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 第59章 洪承畴吐槽崇祯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第59章 洪承畴吐槽崇祯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03:35:30 来源:小说旗

虽然洪承畴已经陷入了想死都难的地步,但天幕似乎并没有放过洪承畴的打算。

第六题答题完毕之后,并没有继续往下进行到第七题,反而如同当初在洪武时空,蓝玉那个小节目一般,又放了一段自编自导的吐槽大会。

当然,这一次天幕上吐槽者换成了一身满人官服的洪承畴,当然人物是如同开始一般出现的李靖那样的卡通形象,而被吐槽者则是端坐在北京紫禁城大殿外的崇祯皇帝。

虽然虽然没有明说是谁,但无论是洪武时空还是崇祯时空,又有谁不知道这个形象就是此时正跪在崇祯时空大殿外的洪承畴呢?

--

【开场那道令朱棣熟悉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音乐起,洪承畴身穿满清一品顶戴花翎,外套黄马,手持折扇缓步褂登场,作明末文官揖礼,天幕上与天幕下传来一片的\"汉奸\"嘘声】

【洪承畴:各位大明的忠臣孝子、大清的巴图鲁勇士们!我是大明辽东经略——(故意停顿)洪承畴。刚才那几声\"汉奸\"我听见了啊,建议你们去隔壁《大清吐槽会》买站票,我们这里只吐槽不聊跳槽。】

-

天幕上传来了观众那零星的笑声,面对天幕下两个时空雀无声就更显得尴尬。

-

【今天我要吐槽的这位,堪称大明第一战术微操大师,松锦之战总设计师——崇祯皇帝朱由检陛下!】

-

天幕上的追光灯扫向空着的龙椅,也同时令天幕下坐在龙椅上的崇祯再一次攥紧了拳头......

天幕上又传来了一阵“昏君!”的声音,传到天幕下,就连盛京的皇太极都皱紧了眉头.......

虽然他也认为崇祯不是什么能干的皇帝,但对于昏君这个称呼他却极不赞同的。毕竟这世间只有皇帝最无论容忍自己的臣子侮辱另一位皇帝,就如同朱元璋、朱棣父子面对蓝玉强了元益宗皇后一样。

-

【洪承畴:这位朋友注意用词,我们节目讲究文明吐槽。按照官方说法,崇祯皇帝陛下应该叫“励精图治但时运不济的悲情圣主”。】

-

“这个词到还是算公正一些?”就连天幕下的李自成、张献忠也点了点头,显然他们也认同了这一点。

此时的李自成、张献忠还没到当一心要方腊或者朱重八的地步,而更如同宋江一般,只不过一个是已经后悔招了安,另一个已经没了招安本钱而已。

--

【洪承畴:今儿能站在这个台子上吐槽一下崇祯万岁爷,我洪某人得先感谢大清崇德皇帝给的机会。(转头看提词器)哦这段不让说?那重来——全赖崇祯爷当年催战催得急,催得我连北京城门朝哪开都忘了!】

--

天幕上再一次发出了一片为了哄托气氛而发出的哄笑,甚至出现了卡通人物张若麟举着\"催\"字牌晃动的场景,这令天幕下的张若林也是一哆嗦,生怕自己也成了洪承畴这样的小丑.....

--

【洪承畴:要说咱们崇祯爷啊,那可是大明第一\"时间管理大师\"!天不亮批奏折,夜半三更传手谕——\"洪卿家,限你午时三刻与东虏决战!\"】

【(模仿新闻联播腔)下面进入正题,先说松锦之战这个史诗级战役——崇祯皇帝给我的要求是\"速战速决\",给的预算却是\"拖欠军饷\",要的成绩却是\"全歼清军\",给的期限是\"昨天就要\"。】

--

天幕之上又出了两个卡通形象,一个是王承恩捂脸的样子,另一个则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拍桌大笑的样子。

而天幕之下同样再关注着上面洪承畴那荒谬表演的两个人,现在就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天阶将洪承畴给打死了。

--

【洪承畴:当年在松锦前线,我这边正部署\"步步为营\"战术,万岁爷的八百里加急比午里传眼还快——(掏空气卷轴)\"洪爱卿,朕夜观星象,明日巳时宜破敌\"!我抬头看天,好家伙,乌云密布连北斗星都看不见!(天幕上的卡通洪承畴突然变脸)辽东与北京也不远啊,天气变化就这么大吗?】

--

天幕下,正在武昌督军的杨嗣昌气得连西洋眼镜都掉到了地上,一旁的左良玉吓得慌忙去捡).....

--

【洪承畴:要说皇上这微操技术,放在军营中绝对能当红衣大炮指挥官!(模仿指挥动作)\"往左打轮!快放红衣大炮!哎哎哎右边有建奴骑兵!\"(突然撒手)得嘞,十三万人马直接开沟里去了!】

【洪承畴:看看这作战方案,第一页写着\"集中优势兵力\",第二页就是\"分兵六路合围\",第三页更精彩——\"若战事不利,可退守宁远\"。】

【洪承畴:皇上您搁这儿学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呢?当皇太极是袁绍吗?(拍桌)最绝的是决战当天,八百里加急送来最新指示:\"听闻建奴畏热,可选午时火攻\"。那天下暴雨啊朋友们!我拿着火把站在雨里,感觉大明的气数就跟这火苗似的——(吹气声)】

--

洪武时空,由于没有了崇祯时空那么多顾忌,已经有很多平民百姓甚至低级官僚给乐得快要钻到桌子底下了。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朱棣这个在现代笑点很低的人.....

--

“看来老四对于这个后辈子孙还是很陌生的,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子孙?”

朱元璋看着已经笑得要钻桌子底下的秦王、晋王还有燕王朱棣,他终于开始有些明白,为什么后代子孙崇祯如此努力却成了亡国之君的原因了。

-

“这是一个完全不知道如何当皇帝的傻子啊,这样的人当了皇帝岂不是越努力,咱的大明可不就灭亡的越快吗?”

“老四的后代咋就这样不靠谱啊。咱此前还笑话元顺帝,我大明兵将一兵临燕京城下,就扔下了江山社稷跑回了草原,恐怕咱这位崇祯后辈,真等到李自成杀到了北京城下,连跑都不会跑了?”

-

“等一等,这岂不是说老四还真的遵守了承诺,将南京留给了他大哥的后代,自己跑到了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了?”一想到了这里,朱元璋突然间有些不那么恨自己的四儿子了。

-

“只是咋搞的,就算北京城丢了,崇祯上吊殉国了,那不是还有南京吗?难道老大的子孙后代也这样不靠谱,连半壁江山都守不住?”

一时间,当其他臣子,甚至就连马皇后与太子朱标都陷入天幕中的乐事之中时,老朱的精神一下子就恍惚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