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示意丫鬟将食盒提来。
常姨娘道:“我出生行医之家,略懂医理,平常没事便会想着做些好吃的药膳。这里面,便是我常为瑾哥儿做的几样小零嘴,少夫人尝尝看,若可以,能不能给姨娘一个自力更生的机会?”
姚珍珠略显意外,又有些感动。
她训话下人们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时辰。
常姨娘不但听进去了,还迅速地做出选择,并付之行动。
不,应该说,她一直都在准备,在等机会。
若沈家真的走到卖祖宅,需要主子们亲自去讨生活的地步,她相信,常姨娘会是那个把自己和儿子都能照顾好的人。
女人好像天生就有向阳而生的勇气和力量。
姚珍珠接过食盒,郑重道:“机会肯定有,我一定好好帮您想想。”
常姨娘松了口气,舒心一笑,又朝游廊下方招手。
姚珍珠这才看见,沈怀瑾也在。
只是碍于规矩,没有第一时间靠前来。
少年与沈怀谦有五分相似,五官偏秀气一些,通身萦绕着一股书卷气。
他率先朝着姚珍珠施礼:“见过嫂嫂。”
姚珍珠对读书人,有着天然的好感。
“听闻二弟读书认真,是夫子最看重的童生人选。”
常姨娘苦涩道:“可惜差了些运气……”
今年好不容易求得老夫人同意下场,县试和府试都很顺利,却在八月院试时生了一场大病,连考试都没能参加。
至于那场病,是天灾,还是**,沈家祖先或许是清楚的。
沈怀瑾神情微微的黯淡,小声道:“母亲别说了,我读书的目的,又不仅仅是为了科考。”
这话多少负气。
姚珍珠笑了笑:“左右明年还有机会,一定行的,读书当然不只是为了参加科考,但只有科考才能让你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更大的抱负,以及改变命运。”
沈怀瑾蜷缩的手指微微收紧。
姚珍珠又道:“我会为你请最好的老师,明年若中,重重有赏,廪生五十两,增生二十两。若日后再一步中举,我赠你一处二进小院,如何?”
沈怀瑾猛地抬头,“嫂嫂当真?”
姚珍珠点头,“当真,你若不信,可与我签字画押。”
左右都是栽树,遇到好苗子,自是要好好培育。
“信信信,我们信,还不快谢谢少夫人。”
常姨娘将沈怀瑾的头按下去,母子二人均眼含热泪。
他们不得不依附沈家,沈家也从未苛待。
但也只是明面上的从未苛待。
谈抱负和理想,对如今的沈怀瑾来说,也许太遥远。
但有能力给母亲一个真正的家,一定是他最大的心愿。
……
书香斋。
老远就见沈怀珏翘首以待。
一见姚珍珠,人就圆滚滚地扑了来。
“嫂嫂回来了!”
突然,鼻子动了动。
“茯苓糕,桂花酥,薏米丸子……你去常姨娘那里了?”
姚珍珠叹为观止:“这你也能闻出?”
沈怀珏口水直流,“我能吃吗?我好久都没吃过常姨娘做的糕点了……”
元氏能容得下常姨娘母子,是出于仁义和脸面。
但要说亲近,那也是不可能的。
除非她不爱自己的丈夫。
现在丈夫没了,子女成了彼此的倚仗。
偏偏沈怀谦不争气,眼看就要被沈怀瑾压一头,元氏怎会舒心?
女儿再被收卖,那还得了。
姚珍珠能理解婆母的心思,但没想要遮遮掩掩。
甚至主动说出常姨娘的请求,以及她对母子二人的许诺。
元氏一张脸,瞬间就垮了下来。
“她倒是聪明的很,知道抢先来抱紧你这个财神爷。”
姚珍珠忙递上一杯热茶,“母亲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元氏正在气头上,茶也不接,冷冷道:“约定?什么约定?”
姚珍珠眨眨眼:“凡事先为己,咱们有咱们的目标和方向。”
元氏愣愣。
反应过来,她指的是共同扶持下一代的事。
姚珍珠又说:“有时,给旁人让出的那条道,也许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退路。母亲仁慈大义,该明白儿媳的用心。”
常姨娘母子,无论如何都是元氏心里的一根刺。
与其放在眼皮子底下,让大家都难受。
还不如大度放手,让孽缘化为善缘。
命运这种东西很难讲,该来的拦不住。
“况且,女子在这世上,能走的路实在是少……”
姚珍珠拉过元氏的手轻轻握住,轻声细语地哄:“好了母亲,过不去的事就放下,咱们还有大事要做,能少些拖累不是更好?”
元氏心里一团火,明明灭灭,还是不太舒服,但终究没能燃起来。
这世道,男人三妻四妾都正常,更何况沈庭轩只纳一妾,还是迫不得已。
按理说,她该知足的。
但女人越是在乎一个男人,心就越小。
变得敏感和狭隘。
却又因此滋生出了几分难以言说的责任感。
所以,一边拼尽所能的照拂,一边又冷漠疏离。
甚至扭曲嫉妒……
元氏有种被姚珍珠看透的窘迫,别扭地将茶杯一推。
“茶都凉了,还让我喝。”
姚珍珠笑:“是是是,儿媳不对,初宜,还不快换壶新的来。”
沈怀珏听不太懂,但知道,刚刚本来是要下一场暴雨的。
但嫂嫂三言两语,就让这暴雨,成了一场微风。
嫂嫂真厉害。
糕点真好吃。
沈怀珏痴痴地笑着,递了块桂花酥给元氏。
“娘,你也吃,可香脆了。”
元氏:“……”
真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生出这一对卧龙凤雏的。
一定是受孕期间,沈庭轩和她都吃了酒的缘故。
元氏再次觉得,姚珍珠有‘优育’这个想法,简直太有必要了。
她茶也不喝了,起身就走。
姚珍珠莫名其妙,“我还有事和母亲商量,怎的就走了?”
元氏摆摆手,“我得亲自去趟柳大夫那里,眼前,这件事最急。”
元氏一阵风地飘走,沈怀珏一脸懵。
想了想,转身将桂花酥递给姚珍珠。
“嫂嫂你吃。”
姚珍珠尝了尝,确实不错。
初宜和拾芜也都尝了尝。
“真好吃,比广福记的十三糕好吃多了。”
初宜又拿了一块,沈怀珏见状,赶紧又抢一块在手里。
拾芜打着手势说:“要是所有的药都能这么好吃就好了。”
这些年,姚珍珠一心想治好她,导致拾芜吃过的药,比饭还多。
要都这么好吃,那她可就太愿意了。
姚珍珠心里有了想法,吩咐初宜:“你去告诉常姨娘,把她会的列个单子来。”
如果可以,这便是沈家的第一个‘定案’。
是个好开端。
“嫂嫂,那我可以做什么?”
沈怀珏吃着东西,含糊不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