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庆:开局捏碎大宗师经脉 > 第75章

大庆:开局捏碎大宗师经脉 第75章

作者:困冬忆M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9 19:56:30 来源:小说旗

随后,沈重缓缓开始说明他对苏翰的认识,“回太后,负责本次两国交涉事务的主要代表苏翰,臣已深入研究过相关资料。”

他说:“从现有记载来看,这名叫做苏翰的人不过十八岁,但实力非凡已达九品境界,同时还精通医术,传说有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本事,被誉为当代‘医仙’,文学才华亦十分突出,其所着《红楼》小说流传甚广,更有豪迈诗作《将军令·男儿行》传世。”

除此之外,“他还兼任庆国王朝红骑与虎卫的统领要职。”

当沈重初次接触这份资料时,心中也是惊诧不已。

世间怎会有这般多才多艺之士?于是,这种震撼使得他越发坚信,苏翰不会是个轻率冒进的人物。

“啊?这苏翰果然是个旷世奇才,要是他投生在我国该多好。

沈爱卿,你接着说。”

北齐太后语气略显惊讶,又透出几许遗憾。

年纪轻轻便有九品以上的实力,在她看来,未来这位苏翰极有可能成为庆国第三位大宗师!

届时,天下的局势怕是会被彻底改变。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战豆豆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浮现出一丝浅笑,稍纵即逝。

而大殿中的文武百官无不为之震惊,部分虽然知晓苏翰些许事迹,却没料到他的能耐竟至如此地步。

沈重继续条分缕析地说道:“在下以为,苏翰此人并非莽夫。

但从他所作诗篇来看,那满溢的杀伐之意显而易见,再结合从使团反馈的消息——

明确指出苏翰在和谈过程中毫无和解意愿,寸土不让,反欲延续战端。

估计这也是受庆帝驱使。”

“不仅如此,我大齐使团在京城竟遭当街刺杀!或许这便是庆国蓄意制造借口,意图破坏双方和谈重启战乱。”

这番论调一出,殿内众臣不禁叹服庆国处心积虑之心。

“我以为,既然庆国决意挑起战火,那就奉陪到底!我北齐从不曾畏首畏尾过。”

某大臣毅然走出队列言道,“先前他们能在十日攻克北齐一州之地,不过是以突袭得手,只要继续作战,我大齐拥百万雄师,最终必将胜利在握!”

“我附议!恳请陛下与太后颁旨废除此次和谈协议,派遣精兵继续征战!”

另一官员应和。

“如今我大齐威严扫地,唯有取得胜利,方能让各诸侯目睹北齐的强盛!即便真想谈判,也要再打一场才能更有筹码主导大局!”

议论声渐次响起。

文臣们相继跪地请命,誓死护主的决心昭然若揭。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随之传来:

“我觉得沈大人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北齐此刻断不可中断和平对话!时移势易,庆国早已今非昔比,我北齐同样难比往日辉煌。

你们这些空谈误国之人何尝考虑过后果?”

“张口便想发动国战,可曾思及万一战败,国力将大受削弱?即便是侥幸赢了,我国士兵又有多少将葬送于此?”

反对者毫不退让。

“目下唯上衫虎将军尚有能力与庆国匹敌,军中士气却被打压尽失。

此时若再开战无异于自掘坟墓,大军必损折惨烈。”

于是,武将亦陆续站出驳斥,平日只知嘴皮子上功夫的文官此刻胆敢干涉军事决策,实在令人生厌。

两派随即陷入唇枪舌剑的激辩之中。

瞬息之间,文武官员就是否继续开战与庆国争论不休,各自为政难以统一。

每个人都慷慨陈词,面红耳赤几近动武。

原本井然有序的北齐朝堂,瞬间如同集市般吵闹起来,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庄严。

这让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战豆豆与珠帘后的北齐太后无不皱起眉头。

珠帘之下,北齐太后微微皱眉,看着下面一片混乱的文武百官,朱唇轻启,虽然语气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都住口!大殿如此喧嚣,成何体统?”

她不禁在心中感叹:北齐莫非真的没有可堪大用之人了吗?凭借眼前这些官员,又怎能对抗庆国?

若非当初 ** 离世太早,今日北齐怎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想当年,庆国不过是一介小诸侯,又如何能发展至今日这等强盛之势?

“请太后恕罪!”

随着太后开口,满朝文武瞬间停止争吵,纷纷低头行礼。

然而即便太后发话,文臣与武臣依旧互瞪,气氛依旧紧绷。

龙椅之上的战豆豆轻轻开口:“母后,儿臣赞同沈大人的观点,如今我大齐确实不宜再轻易对庆国开战。”

随后继续说道:“现今庆国掌控内库,富甲天下,且军队兵强马壮。

我们理应以休养生息为重,而非贸然发动战争,您觉得呢?”

