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 第9章 鉴定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第9章 鉴定

作者:清风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00:29:10 来源:小说旗

话说现代。

自那日朱标回去后,刘国盛沉默良久,眼神中满是疑惑。

第二日,他便带着儿子刘浩,直奔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老邓的家。

刘浩满心不情愿,好不容易回趟家,第二天又恰逢周末,他心心念念着能在家陪陪孩子,更渴望能多陪陪几个月未曾谋面的妻子,懂得都懂。

可谁知,第二天他还在睡梦中,妻子王梦云便已匆匆去上班。

刘浩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医院上班的人还想指望周末休息?看来自己是白日做梦。

在老头子的强硬命令下,刘浩也只能乖乖跟着,顺便还能当个司机。

至于孩子,孙桂芬一大早就带着去了兴趣班。

可怜的小家伙,更可怜的是自家那小诊所,开业第二天就不得不临时关门。

二人来到邓家,敲响了门。

不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浑身散发着儒雅气质的老人出现在门口。

一见是刘国盛父子,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呦,老刘啊,这是啥风把你这家伙给吹来了?这不是小浩嘛,自打你结婚的时候见了一面,邓伯伯我可是好久都没见着你了,快进来快进来!”

这是一栋颇具年代感的老房子,典型的九十年代单位房改房。

老邓名叫邓启文,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便一直在南京故宫博物院任职,一路做到了副院长的位置,去年才刚刚退休。

十几年前,老邓的老伴因病住院,当时的主治医生正是刘国盛。

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刚一坐下,老邓便直爽地开口道:“老刘啊,听说你开了家诊所,怎么还有闲工夫跑到我这老头子家里来?”老邓向来是个爽快人,和刘国盛的性格简直是绝配,说话喜欢开门见山。

刘浩在一旁暗暗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叫自己来干啥,两个老头子谈事情,自己根本插不上嘴,难不成真就只是来当个司机的?

刘浩忍不住腹诽:“你又不是不会开车,而且你还是汽车爱好协会会员呢,虽说平时没时间参加活动,但车技总比我这个宅男好吧。”

刘国盛嘴角微微上扬,给了老邓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却没有说话,只是不紧不慢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大号信封,重重地放在桌上。

老邓满脸疑惑,眼睛盯着信封,不知道刘国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邓打开信封,取出那张“大明宝钞”的瞬间,瞳孔猛地一缩,手也微微颤抖起来,紧接着发出一声低呼:“大明宝钞,而且还是中书省版的!!”

过了好一会儿,老邓眉毛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戏谑的神情,说道:“老刘,你这是从哪淘来的宝贝?做得倒是挺像那么回事,但这张‘大明宝钞’,做出来绝对不超过一年吧。”

嘿,到底是专业的,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刘国盛有些无奈地撇了撇嘴,心里想:这个老邓,看你这表情,要是我真看走眼了,你不得嘲笑我一整年?

“嗯!我虽然看不出这东西具体是什么时候做的,但肯定很新,不过你再仔细瞅瞅……”

老邓在博物院工作了几十年,眼力自然比刘国盛强得多。

可有时候,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难以避免,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

古玩这一行更是如此,不管仿品做得多么逼真,年份不对那就都是赝品。

你拿上周刚做出来的青铜器,哪怕做的和真品一模一样,它也不可能变成商周的古董。

老邓心里更加疑惑,这东西还有啥可看的?这么新的东西,能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肯定不是因为保存得好,这张大明宝钞上一点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没有,就算保存得再好,也不可能变成六百多年前的物件。

不过,和刘国盛认识了这么多年,老邓了解他的性子,知道他肯定不会拿个明显的赝品来给自己寻开心。

“你们先坐着,喝水自己倒,在我家不要客气!”不得不说,这就是老一辈人的脾气,他们不是不懂客气,而是不屑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尤其是对认识十几年的老朋友。

刘国盛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起身倒水烧水,嘴里还念叨着:“嘿!上好的大红袍,老邓这家伙还藏着这么好的东西。刘浩,别玩手机了,一会儿跟着老邓学学,多了解点其他方面的知识,没坏处。”

