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成功率军攻占南城!】
【天幕画面中】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攻入南城的朱元璋站在城墙之上,振臂高呼着口号!】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起兵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元人赶出华夏,让天下回归到汉人的手中!】
【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就应该要由汉人进行做主!】
【那些元人休想在欺负汉人了,汉人不再是最低等的奴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当朱元璋振臂高呼的那一刻,底下的士卒和百姓纷纷跟随他的口号,也开始高喊!】
【这就是天下百姓的心中所想,这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鄱阳湖之战,二十万破六十万大军,将一代枭雄陈友谅沉入江底!】
【北伐铁骑横扫中原,终结元蒙百年统治,收复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
…………
秦国
“驱除鞑虏,光复中华?”
“这朱元璋若是真的立下了如此天功,那他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就是情理之中了!”
“甚至在寡人看来,这朱元璋的名次或许都要低了一些!”
“如此天功,数千年来有几人能够做到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嬴政他对于出现在天幕上的朱元璋还是抱有质疑和猜测的态度。
他想知道这朱元璋凭什么能够出现在天幕上,他有立过什么功绩吗?
毕竟前面的刘询,刘秀,朱棣等人,都已经将门槛放在那里了。
嬴政在一时之间,都想不到要有什么样的功绩才能超过他们!
心中的这些质疑和猜测,在看到朱元璋做到驱除鞑虏,光复中华成就的那一刻消失了。
所谓大一统的功绩,在这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面前,显得是如此不堪。
天下如果没有大一统,那这天下还是华夏人的天下。
如果异族真的入主华夏了,那这天下就不一定是华夏人的天下了。
对于所有华夏人来说,这天幕上的朱元璋就是真正的救世主了!
嬴政他光是尝试性想了一下,异族之人入主华夏的画面就无法忍受了。
华夏大地,又岂能让那些异族所占据?
如果真到了这种时候,嬴政估计会不顾一切的进行阻止。
…………
北宋
“收复燕云十六州。将那些异族之人全部都给驱赶出去!”
“朕未能做到的事情,这朱元璋却成功做到了,他比朕厉害,他比朕厉害太多了!”
“这朱元璋的出现,还替朕的大宋擦了屁股!”
“如果没有朱元璋的出现,这天下怕是要落到这些异族之人的手中 这天下就真的不是汉人的了!”
“若是可以的话,朕真的想要见见这朱元璋,好好感谢一番!”
赵匡胤他在登基之后,心中一直都有个未能实现的理想,那就是收复被异族所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那燕云十六被石敬瑭给败光后,已经被异族霸占了百年时间之久!
所以赵匡胤他就想要收回那燕云十六州,但因为种种阻力,一直都没能做到!
甚至在赵匡胤他的心中,都已经要认为这燕云十六州要无法收回了。
就当赵匡胤这么认为的时候,他在天幕上看到了朱元璋,成功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光凭这一点,赵匡胤他就十分敬佩这朱元璋,认可对方!
而且在赵匡胤看来,他的能力应该是不如这朱元璋的,光从收复燕云16州这一件事就能看出来。
另外赵匡胤他最想感谢的事情,就是朱元璋竟然做到了驱除鞑虏,光复中华!
对方所做的这件事情,完全就是在给宋朝擦屁股。
元人是如何做到入主华夏的?还不是因为大宋无能,不是这些异族的对手。
如果不是朱元璋横空出世的话。
这天下怕真的要成为这些异族的了,汉人反而要成为那些异族的奴隶!
那画面赵匡胤他哪怕只是一想,就感觉十分的不能接受。
这种事情要是成真了,那宋朝怕是要葬身于十八层地府,遭受世人无休止境的唾弃和谩骂。
那司马懿被世人唾弃的位置,估计就要让给宋朝皇帝了。
所以赵匡胤迫切的想要见到这朱元璋,好来表示他对这朱元璋的感谢。
恩人,这朱元璋就是他们大宋的救命恩人啊。
…………
南宋
“朕不如这朱元璋,那朱元璋确实是千古一帝!”
“若是朕有着朱元璋的本事,那就好了!”
“有机会将那些异族驱除的话,谁愿意当如此屈辱的皇帝!”
赵构在看到天幕上朱元璋的这些功绩时,眼中的神情是满满的羡慕和渴望。
他在想如果自己有朱元璋这般的本事,那该会有多好?
要是说赵构不想光复天下,驱除异族?那肯定不是的。
赵构他当然也想做到驱除鞑虏,可关键是自己要有这个能力啊!
他害怕自己不是那些异族的对手,大宋军队打不过金人。
如果战胜了那就皆大欢喜,可如果没有战胜的话,那自己的皇位都将要不保。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构他非常羡慕那朱元璋,幻想着自己如果是朱元璋就好了!
…………
明朝
“这天幕上所说的内容,都是咱应该做的!”
“既然这是咱汉人的东西,那咱就要想尽办法的将其给拿回来!”
“至于那些胡作非为的异族,自然是有多远就给咱滚多远去!”
“不要说是咱了,就算是任何一个汉人来了,都会跟咱做出一样的决定!”
朱元璋在看到眼前的这些天幕内容时,整个人反而开始变得谦虚了起来。
因为朱元璋他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他应该要干的事情。
自己既然是汉人,那就应该要替汉人百姓做主,夺回这些该属于汉人的东西!
那些异族之人欺负汉人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是时候该滚出华夏大地了。
每次想到这些异族之人在华夏大地上所犯的事情,朱元璋心头就会生出一股无名之火。
而且这种事情就算自己不去做,也会有人来做的。
一旁的文武百官在看到朱元璋竟然如此谦虚的样子时,反而有了一些不适应。
虽然他们不认可朱元璋那残暴和多疑的性格,但是对于朱元璋的能力,他们是发自内心进行佩服的。
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明朝的洪武大帝,这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是心知肚明的。
败给朱元璋的陈友谅,张士诚二人也不是无名之辈!
他们二人光凭能力,那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
但凡换了一个人来,绝对没有可能做到朱元璋这种了不起的成就!
在他们看来。
有许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朱元璋他却硬生生的将其给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