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千丝诏 > 第15章 江中火光起·当以水克之

千丝诏 第15章 江中火光起·当以水克之

作者:强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9 19:03:42 来源:小说旗

石闸开启的轰鸣声中,江风卷着硝烟灌入密道。

知意攥紧符牌跃上甲板时,乌篷船桅杆上的灯笼正映出赵参议青白交错的脸色。

他袖口滑出的短刃此时正停在知意咽喉三寸处,却被她腕间木镯弹出的蚕丝缠住刀柄

\"姑娘可知这蚕丝浸过蛇毒?\"

知意盯着他袖口露出的刺青边缘,那是方才绞车机关刮破的——分明与老妪后颈的汪直旧部图腾同源。

赵参议的呼吸滞了滞,她趁机将银钩抵住他腰间玉带:\"参议大人每回验看霹雳弹时,总要避开东南风向,可是怕沾上暹罗蛊毒复发?\"

江涛拍碎在船舷,惊起舱底沉睡的信鸽。

其中一只脚环系着褪色红绸,正是三年前父亲豢养的传讯鸟。

知意喉头泛起苦味,想起陆砚生临终前在她掌心画的半阙暗符。

原来是要她提防这位\"忠良\",幸好自己留了一点心,到还是有部分证据落入这个貌似忠良的人手里。

\"沈小姑娘聪慧。这么小年纪,心机如此之深……\"

赵参议忽然松手任短刃坠江,从怀中掏出卷泛黄公文。

\"嘉靖二十年四月初三,令尊在雷火库查获的暹罗商船文书,盖的却是兵部关防。\"

灯笼被江风吹得摇晃,照见公文末尾朱批:着松江卫千户赵永年协理。

知意指尖掐进掌心旧伤。

记忆里的赵参议总在父亲验尸时别开脸,原不是畏血腥,是怕被认出当年那个在织造局运送火药的年轻千户!

她忽然抓起船板上的潮州海防图,就着倭寇追击的火光细看——所谓汪直朱批的墨迹,分明是严世蕃惯用的墨砚出来的。

暗河方向传来闷响,成群的青瓷瓮顺流漂出,妆花缎封口在月光下泛着诡谲青光。

赵参议猛地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紫黑血丝:\"当年陆家阿姐发现严党在瓷瓮夹层藏硝石,被灌下哑药前...竟用绣针在蚕室砖缝刻下密道图。\"

知意蓦地想起暗河尸骨手中的银针。

三棱刺的寒光闪过眼前,她突然解开发髻掷向桅杆——陆砚生赠的银簪里滑出寸许丝绢,正是父亲笔迹:\"五月茧税逾额,当查赵氏桑园地窖。\"

江面忽起鼓声,倭船蜈蚣帆上垂下数十绳梯。

知意劈手夺过赵参议怀中令箭,却见精铁所铸的箭身中空,内藏半卷苏州织造局的机户名册。

泛黄的宣纸上,陆氏姐弟的名字赫然缀着朱砂圈记。

\"他们要的从来不是海防图。\"

赵参议突然拽动缆绳,乌篷船猛地调头撞向倭船。

\"是织造局藏在三梭布里的火器调配册!\"

他蟒袍下露出溃烂的腰腹,与严世蕃胸前的蛊毒疮口如出一辙。

知意怔忡间,倭寇的火箭已点燃船帆。

她跃进江水的刹那,望见赵参议将火折子扔进瓷瓮群——青花爆裂声里,硝烟染紫了半边江天。

父亲常念叨的\"桑田瘴气\",原是指瓮中蛊毒遇火生烟!

可惜父亲从来不告诉自己这些东西。

暗流裹着她撞上礁石,腰间木匣豁然开裂。

浸过桑葚汁的暗语纸遇水显形,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军器监暗语。

知意呛着血沫浮出水面时,望见燃烧的倭船甲板上,汪直旧部正将成箱火器抛向朝廷战船。

\"沈姑娘接令!\"

芦苇荡中窜出艘小舟,老蚕农的骨笛裂成两截。

知意认出划船人腕间的蚕神刺青——正是三年前送她逃出火场的哑巴绣娘!

妇人递来的玄铁令牌还沾着蚕室灰烬,正面刻着陆砚生颈间符纹,背面却是父亲私印。

父亲原来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用自己做诱饵,钓的是赵参议,也或许不是,但是他们到底在谋划什么呢。

江心突然炸起数丈水柱,浸泡过毒的霹雳弹遇水竟爆燃。

知意将令牌按进舱板凹槽,小舟底层暗格应声弹开——陆家阿姐的妆奁匣里,整排银针在火光下泛起幽蓝,针尾\"陆\"字与她手中残针严丝合缝。

\"阿姐...早料到这天了?\"知意将毒针填入袖箭,望见倭船主桅上飘起严党令旗。绣娘忽然撕开衣襟,露出前臂烫伤的掌印——与父亲验尸录中漕帮叛徒的烙印别无二致!

