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 第62章 继续答题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第62章 继续答题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03:35:30 来源:小说旗

随着松锦大战播放完毕,天幕并没有结束的意思。

这是因为洪武时空与崇祯时空并不是同步的,洪武时空的天幕是晚上开始的,而崇祯时空的天幕则是早晨开始的,至于为什么这个样子?

还不是因为崇祯时空已经失序了,不在早晨开始,可能晚上崇祯都凑不倒那么多人在紫禁城里了。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找遍崇祯时空的每一天,也就只有这一天的早晨,正好是洪承畴在北京紫禁城大殿参加朝会的时机。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连累着洪武时空的朝臣们得继续熬着——

无论是燕王朱棣,还是燕王妃已经三个晚上都没回王府了,至于那两个小王子,到是没有必要担心,一个王府王子身边至少也有几十人.......

-

【大明崇祯历史知识测试第七题,洪承畴降清后,都发挥了什么作用?】

-

随着这道题一出,崇祯时空的人们又一次关注了起来,毕竟历史上战败被俘投降的人,总是有情可原的,但关键是要看他能来否作得到徐庶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

【A不发一言,不出一策】

【b不做不利于明朝故主之事】

【c积极剿灭明朝残余势力】

【d以上都不是】

-

“虽然咱很想选第四个答案,但是前三个是互相矛盾的,所以第四个答案就一定是错的?”

早说了不想再理天幕的朱元璋又回到了大殿外,虽然当初他的决心很坚定,但说话要是算数,就不是他朱元璋了。

-

“老李,你怎么看?”这一次老朱出人意料地没有问自己的四儿子,或者是他已经在心里想清楚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反正老四这个皇帝似乎做得还不错。

“哪怕最后亡国,但也不算太丢人。更何况,北京亡了,不是还有南京他大哥那一脉吗?”

“咱还真想看一看,老大的后代在南京搞得如何?”

虽然老朱并没有什么把握,毕竟二百六十年后的太子朱标后代还剩下多少本事,老朱一点把握都没有......

--

“上位,我是这么看的,如果选第一个的话?那么第二个答案同样也是正确的,所以第一个一定是错误的......”

“天幕上已经讲了,明灭之后,还出现了大顺李自成,大西张献忠,这两股势力恐怕是要靠洪承畴来平定的.....”

“毕竟洪承畴前面已经说了,他将这两股势力打服了之后,才去出征跟清军皇太极作战的。”

“所以正确答案只有第二个或者第三个,至于哪一个正确,还真说不好?”

李善长摇了摇头,发出了一股来自内心的苦涩。作为文臣与功臣,他内心是希望第二个答案正确....

但同时他也明白,人一旦失了节,所做所为,就可能会失去控制,正因为是前朝故主,杀戮得可能更过份。只是这一点,他不能跟老朱去讲,毕竟臣子与君主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

“洪承畴,他毕竟也曾经是大明臣子,他会不惜余力对咱的子孙后代下手,就不怕留下骂名吗?”

天幕下的朱元璋与崇祯几乎同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种疑问甚至连满清的皇太极都在怀疑,甚至在他看来,只要洪承畴帮着他的大清入了关,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就已经很够意思了,也对得起自己头上这顶绿帽子了。

--

“看来以后咱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洪承畴啊!”天幕下躲在商洛山的李自成对着终于恢复过元气的刘宗敏说道。

“是啊,咱们起兵十年,就是这个洪承畴最狠,潼关一战,咱们老八队被打的只剩下十几个人。这还是碰到了崇祯这种皇帝,要是碰上了满清,他们可正是刚刚建国,风头正盛。”

刘宗敏叹息了一声,本来他以为自己是闯军的千古罪人,甚至下定了决心,再想女人就把自己给阉了。

但现在看来,如果有洪承畴这样的“明臣”带路,恐怕他们大顺军失败只是早晚的事儿。

--

“所以老李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千万别去北京城,河南也好,陕西也好,打下一块地盘好好经营几年,等兵强马壮了,坐观崇祯在北京城与满清拼个你死我活,就行了。”

天幕下的张献忠发出了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不能再向以前那么打下去了,得打下一块地盘......”

“老徐,你说咱们起兵向哪里.....是好?”

--

“陛下,既然要远离明清混战,坐山观虎斗......那就学一学刘备、诸葛亮,拿下川蜀之地,然后北上汉中,趁着崇祯松锦大战元气大伤,再北上夺取汉中,西安。这样.......”

徐以显抚摸着胡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此时他觉得如果再有一把扇子,那就更妙了。

-

“只是徐军师,天幕上都讲了,洪承畴出关必败,崇祯还能那么傻逼......”一旁的张定国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就算不出关又能怎么样?等锦州一丢,满清大军就将前锋推到了宁远、山海关了。到时候,洪承畴?崇祯一定不敢再用了,剩下的明朝能打的,也就是杨嗣昌,还有卢象升、孙传庭了。”

“哦,俺老张给忘了,卢象升去年跟多尔衮打仗时,战死了。那就只剩下杨、孙两个货色了?”

“到时候,崇祯就只能一边稳定运河,保证南方粮食可以运到北京,一边将这十三万大军集中到山海关、宣府、大同一线,如此还能保得住河北、山东、山西。剩下的地盘,就是我跟老李的了?”

张献忠胸有成竹地说道。

-

“只是如此一来,就便宜了满清,只是俺们已经投降过一次朝廷了,朝廷并不真心对待咱们,否则咱们未必不能帮着朝廷去抗清,毕竟这满清毕竟是胡虏......”

听着张献忠的话,他的手下都同样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民族大义在那里,但是以他们的见识,恐怕朝廷并不会真心招安他们,就算他们宁肯去作抗清的炮灰,崇祯还要担心给皇太极送刀子呢?

毕竟真正吃官饷的明军投降的都比比皆是,何况他们这些天生造反者呢?

-

【一炷香时间到,请尽快选题】

随着天幕的催促之声,无论是洪武时空还是崇祯时空,绝大多数人都将答案选择了第二个。

就连已经两轮没投的洪承畴也投了第二个,因为他已经发现,就算自己不投,也没有用——天幕只会将最正确的答案替自己给选了。

虽然他自己知道这并不是自己的想法,但天下人并不知道啊?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这样选的呢,与其如此,还不如真正选一个,无论对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