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秦北赵 > 第三十章 匈奴灭亡

南秦北赵 第三十章 匈奴灭亡

作者:文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9 18:0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毅的血尚未在匈奴王庭干涸,楚昭便已在万象宫的舆图前铺开北疆沙盘。三支令箭整齐摆放在案头,“天下归一“的刻痕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他轻抚着岳父赵凛留下的螭纹玉佩,目光扫过匈奴分裂后各自为战的部落分布,突然重重叩击桌面:“传令天枢军集结,二十日后兵发漠北!“

楚昭的战略谋划如同精密齿轮般转动。他先派出胡族巫女伪装成流民,潜入匈奴各部散布“楚军势不可挡“的传言;又以丝绸、茶叶为诱饵,暗中与匈奴西北的乌桓部落结盟。当楚国十万大军旌旗蔽空出现在阴山脚下时,匈奴各部落还在为争夺草场相互攻伐。

首战在河套平原打响。楚昭亲自擂鼓,天枢军的五族精锐组成复合阵型:成族盾兵结成铁壁在前,抵挡匈奴骑兵冲击;卑族工匠改良的床弩发出轰鸣,箭矢带着燃烧的油脂划破天际;婕族轻骑则如鬼魅般绕后,切断敌军退路。老单于冒顿三世拖着病体亲自督军,望着楚军中翻飞的“楚“字大旗,想起被冤杀的周毅,喉头涌上腥甜的血沫。

“老单于,楚人的巫术太邪门了!“匈奴萨满惊恐地指向天空。只见胡族巫女施展秘术,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劈向匈奴营帐。这是楚昭特意准备的“攻心之计“,在战场上配合真实的战术打击,彻底摧毁匈奴的抵抗意志。老单于的座驾在混乱中倾覆,他被亲卫拼死救出时,白发已沾满泥浆。

随着战事推进,楚昭展现出远超赵凛的军事智慧。他没有急于强攻匈奴王庭,而是采用“蚕食策略“:每攻下一座城池,便留下驻军屯田,将汉人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牧民。当楚国的商队带着铁器、粮食进入草原时,不少匈奴部落开始动摇——比起贵族们无休止的战争,楚人的和平通商显然更有吸引力。

老单于的处境愈发艰难。他试图集结各部联军,却发现曾经臣服的部落要么倒向楚国,要么自立为王。在逃往漠北的途中,他的队伍不断遭到乌桓部落的袭扰。这位统治匈奴数十年的枭雄,如今只能蜷缩在狭小的毡帐里,听着远处传来的楚军号角声,回忆着匈奴铁骑纵横中原的辉煌岁月。

最终决战在贝加尔湖畔展开。楚昭的天枢军将老单于的残部围困在湖畔,湖水倒映着血色残阳。老单于望着对岸如林的楚军营帐,颤抖着抽出佩剑——这把剑曾饮过无数汉人的血,此刻却再无挥舞的力气。“告诉楚昭...“他抓住最后一个亲卫的手腕,“匈奴...不会永远屈服...“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穿透他的胸膛,年迈的身躯倒在结冰的湖面上,激起细碎的冰碴。

楚昭踩着积雪,捡起老单于掉落的狼头权杖。他望着远处四散奔逃的匈奴残部,对身边将领下令:“穷寇莫追,让他们去吧。“随后他命人在贝加尔湖畔立下界碑,碑文用五族文字镌刻:“自此以北,非楚之疆,然犯境者,虽远必诛。“

这场历时三年的北伐,彻底改变了草原格局。匈奴余部被迫逃往极北苦寒之地,曾经的单于王庭沦为废墟。楚昭没有选择赶尽杀绝,而是在边境设立“互市关“,允许匈奴人用皮毛换取粮食。他深知,真正的胜利不是消灭敌人,而是让战火不再蔓延。

凯旋之日,楚昭将老单于的狼头权杖供奉在万象宫的英烈祠,与周毅的衣冠冢相邻。当他抚摸着三支令箭,看着长安百姓夹道欢迎的盛景,终于明白岳父的遗训中更深的含义:所谓“天下归一“,从来不是简单的武力征服,而是让不同的族群,都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找到生存与尊严。而楚朝的传奇,也将在这片融合了铁血与仁爱的土地上,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