刘浩直接摆了摆手,一脸嫌弃地说:“哎!爸,可拉倒吧,这年头一百件东西里也不见得能有一件真品,我就秉持着不懂就不玩的原则,这样绝对不会看走眼。”

刘浩心想,有这功夫和钱,还不如陪着媳妇儿子出去旅旅游呢,虽然王梦云肯定没那个时间。

刘浩对古玩真没什么兴趣,要是有古董枪械之类的,他还能玩一玩。

毕竟他是研究武器的,对上个时代的武器还是挺好奇的。

当然,在国内这玩意可不好找。

或者要是有新技术之类的,他也愿意研究研究,他这人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不干一行也绝不逞强。

半个小时后,老邓回来了,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情,整张脸都快皱成了一个包子。

要不是这些年养成了良好的涵养,刘国盛都恨不得放声大笑。

他强忍着笑意,用咳嗽掩饰着自己的情绪。

当初自己深入研究后,可是震惊了好久,要是不拿来给老朋友开开眼,那可就亏大了。

“老刘,你跟我说实话,这东西你到底是从哪弄来的?”老邓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脸上写满了纠结和纳闷。

刘国盛拿过“大明宝钞”,似笑非笑地说:“嘿,你这个大专家,先和我说说鉴定得怎么样?”

虽然脸上带着笑,但刘国盛心心底的疑惑更加浓郁几分,来自己诊所的那三个人,难道真的……

“这张宝钞纸张表面略显粗糙,质地坚韧,有着明显的桑树皮纤维纹理,这和明代使用桑皮纸制作宝钞的记载完全相符。”老邓像是想到什么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脸上的纠结之色更深。

“虽然现在曲阜等地还有桑皮纸的制作技艺传承,但做出来的纸张纹理和明初的技艺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

“宝钞正面的图案印刷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四周有龙纹花栏装饰,龙纹雕刻得非常细腻,线条流畅,龙身姿态矫健,龙鳞、龙须等细节都清晰可辨。

中间的钞名‘大明通行宝钞’以及面额文字周围的花纹图案,布局严谨,花纹繁复精美,花纹之间的衔接自然,没有模糊或重叠的现象。

采用的是雕版印刷工艺,图案和文字的边缘有明显的油墨堆积痕迹,呈现出微微凸起的质感。

宝钞上的图案和文字在不同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墨色深浅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种自然的印刷差异和明代宝钞的实际情况相符。”

“宝钞上的文字字体是典型的明代官方字体风格,‘大明通行宝钞’这几个大字刚劲有力,笔画粗细适中,横平竖直,起笔和收笔的地方有明显的顿笔痕迹。

面额文字以及其他小字部分,字体工整规范,结构严谨,和大字的风格相统一,而且不同部位的文字大小、间距排列得都很合理。

仔细观察字体的笔画,还能感受到明代书法家的书写韵味。

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自然流畅,虽然是印刷体,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书写笔意,和明代其他官方文书以及货币上的字体风格一致。”

刘国盛听完老邓的分析,又仔细端详了一下手中的“大明宝钞”,心里的猜测逐渐清晰起来。

“不过,不过这也太……”老邓稍微停顿了一下,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张纸的成形绝对不超过一年,难道这年头有人能完美复刻明初大明宝钞的技艺?”

“老刘,这是你从哪弄来的,能不能让我见见那人?”老邓急切地问道。

刘国盛神色一僵,心里暗自想:“我这边还没确定呢,要是真能确定,就你这大嘴巴,不得把这事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

只见刘国盛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装出一副懊恼的样子,说道:“哎!看走眼了啊,之前出门办事,从一个外地人手上买来的,花了我小两万呢,这群做赝品的实在可恶!”

老邓翻了个白眼:你这个老不羞,就你这演技,骗谁呢!

不过既然刘国盛不想说,老邓也不会再追问,这不是他的做事风格。

老邓眼珠一转,脸上立刻换上了一副讨好的笑容:“哎!老刘,反正你都看走眼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不是花了小两万嘛,我给你两万,这张‘大明宝钞’转给我怎么样?”

刘国盛直接站起身来,看向刘浩,说道:“刘浩,你不是还要去接晓天吗!这时间也差不多了,还不走?”

刘浩满脸震惊,在心里大喊:“wtF?????”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