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 第22章 马皇后的噩耗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第22章 马皇后的噩耗

作者:老张061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0 03:35:30 来源:小说旗

【(全景特效)鄱阳湖千帆血战,配火炮轰鸣音效】

【解说词(急促)】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决定中国命运的鄱阳湖大战爆发。陈友谅六十万巨舰横锁湖面,朱元璋的舢板船队危如累卵。】

【情景再现:蓝玉驾小舟穿梭箭雨,突然跃上敌舰】

【混战中,一个精瘦少年连斩七名汉军,夺下艨艟旗舰——正是蓝玉!】

【特写:常遇春战甲上的刀痕】

【楼船顶端,朱元璋的头号猛将常遇春正力竭血战。忽见蓝玉如鹞子翻身杀到,二人背靠背挡住围攻。】

【慢镜头:常遇春掷出长矛贯穿敌将,蓝玉反手补刀】

【“好小子!跟我冲中军!”常遇春的吼声穿透战场。此战后,蓝玉被擢升为百户,但却绝对不是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妹夫才得以晋升,而完全是凭他自己的勇敢与善战。】

-----

看着天幕中正演示着自己当年的英勇,蓝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痴迷。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想要更贴近那片天幕,感受当年的热血与激情。

傅友德与沐英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叹息。他们轻轻摇了摇头,重新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任由蓝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傅友德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对蓝玉的未来充满了同情,但又无能为力。他知道自己身为朱元璋的臣子,必须谨言慎行,不能随意对皇帝的决策发表意见。而且,他也不清楚蓝玉未来到底犯下了什么大忌,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沐英则默默地坐在一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他明白,作为一名将领,他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参与朝廷的纷争。他决定保持沉默,不卷入这场政治的漩涡。

蓝玉依然痴痴地看着天幕,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在知道未来命运之后,是否还能够展现出上面的英勇。但在这一刻,他只想沉浸在天幕的解说中,感受那份未来的荣耀与自豪。

------

天幕继续演进......

【画面:还空无一座宫殿的南京城头,常遇春正教蓝玉读《孙子兵法》】

【解说词(温情)】

【常遇春不仅是蓝玉的上级,更是他的人生导师。】

【(情景再现)常遇春蘸酒在桌案画阵图】

【“为将者,切忌有勇无谋。”这位号称“常十万”的猛将,却亲自教蓝玉研读兵法。】

【只是常遇春同样有许多毛病,比如他好杀降,好屠城,而蓝玉的一生又几乎是常遇春的复制.....】

【特写:常遇春看到蓝玉在《孙子兵法》歪斜批注:“敌退勿追?狗屁!”不仅未尝责怪,反而哈哈大笑,似乎这才是行军打仗的真谤】

【蓝玉在书页边的涂鸦,暴露出他骨子里的叛逆——这种矛盾性格,终将为他招致杀身之祸】

【(镜头切换)洪武二年,常遇春暴卒柳河川。四十岁的战神留下遗言:“吾妻弟蓝玉,可继吾志。”】

【朱元璋将常遇春的佩剑赐予蓝玉,剑格刻着“破虏”二字。这柄剑将陪他横扫漠北,也将见证洪武朝最血腥的夜晚。】

--------------

“我欠老常太多了!”老朱看着天幕中常遇春猝死的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愧疚和自责。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仿佛要将这份愧疚刻进自己的身体里。

老朱的目光渐渐转向远方,思绪也飘回了过去。他想起了老常的子孙,太子正妃蓝氏,那个美丽而温柔的女子。早在三年前生嫡孙允熥之时,她便离开了人世,这让老朱一直心怀愧疚。

他深知自己给了常家兄弟公爵的爵位,但却对他们时时提防,生怕再一次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此刻,老朱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或许有些过分,但为了江山社稷,他不得不如此。

“现在看来,咱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蓝玉,终究是一个狠崽子,就不知道未来标儿驯服了它没有?”老朱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一想到太子朱标很可能会在洪武二十四年或者二十五年去世,朱元璋的心中就像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这个太子的生命。老朱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在向命运宣战。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愿意为了太子,为了大明的江山,付出一切。

天幕继续......

【第二集:征战南北】

【场景一:南征云南——瘴疠之地的闪电战】

【(画面启幕)一只雄鹰穿越云贵高原喀斯特峰林,惊起群鸦蔽日】

【解说词(混响增强)】

【洪武十四年,一道八百里加急战报飞入南京城: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斩杀明朝使臣,誓死不降!】

【镜头切至奉天殿:朱元璋挥剑劈裂龙案】

【“西南不臣,则天下不宁!”五十三岁的朱元璋,将三十万大军交给傅友德、蓝玉、沐英——这是大明开国后规模空前的南征。】

【(画面)明军穿越湘西密林】

【彼时的云南,绝非后世“七彩乐土”。】

【(特写)士兵被毒虫叮咬溃烂的手臂】

【瘴气蒸腾的原始丛林里,每前行十里便倒毙百人。蓝玉却提出奇策:“分兵三路,末将率轻骑直插曲靖!”】

【(动态地图)红、蓝箭头包抄元军】

【当元军主力在曲靖白石江严阵以待,沐英正面佯攻,蓝玉带死士泅渡急流,如尖刀般刺入敌后……】

【(特效)江水染血,浮尸蔽江】

【史载此战:江水三日赤,浮尸断舟楫。】

【(雄鹰再一次俯冲)昆明城头元字旗坠落】

【梁王逃至晋宁忽纳寨,面对明军合围,他焚毁龙袍,携家眷投滇池自尽。】

【(文物特写)梁王金盔】

【这顶錾刻波斯纹饰的金盔,成为元朝在西南统治终结的血证。】

【蓝玉此战展现的超凡战术,实与霍去病当年征战匈奴极为相似——放弃消耗战,精准摧毁指挥中枢,这种思维领先于当时的绝大多数明初将领,就连常遇春也刚刚摸到一点门路,可惜就中年早逝。】

-----

“干得好啊,干得好啊!”朱元璋站在天幕下,双手紧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着征云南大军的精彩表现,不禁大声叫好。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殿内外回荡,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此时的朱元璋,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明白征云南大军所面临的艰难险阻。然而,眼前的这一幕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战场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士兵们的英勇和无畏。他想象着自己也置身其中,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为了大明的荣耀而战。

殿内外的人们也被朱元璋的情绪所感染,纷纷为蓝玉叫好之声,此起彼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场景,是傅友德、沐英、蓝玉三人已经取得的胜利,还是未来天幕所示,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发生改变。但此刻,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的军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天幕继续.....

【洪武十五年,征南大军凯旋而归。然而正当蓝玉沉浸于胜利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将蓝玉再一次扔到了苦海之中】

【在常氏太子妃死后四年后,太子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因感染天花去世......】

【几乎是在同时,那位被大明功臣团体视为母亲一般的马皇后也同样因天花去世.....】

【这个打击不仅令蓝玉一时间失去了与太子朱标最重要的血脉联系,也让整个大明功臣团体失去了一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天幕解说到此,天幕之下,无论是南京紫禁城内还是云南大营内寂静一片,这个打击太沉重了,不仅老朱一下子傻了,就连知道真相的朱棣都一下子泪流满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