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从现代到古代,赵亚楠的逆袭之路 > 第69章 异常火爆

相比昨天,今天在芷兰茶庭吃饭的顾客数量大幅增长。好在赵亚楠有先见之明,楼上以前睡觉的房间全部改成了吃饭的包间,又多请8个打杂的小工,这才勉强应付住中午的客流高峰。然而,赵亚楠在中午时敏锐地察觉到一个严重问题——服装储备远远不足。

她立刻向一位前来看戏的女顾客打听:“请问您知道哪里有会做衣服的娘子吗?我急需找几位来帮忙制作衣服。”那位女顾客爽快地回答:“我这边可以帮您介绍几个。”赵亚楠连忙客气道谢,恳请她尽快把那几位娘子带来。

赵亚楠急忙找到掌柜拿了几两银子,匆匆赶到布庄。在布庄里,她仔细挑选,采购了各式各样制作服装的布料,大包小包地带回茶庭。她心里清楚,如果每天都让演员们穿着那两套服饰表演,顾客们肯定很快就会审美疲劳。

很快,介绍来的五个娘子到了。赵亚楠赶忙拿出自己画好的图纸,让娘子们先按照图纸为几个女孩子裁剪出衣服的款式,接着进行缝制。随后,她又绘制了许多男团的服饰图纸。男团的服饰相对容易制作,因为他们身形相近。这次,赵亚楠为男团设计的是较为宽松的休闲服,这样他们跳舞时能更具活力,还搭配设计了一些炫酷的配饰,让整体造型更加出彩。在娘子们紧锣密鼓地制作服装时,赵亚楠还时不时过来查看进度,帮忙出谋划策,一心想着让接下来的演出服装更加丰富多样 。

赵亚楠意识到,不光是女团这边的服饰储备告急,戏班子里张班主和几个小生的服装也远远不够。总不能让张班主连着五天都穿着同一套衣服上台演出吧,这不仅影响视觉效果,也显得不够专业。还有那几个书生,同样一套衣服穿五天,确实有些寒酸,说不过去。还有那两个轮班的说书先生,必须也得支棱的精神抖擞。

看着忙碌的绣娘们,赵亚楠心里有些着急。她知道,必须得让绣娘们加紧时间了。看来还要增加些人手。

绣娘们手上的动作加快了几分。赵亚楠又仔细查看了已经裁剪好的布料和设计图纸,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要求。他期盼这批新服装做好,不仅能让演出更加精彩,也能提升芷兰茶庭的整体形象。

赵亚楠忙得焦头烂额,她发现不光是服装准备严重不足,就连食材储备也远远跟不上今天的火爆场面。由于顾客太多,很多人没抢到座位,但能免费观看演出,他们自然不愿就此离去。不少人便选择点些便宜的茶水来消费,毕竟点了茶水就能有个免费的座位,一直站着看表演,确实有**份。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原本不认识的小姐们纷纷选择拼桌。没有座位时,大家站着会很尴尬,而让一张桌子空着也是浪费。拼桌后,虽然部分位置可能视线不佳,但至少能听到台上那热闹的演出声音。而且在演出过程中,这些看客们都很自觉,生怕被别人说素质差,都安安静静地观看节目,现场秩序良好。

看到这一幕,赵亚楠心里颇为满意。尽管今天状况频出,可顾客们的理解和配合让她感到温暖。但食材不足的问题依旧紧迫,她赶紧把徐掌柜叫到一旁,焦急地说道:“徐掌柜,这食材不够了,你赶紧再去想办法多弄些回来,不然等下用餐高峰期可就麻烦了!”徐掌柜也一脸凝重,点点头后便匆匆忙忙地去安排了。赵亚楠深吸一口气,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努力让茶庭的运营回到正轨,尽力满足顾客们的需求 。

要说芷兰茶庭里最忙碌的,非那三位书生莫属了。这边不时有小姐要求画像,而每一场演出结束后,他们又会接到不少折子戏的订单。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三位书生恨不得一只手能拿十支笔,拼了命地写。但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颇高,绝不允许有半点瑕疵弄脏画面。所以即便再着急,也依然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力求每一份折子戏都能尽善尽美。