战豆豆心中了然,表面上看北齐国泰民安,实则不过是表象罢了。

相比之下,庆国的所有权力均集中在庆帝一人手中,而北齐却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

若是没有战豆豆和太后这些年伪装太平,再加上苦荷大宗师的庇护,北齐恐怕早已内乱不断。

听到战豆豆此言,珠帘后的太后沉默许久才开口回应:“有人有异议吗?”

此时一位文官越众而出,行礼道:“启禀太后,庆国虽强,但我国大军亦不逊色于他国。

若就此议和,则会在谈判中陷入被动局面。”

太后的声音依然平静得听不出喜怒:“那你打算如何做?”

一旁心腹沈重神情微变,立刻听出了太后的心意——显然是对此建议不悦。

那位大臣毫不犹豫地说:“我以为我们应先胜一场,如此才能在议和中占得先机。”

沈重冷笑一声,指着那名文官和其他几个主战的同僚问:“赢?谈何容易?你懂带兵打仗吗?或者说你们懂?”

那几名官员面红耳赤,互相张望,最终哑口无言,根本无法反驳。

这些文人固然能在朝堂之上纸上谈兵,真让他们上战场,却是天方夜谭。

片刻之后,太后缓缓说道:“哀家认为陛下与沈爱卿的观点不错,两国和谈还是要继续下去。

不过苏翰对我北齐确实太过倨傲,我们也需有所回应。

此外,先前派往庆国的使团被刺杀,我北齐颜面尽失,若不找回场子,怕要被人笑掉大牙。”

话语落下,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朝廷上下都在苦思冥想,如何能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解决此事。

庆国使团在北齐首都街上被刺事件,影响颇为微妙。

这事情看似不大,实际上却牵扯两国关系的稳定性。

既要维系和谈,又不能让北齐失了颜面,这确实难为了众人。

沈重稍作沉思,恭敬地向太后汇报:「太后,下属已将潜伏在我国的敌谍言冰云捉拿归案。

估计庆国也核实了这一消息的真伪。

明日和谈时,我方可借言冰云为筹码,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他补充道:「只要言冰云还掌握着庆国暗探网络的核心秘密,那麽对方势必会顾忌内部动荡而同意我方要求。

然而,即便如此,关於庆国代表苏翰的问题依然让太后头痛不已。

此人不仅实力雄厚且年少得志,更是深受庆帝器重,在军中权柄不轻。

其言行举止虽然强硬霸道,却也并非全无道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北齐就能轻易接受这样的气势。

真正问题是:该如何去制衡这个苏翰?

用言冰云威胁庆国?显然效果有限。

派刺客行刺苏翰?更加不可行。

要知道,若苏翰真的拥有那般本事,除非出动大宗师级别的人物,否则很难得逞。

而且苏翰人在庆国京城,环境对自己有利。

就算是北齐最强的大宗师苦荷,进出京师都会引发警觉,更何况还需遵照自身意愿行动,而非太后命令便可调动。

此时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战豆豆听到母亲提及苏翰的名字,脸上流露出一抹好奇。

近期她对此人的事迹颇感兴趣,尤其是得知《红楼》竟出自他手後,更是另眼相看——只可惜书更新太慢!

随後战豆豆也欣赏苏翰所作的一首诗《将军令·男儿行》,心中颇有感触。

针对苏翰的情况,沈重提出了新的建议:「此次庄先生作为使团成员前赴庆国,太后何不下旨让他找机会影响苏翰?」

太后略作思考後答应下来,决定按照此方案进行部署。

第二天一大早,在鸿胪寺大门口,一众官员已经整装迎接来自北方的来宾。

有人不免叹息:本以为昨天的会议已接近成功,结果就因言冰云被捕之事功亏一篑!

昨日,由於苏翰态度强硬步步进逼,对方明显招架不住准备放弃谈判。

谁知这节骨眼上突生变化,让整个局面变得扑朔迷离。

只要两国和谈能够最终敲定,那么即便北齐抓住了言冰云这位间谍网络的核心人物,也已无伤大局。

“说话要小心!此次我庆国能在对北齐的战事中取得大捷,全赖言冰云在北齐卧底多年,搜集情报、传递密信之力。

他不仅是监查院四处主办言若海的儿子,更是我们取胜的关键因素。”

辛其物严厉地瞪了一眼方才发言的官员,警示道。

“是下官多言了,多谢辛少卿提醒!”

那名官员慌忙道歉,一脸忐忑。

监查院在庆国一向声名狼藉,更何况如今被擒的是言若海的亲生子。

若是刚才的话传入监查院耳中,哪怕不丢性命,皮肉之苦恐怕在所难免。

“不过,陛下的确对苏将军颇为器重啊——仅愿以肖恩换回言冰云,却对苏将军身旁的司理理只字未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