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之杨家天下 > 第95章 蔡邕被贬二

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95章 蔡邕被贬二

作者:秋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7:32 来源:小说旗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已经晚了,云中被自己占了,魁头或者骞曼谁来了也不好使。

以后时机成熟,自己绝对要出云中去草原上找找他们的晦气。

但最怕的就是自己出兵五原和朔方,鲜卑人来搞事情。

只有先把他们打怕了,他才放得开手脚。

看来还是得让人自己打探一下,他们两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坐下来和谈。

接着他就找到了洛阳的情报。

想看看朝中有什么情况。

嗯?

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何苗因为之前被贬官,某天在酒楼喝醉了,和刚从汝南回到洛阳的袁家嫡系子弟袁术打了起来。

虽然袁术胜利了,但人也被驱逐出了洛阳,回了老家豫州汝南避避风头。

燕山大侠王越在洛阳城开了家叫英雄楼的武馆,现在在招收弟子。

然后不久之前有人联名上门踢馆。

王越都没出手,他的徒弟史阿一人一剑就连胜洛阳有名的七大高手,王越在洛阳名声大振。

然后就是一些大臣的或被贬,或被升。

杨赐从贬官又到了太尉,据说即将调任司徒。

这里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这杨赐真是棵常青树。

咦?

好像袁隗也是。

三公的位置都几上几下了,三个位置轮着来。

谨谏大夫郑叙,抨击朝政怒骂宦官,被贬为议郎留任洛阳。

嗯?

这居然都没被砍了?

还有,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这算情报?

嗯?

应该算吧!

接下来的一则被贬官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

他看到熟悉的名字,蔡邕。

因为自己在雁门关下大破鲜卑,刘宏大赦天下。

先被贬到五原,然后在扬州避祸的蔡邕一家在杨赐等人的努力下,被刘宏特赦招回了洛阳,还官至尚书。

到了这里都很正常,毕竟年初的时候他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然而就在上个月。

由蔡邕主持的,对士人所传读的《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进行校订。

他每校订完一部书,蔡邕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召集工匠依样刻在石碑上。

随着七部经书校订完毕,共刻了四十六块石碑。

这些石碑全部立于太学讲堂门外东侧,由东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东,排列成了匚字形。

看到这里他也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毕竟他知道这个事。

这事是从熹平四年(175年)就开始了校订。

当时是由议郎蔡邕会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一起参与校订。

只是后来这些人有的退出或被贬或被杀,只有蔡邕和区区几人坚持了下来。

这件事好像在历史上号称什么熹平石经。

随着他继续往下看,接下的事就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

张让等十常侍看着蔡邕校订完了七经,在士林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而蔡邕又是一个自诩为清流的人,十分痛恨宦官参政。

酒后乱言曾说起两起党锢之祸,对宦官集团多有不满。

张让等人害怕这么下去,蔡邕振臂一呼从者云集,又会是一起“党锢之祸”。

直接杀了蔡邕,他们是不敢杀的。

于是打算釜底抽薪,把这几块石碑以刘宏的名义收集起来,抬进宫去收藏起来。

这样一来,没了石碑,蔡邕在士林的声望也就没那么大了,也就翻不起什么浪来了。

谁知蔡邕过于刚烈,直接就出言顶撞了张让派来的人。

在旁边观看和抄写石碑的几个士子正好看见这一幕,直接就动手打了张让的人。

刘宏得知了此事,刚开始还没什么反应。

毕竟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一些小事。

但在张让几人的添油加醋下,刘宏直接就要把蔡邕和几个士子下狱。

杨赐、马日磾等人也害怕又是一起党锢之祸,于是纷纷出言求情。

再加上动手的几个士子都是洛阳城中的大族。

最后几个士子是被赦免了,但蔡邕一家在回到洛阳仅几个月后又被贬到了雁门。

额!

看完这份情报,杨升若有所思。

他感觉好像所有的三国穿越者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三国前期好像怎么都绕不开这个蔡邕一家。

到了中期就是大小乔。

但谁让人家女儿养得好呢。

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

自己已经远离洛阳了,难道自己也绕不过去?

咦?

自己可是主角啊!

但这好像有些不对啊?

蔡琰这年纪好像就已经嫁给了卫仲道了?

还是说卫仲道已经病故,蔡琰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了娘家?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自己不知道呢?

嗯?

仔细看了看情报。

上面清楚的写着,尚书蔡邕一家四口被贬雁门。

一家四口?

嘶!

他倒吸了口凉气。

蔡琰已经有了孩子?

嗯!

啊!

哎!

咦!

可惜了!

感叹了一句。

杨升表情一连几次变化,一脸的古怪。

额?

这都什么事啊!?

随即他接着往下看去。

嗯?

青州黄县一小吏,潜至洛阳。

拦截并撕毁上官文书,潜逃。

至今下落不明!

嗯!

这个应该是太史慈吧!

没发布通缉令,看来是没定什么大罪。

而且连名字都没有,称呼就是“黄县一小吏”。

嗯!

这事现在就发生了?

再继续往下看去。

天竺的沙门竺佛携梵文佛经来到了洛阳,现在在找人合作,共同翻译经书。

一时之间大家对这个佛教十分好奇,不少达官显贵纷纷上门拜访。

佛法这就开始东传了吗?

等他看完所有的情报时间已经来到了中午。

杨升揉了揉眼睛。

基本都是些无用的信息。

但里面最突出的就是一个事。

那就是太平道在各州、郡、县开始大批的扩招信徒。

不少县令、郡守、刺史纷纷上书洛阳,但都被搁置了下来。

哎!

看来组建自己的情报部门要提上日程了。

可是自己麾下好像没这方面的人才啊!

头疼啊!

要是在黄巾过后,诸侯崛起的时候在建立情报部门就困难了。

他心目中倒是有好几个人选。

可惜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些人在哪里。

这时外面张辽走了进来。

杨升看着他问道:“文远有什么事吗?”

张辽抱拳道:“主公!杨太尉有书信送到!”

说着把一个信袋递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