还好赵亚楠考虑周全,事先为他们准备了装订成册的本子,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他们抄录,节省了不少时间。可即便如此,三个人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应付不过来。

就拿《倩女幽魂》这场戏来说,演出结束后只接到了8个订单,可等到晚上《花木兰替父从军》这场折子戏演完,一下子就接到了20多本的订单。这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可把三位书生吓坏了,看着那厚厚的订单记录,他们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订单多说明茶庭受欢迎,发愁的是这堆积如山的任务,不知何时才能完成 。但他们还是咬咬牙,相互鼓劲,重新拿起笔,开始埋头苦干,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这些任务。

到了晚上9点多,终于到了关门谢客的时间,这一天的忙碌也随之结束。送走最后一位宾客后,茶庭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累得几乎要瘫倒在地。

徐掌柜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算下来竟有将近180两银子,这个数目可着实不低。主要是不少小姐为了能抢到好座位,直接选择包场,对于她们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不过因为座位有限,单靠座位收费也赚不了太多银子。这180两银子,大部分来自晚上的餐饮收入、折子戏的订单费用,还有许多是小姐们打赏给男团的钱,这些都一并算进了今天的收入里。

说起来,何三的演出功不可没,很多人都是冲着他来的。他和男团带来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众多顾客,为茶庭增添了不少人气。

再看看服装制作这边,5个绣娘一下午的努力,也只给女团和男团各制作出了一套衣服,戏班张班主的衣服都还没来得及做。下午,赵亚楠又紧急找来5个绣娘为张班主和其他人制作衣服。一直到晚上关门的时候,这些绣娘才好不容易把衣服赶制完毕。

赵亚楠通知她们,如果明天不忙的话,还希望能继续来帮忙制作衣服。今天,她给每个绣娘发了20个铜板,绣娘们拿到钱后都高兴坏了,连连点头答应,想着明天要是有空一定还来。

赵亚楠看着疲惫却又充满喜悦的众人,心里满是感慨。今天虽然状况不断,忙碌异常,但看到茶庭生意如此火爆,收入可观,一切的辛苦似乎都有了回报。她也深知,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不断完善茶庭的各项服务,才能让芷兰茶庭一直红火下去 。

面对繁重的抄书业务,三个穷书生心里既高兴又有些担忧。高兴的是订单数量多,意味着收入会增加;可一想到每天有二三十个订单,又不免有些犯愁。孙景辉鼓起勇气,诚恳地对赵亚楠说:“掌柜的,我们这两天差不多接了50个订单,您看咱们这边需不需要再招些人手?”

赵亚楠也很坦诚:“如果你们有合适的人选、可靠的朋友,可以推荐几个过来帮忙。主要还是以你们三个为主,等后面不忙了,再考虑辞退他们。你们放心,我这边可以长期给你们提供抄书的岗位。”三个书生之前确实担心,如果招了其他人,自己没活干会被辞退,听到赵亚楠这么说,孙景辉心里满是感激:“我这边有三个朋友可以临时过来帮我们抄书,干个三天。他们不用在店铺里抄,我们把书拿过去让他们在库房里抄写就行。您看抄一本书给多少工钱合适呢?”

赵亚楠心里一时也没个准数,便想着去问问徐掌柜。徐掌柜考虑到这么多订单要是不能按时交付,那些小姐们肯定会不满意,于是提议道:“这样吧,每天管两顿饭,抄一本厚书给20文钱,薄一点的就给10文钱。要是字迹工整漂亮,再额外赏5文钱。这样激励一下,要是书生们抄得快,一天说不定能抄完一本厚书,就能赚25文钱,对他们来说也挺不错的。”

三个书生听了,觉得这条件确实挺优厚的。毕竟在芷兰茶庭抄书,纸张和笔墨都由茶庭提供,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行,一天能赚25文钱。

谈好条件后,孙景辉去找他的学友们。让他们明天一大早就来抄书,抄完就能一次性结清费用。赵亚楠看着这安排,也觉得挺妥当,这样既解决了订单积压的问题,又能让更多书生有赚钱的机会,还能保证抄书的质量和效率 ,对大家都有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