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乔江心带回来的第一批货就出的差不多了。
晚上吃过饭,大家关好门,围坐在了桌子面前,看着乔江心算账。
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歪歪扭扭的字,大家都看的云里雾里。
一沓一沓用皮筋绑的整整齐齐的纸币在桌子上垒的高高的。
乔江心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是放下了笔。
“怎么样江心,我们赚了多少?”,秦雪最先忍不住问了出来。
随着秦雪的话落下,大家的目光也紧紧盯着乔江心。
乔江心伸手按了一下自己酸胀的颈椎,“这里所有的钱,总共是一千三百七十七块三毛二。”
秦雪下意识的按住自己的嘴巴,但嘴巴比手更快,“啊唔唔~”
刘阿芳也激动的呼吸都粗了,连那大肚子都跟着起伏的胸口微微的颤抖。
乔有财涨红着脸不停的搓着手掌。
乔有福咧开嘴傻乐。
等大家缓了一会儿,乔江心才继续道,“刚才我盘点了一下家里的货物,剩下的货,大概还能卖个三百块。
第一批货物,我拿货的时候花了550块,五个卖货的柜子定做花了三十五。
加上住旅馆的钱和路费,算个总数好算账,就600吧。
这600的本钱,我要从1377.32里面抽出来,剩下的就是利润了。”
乔江心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算数,“1377.32减去600,等于400加377.32。
一共是777块3毛2,这还不算我们剩下的货物。”
所有人都双眼发光的看向乔江心。
“这才一个星期呐,我们就赚了城里正式工两年的工资。”,秦雪朝着大家比了一个耶,嘴巴都合不拢了。”
刘阿芳结结巴巴道,“一个星期就七百多,一个月有四个星期呢。”
乔有财和乔有福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但内心都不平静。
乔江心算完账放下笔,抬头看着大家,“大家别高兴的太早了。
之前我也说了。
这第一批货,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物资短缺所以供不应求,赚点钱是应该的,但是后面可就没有这么暴利了。”
秦雪脸上笑容一收,望着乔江心道,“江心,其实这次出这一批货,我们也没有走多少地方,整个镇子也就走了四分之一。
只要我们不怕苦,走的更远一点,别说第二批货了,第三批第四批我们照样赚钱。
就算这个镇子走遍了,我们还可以往隔壁镇去,大不了我们带上粮食,中午就不回来吃了。”
乔有福和乔有财连忙应和,“对,江心,我们不怕苦不怕累!”
乔江心点头,“行,这件事就过去了,我们说下一件事。”
“家里剩下的货,卖不了多久了,明天或者后天我还得进一趟城里,我之前拿货的本金我得抽出来,剩下的还有777.32的利润和三百的货物,这里差不多有1000块吧。
我从这里面另外抽200出来作为我的那一份,以后就不抽了,全归家里。
家里扣了必要的开销,剩下的钱再分成两份,我爸妈一份,大伯和大伯娘一份。”
乔有福连忙道,“不行,江心,之前说好的,这家里赚的钱算三份,你单独占一份,以后都是。”
说完,他抬头看向秦雪,“这也是你大伯娘的意思。”
秦雪道,“对,这事要没你可做不起来,要说得再过点,你一个人占大头也是应该的。”
乔江心摇摇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就按我说的来吧。”
“好,这个问题也过了,接下来,我们说下一个问题。”
秦雪和乔有福顿时就被转移的视线。
乔江心道,“这带回来的第一批货,是在物资交流会里面拿的,但物资交流会只有每个月七号才有。
我当初拿货的时候也跟那老板要了地址,赶明儿上城里,我要按着地址去找她。
这回是什么情况我也还不清楚,先不好带生人去。”
乔江心说这个话是有原因的,当初那大姐并不是很想给她地址,后面虽然给了,但对方也叮嘱了,让她不要声张。
就算去找她,也说是找姑姑。
而且对方货物这么齐全,给乔江心报价的时候,对百货大楼的出货价都十分清楚,甚至语气都确凿无疑。
所以乔江心严重怀疑,那大姐应该是有熟人在百货大楼上班,甚至可能这个人还是采购经理之类的。
大姐这是借着那边的关系,弄到了东西,然后又抢百货大楼的生意呢。
“要是这次拿上货了,下回再去的时候,我带你们一起去,以后这条线就交给家里弄了,我不再插手。”
乔江心的话说完,大家都没有出声。
好半晌秦雪才问道,“江心,你不再插手是啥意思啊?”
乔江心道,“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干。”
想了想,她又透露了一点点,“我看城里很多生意都已经光明正大了,我觉得机会比乡下应该要多些,所以我也想试试,我能不能在城里干个啥。”
乔有财乔有福几人听乔江心说,以后家里这生意不管了,顿时都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行,这个话题也过去了,下面我们继续下一个话题。”
乔江心继续道,“之前大伯娘还没有来我们家,所以大伯跟我们是一起的,现在大伯也成家了.....
我奶就留下我爸和我大伯两个,这么多年也一直是相互扶持过来的,我希望这一份情这一辈子都不会变。”
“之前是家里没有,现在有了,而且以后可能还会持续性有,所以这个经济问题也不能再跟之前一样了。”
乔有福和乔有财想要说什么,但话到了嘴巴又咽了回去。
乔江心道,“前几天我妈在家里的时候,村里一些不怀好意的,已经上门挑拨离间了,被我们母女骂出去了。
虽然我们自己心里知道,人家是搬弄是非,但上牙还有磕到下牙的时候呢。
老祖宗也用了五千来年告诉我们,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各立家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