战鼓声里,第一缕晨光刺破江雾。

知意扣动机关射出毒针时,仿佛看见陆砚生在船头碾碎桑叶:

少年总说蚕毒可解,毒可医,唯人心贪戾需以血涤。

江风卷着火油味扑在脸上,知意将毒针卡进袖箭机簧时,腕间木镯突然迸裂。

褪色的桃木纹里滚出颗蜡丸——正是三年前上元节陆砚生塞给她的松子糖!

\"遇险则食。\"

少年当时指尖还沾着缫丝厂的蓝靛,如今糖衣里藏的却是半张潮州卫布防图。

知意咬碎蜡壳的瞬间,咸涩的泪水混着血腥气漫过喉头。

这个年轻人原来和父亲都已经算好今天的事,只是……

图纸背面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是父亲笔迹:\"...四月茧薄,当防东南来客...\"

\"轰!\"

倭船主桅突然炸开,燃烧的严党令旗坠入江涛。

知意借火光细看,布防图上的标记竟与陆砚生所绘暗符重合——原来他和父亲早将火器库方位暗藏玄机的告诉了她这个小姑娘!

\"姑娘看水底!\"

绣娘突然拽她伏低。

浑浊江波下浮起成串青瓷瓮,妆花缎封口处渗出紫烟,遇水凝成蛛网状胶质。

知意猛然记起暗河尸骨——那些绣娘掌心皆有灼痕,原是封瓮时被胶所烫伤!

倭寇的钩镰枪扎进船板,知意翻身滚向船舷。

绣娘突然拿起火把。

知意指尖拂过\"雷火库\"三字,突然将火折子掷向漂流的瓷瓮群。

\"不可!\"

赵参议的嘶吼被爆炸声淹没。

青花碎片裹着毒烟腾空,倭寇战船上的火器遇高温竟自燃。

知意呛出血沫,终于明白父亲为何总在雷雨天查验蚕室——硝石混着蚕沙,遇潮则生瘴!遇火则炸

燃烧的船板漂近时,知意看清上面竟然……

\"阿姐...早知官府有鬼?\"

知意攥紧绣娘的手。妇人忽然掰断骨笛,空腔里掉出枚生锈钥匙,柄端纹路与陆砚生银钩如出一辙。

江心忽起漩涡,数艘蜈蚣船残骸中浮起青铜绞车,正是桑田井下机关的放大版。

绣娘比划着织绸动作,又指指南岸桑林。

知意悚然惊醒。

所谓\"火器调配册\",实为织造局用提花技术编入三梭布暗纹!实为解读暗语的密钥!

倭寇的箭雨忽然转向,竟齐射燃烧的乌篷船。

知意扑倒绣娘时。电光石石间,她想起陆砚生把玩银钩的模样——少年总说\"蚕室机关妙在经纬\"。

\"经纬...是织机的经纬!\"知意发狠扯断束腰丝绦,就着血水在甲板画出提花图。

绣娘浑浊的眼里迸出精光,十指翻飞如穿梭,竟用箭杆与缆绳在船板排出生涩的机关谱!

残存的瓷瓮随暗流撞上绞车,青铜齿轮忽逆时针飞转。

江底传来闷响,成箱霹雳弹被铁链拖向漩涡中心。赵参议咳着黑血爬来:\"快走...这是要重演织造局哑火...\"

知意却将符牌按进绞车凹槽。

锈蚀的机括咬合声里,燃烧的倭船突然集体转向——每艘船底竟都连着浸油的提花绦带,随织机原理拧成巨型火索!

\"家父在随笔夹页写过...\"知意望着被火索缠住的严党战船。

\"蚕事忌东南火,当以水克之。\"

她斩断最后缆绳的刹那,漩涡吞没火索,江心炸起通天水柱。

水雾散尽时,幸存的倭寇船帆尽湿。

知意拭去睫上血珠,忽见绣娘盯着她腰间木匣——浸透的书籍正缓缓析出朱砂绘制的海防图,与陆砚生所赠布防图拼成完整江防!

\"汪直旧部在等大潮。\"

知意望向江口,\"但蚕神诞辰的潮汛...\"她声音戛然而止。

老蚕农的骨笛声自迷雾中飘来,吹的竟是《倭袍记》最后一折——那折子戏每逢闰月便要添新词。

绣娘忽然掰开蜡丸,露出里面裹着桑叶的铜匙。

知意摸向颈间符牌,背面凹痕与铜匙纹路严丝合缝。

江风卷着燃烧的戏本残页掠过,她看清最新添的戏词:\"...其五曰,金乌坠处见桑田...\"

东南方忽然响起晨钟,正是蚕神庙开祭的时辰。

知意望向浓烟后的霞光,陆砚生临终划的暗符在掌心发烫——少年以血为引,原是要她趁祭典混入雷火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