是何等可怕的灾难。
兖州、豫州、徐州之前就有局部地方发生干旱、瘟疫和蝗灾肆虐。
以几州现在的底子,完全不足以支撑他们渡过这个寒潮。
而且没有粮食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流民,流民汇聚在一起就会发生暴乱。
更要命的一但死的人太多来不及处理就会出现瘟疫。
就算他们能支撑到明年秋收,估计整个中原大地的百姓早就十不存一了吧!
他们还守住一片无人之地干什么?
等死吗?
难道他们就只有败亡这一条路可以走?
曹洪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哎!
郭嘉最后无奈的叹气道:“在下还有一个极端的办法,或许能帮我们渡过这个劫难!
但还是那句话,一但袁绍他们都败亡了,我们必然也是独臂难支!
所以这个办法不说也罢!
而且此事有伤天和!”
曹仁好奇的问道:“奉孝先生说的是什么极端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只能帮我们,不能帮袁绍他们一把?”
众人也好奇的看向郭嘉!
郭嘉见众人都看了过去,顿时神色凝重的说道:“人!”
“人!?”
曹洪好奇的随口问道:“什么人?”
随后又开玩笑的问道:“难道奉孝先生是准备给杨升来个美人计不成?
让他给我们支援粮草?”
郭嘉没有理会曹洪。
依旧一脸凝重的说道:“我兖州治下还有近三百万百姓,只要舍得付出半数人....!”
曹洪、蔡阳几人还在一脸好奇,为什么郭嘉不说下去了。
但曹仁、李典几人的脸色瞬间就白了。
曹操也不在沉默出声说道:“好了!奉孝此话今日我们就当没听过,日后也不用再说了。”
郭嘉拱了拱手,没有说话。
曹洪几人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当即脸色也是一白。
他们几人难以置信的看向郭嘉,这话居然是从读圣贤书的人口中说出来的?
整个大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郭嘉不以为意,自顾自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了。
因为他原本就知道曹操绝对不会采纳他这个办法了。
如果曹操采纳了那就是他郭奉孝眼睛瞎了。
就在这时,荀彧拿着几本书籍快步走了进来。
但他并没有察觉刚才大厅内沉重的气氛,直接把书拿到了曹操面前。
“主公且看,这就是那部话本!”
荀彧说着把一本直接放在了曹操面前的桌案上。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有劳文若跑这一趟了!”
随后他一看荀彧手中还有多的书籍当即说道:“让子孝他们也看看吧!”
嗯!
荀彧点了点头,把手中的书挨个递了出去。
很快大厅内就响起了一阵书籍的翻动声。
过了好一会,曹操才放下手中的手。
摇头道:“杨子平真乃大才也!
他们是怎么想到借商周之战,佐道门之争!
而且这书里面的故事内容和逻辑比真的历史更像真的。”
曹仁几人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也点头赞同曹操的说法。
虽然他们才看了前面十几回,但故事的架构和开篇那宏大的场面十分引人入胜。
鸿钧、女娲、三清、玉帝、人皇、阐教、截教、十二金仙,这真是凡人能想到的故事情节吗?
但为什么他只听说过女娲、三清、人皇,还有就是商周的大臣姜子牙、比干等人呢?
至于什么鸿钧、玉帝、阐教、截教、十二金仙,他们却没有丝毫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