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 第33章 此商业非彼商业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第33章 此商业非彼商业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00:29:10 来源:小说旗

这饭菜彻底不香了,别说朱元璋,徐达和蓝玉也呆立当场。

蓝玉眼角余光稍稍瞟了眼徐达,暗自腹诽:‘这也就是上位的儿子,以徐达这货的功劳这么干也得被拉出去大卸八块吧。’

嗯,只能在心底想想,要是敢说出来,......

徐达:你试试。

蓝玉:试试就逝世!

只见朱元璋鼻翼不住地翕动,胡须随着粗重的呼吸轻轻颤动,嘴唇紧抿,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青筋在脖颈间暴起。

远处三个小年轻也放下碗筷看着暴走边缘的朱元璋,肃杀氛围在餐桌上弥漫。

刘浩侧身在朱棣耳边悄悄问道:“老四,你爹这啥情况。”

朱棣嘴角微微抽搐,眼眉低垂不去看自己的老父亲,害怕这怒火降在自己头上,他可不想挨揍。

“老哥哥,消消火!”拍拍朱元璋肩膀,刘国盛也很无奈,“现在朱樉刚刚就藩,还有机会矫正,而且那个邓氏不是什么好的,观音奴可惜了!”

听到这个名字,刘浩眼睛一亮,英姿飒爽的赵敏在脑海中显现,不过想到历史中的悲惨,也是一叹,“你二哥真是个混蛋。”

朱棣:(o_o)??

朱标:Σ(⊙▽⊙“)&

“这个混账!”说完后朱元璋长长一叹,这几年他如何不知二儿子的所作所为,只是没想到后来这般不堪,“唉!咱只想着他长大些能懂事,没想到。。。没想到。。。”

拳头狠狠锤在餐桌之上,“哼~~~老大,回去后你亲自去趟.....”突然想到什么赶紧改口:“天德,你亲自去趟,给咱将这混账拿回京城,还有邓氏和观音奴一起。”

这个儿子真得好好教育一番,历史的老路绝不能再走,要是教育不好就只能圈在身边看着,省的出去祸害地方。

“重八兄弟,许多事也就我这个局外人和你说,希望你能好好考虑考虑!不是一味的严苛刑罚能解决问题的。”

“其实我之前提到的商人与你眼中的商人并不是同一类人,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逐渐缓和下来的朱元璋也来了兴趣,商人不就是高买低卖的投机之徒吗?“愿闻其详!”

“桂辰,你给重八兄弟讲讲你们公司的业务吧。”

一直看戏状态的孙桂辰一愣,“哦哦哦!”身子微微坐直,孙桂辰退伍那会儿本只打算找个工作安稳生活,机缘巧合下用退伍费盘下快要倒闭的小机械厂。

说来也是运气,没多久接到农用机械的大订单,慢慢地把一个小机械厂发展成横跨多个产业的上市公司,说起这个他还是很自豪的。

稍微坐直身体,“朱大哥,我们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各类农用机械、矿山机械,应时代发展需求,正在进军高精密机械、新能源和无人设备方向,目前已经开展相关业务。”

说话间拿出手机,将公司产品展示给朱元璋,“你看,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超大型联合收割机,整合收割、脱粒、分离、清选、装箱等全流程,可实现 “一站式” 作业,单台日收割量可达500-1000 亩。

这是大型播种机,可在平原、农场进行大规模播种,每日可播种500-1000 亩。

当然,除大型机器外,也有适合丘陵等地区的小型机器,可支持在复杂地形作业。”

说话间,还打开机器工作的视频,看得朱元璋目瞪口呆。

他知道后世发达,但看着如此庞大的机器在农田里工作还是心下震撼。

紧接着额头渐渐浮现几条黑线:你跟我说这是以后的商人干的?这不应该是工部的活?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些机械很贵吧,农民能买得起?”

“要说买得起也能买得起,不过没必要,就说粮食收割作业。

我们客户一般直接和地方粮储部门及各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配套公司生产的烘干设备,直接进行粮食收割、烘干、出售一条龙作业。

而且现在有专门从播种、喷药、浇灌到收割出售一条龙服务的企业,虽然亩均收入减少,但每个家庭可以承包更多土地,不仅省心,总体收入也会增加。”

随手在手机上操作,看着在一望无际农田上行驶的各类机械,甚至某个镜头中,几个铁‘鸟’从天上喷下串串水雾,朱元璋眼角抽动,这后世竟如此种地,岂不是都不用多少人?那土地够吗?

“如此,很多人岂不无地可种?”很自然的联想到什么乡绅、士大夫强取豪夺、霸占土地,而且还不需要佃农,这农民还有活路?

“咳咳!”见他脸色不太好看,刘国盛笑道:“重八兄弟,虽然种地便捷许多,农民收入也大幅度提升,但相比于其他行业还是差很多的,现在的小年轻很少选择种地了。”

伸手一指,“你看看他,虽然公司不小,其实在全国排不上号的,但他的收入是农民没法比的,那些个‘达官贵人’们干这个不香?”

听到此话孙桂辰一脸黑线:什么叫排不上号,我们企业也算全国一千强好吧!虽然只是九百多名。

“其实说商业也不准确,应该说工商业更合适,不仅可以提高各行各业生产效率、解决就业,而且每年给国家上缴高额税收,自2006年以来,国家已经全面取消农业税。”

“取消。。。取消农业税?”朱元璋不敢想象,他大明现在主要税收就是农业税,要是取消那朝廷还不得散伙。

“嗯,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积累,只有工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业税已微乎其微时才取消。

这里有组数据,在试点取消农业税的前一年,全国农业税为423.5亿元,而其他税种总收入超过一万亿元,就这么个比例,还不如直接取消让利于农民。”

“去年年底,全国税收总额超十七万亿元,农业发展是有上限的,工商业才是强国利器。”

朱元璋隐约明白为何刘国盛说他大明朝廷穷,他们这是当了‘冤大头’,守着可怜的农业税,更别说各种天灾和土地兼并,能有钱才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