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脑透 > 第30章 方远达参观实验室

脑透 第30章 方远达参观实验室

作者:吴为而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8:07:23 来源:小说旗

送走客人之后,方远达步入了会议室。此时,管家呈上了一份报告,方远达迅速浏览了一遍,随后将其递给了安博。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每位客人对餐品的评价。

安博不解地问管家:“我没看到您做客户访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评价?”

方远达看了看管家,说道:“你给他解释一下吧。”

“好的。”管家应道,“这是方总策划的一个小系统。我们的盘子都是定制的,每位客人的盘子正面边缘都有一个数字,餐盘底部有一个对应二维码,从始至终给同一位客人上菜的盘子都是相同的号码。盘子传菜口推入的时候,摄像头会记录下餐品的图片,扫码器会记录对应的出餐时间。客人吃完这道菜,我们把盘子从撤餐口推出,摄像头会记录下剩菜的图片,扫码器会记录对应的撤餐时间。这些信息加上我们烹饪时各种食材佐料的消耗信息,火候控制信息等会传给一个AI模型,它通过评估烹饪过程数据、客人剩菜的数量和吃完每道菜的时间等信息,制作出每位客人的口味报告。如果客人下次再来用餐,我们就可以做出更符合他口味的美食,客人来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越能把握他的口味。”

安博心里有些吃惊,嘴上立即对方远达赞叹道:“您这在整个餐饮业来说都是创新啊!您是没投资餐饮业,投的话肯定会成功。”

方远达对安博的马屁赞许并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而是很平静地对安博说:“你回家休息吧。明天早上七点半到公司,我们准备一下,一起去找唐教授。”

秋高气爽,金色的阳光从东方照射着问鼎大学富有年代感的校门,这座石雕般的大门像一位历经风雨的老人,从容地看着一群群风华正茂的精英从他面前快步经过,仿佛在说:我知道过去的一切;而当这些青年才俊一把年纪再抬头仰望它时,依然是他们年轻时见到的大门样子,此时它却好像在说:我知道明天的故事……

除了师生以外,问鼎大学的校园是不允许其他人随意出入的。唐汉兴8点钟一上班就办理了客人出入手续,在校门口将方远达和安博接到研究中心,先带领他们参观了计算中心,这里是建立大脑模型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的地方,研究人员将从人脑中读取的数据传输到大型计算中心进行处理,多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三维立体人脑模型,里面不同的位置有着各种颜色鲜艳的点状色块。唐汉兴指着这些彩色斑点说:“人在接触和处理不同信息时,大脑的不同部位就会产生不同的信号,人类用肉眼观察,最多能大致了解哪一类信息与大脑的哪个位置有关联,但绝对不可能从这些色块中读出具体的信息。每个色块实际上是一组数据,现在我们是将这些色块数据和它所对应的原始信息(比如受试者看到的视频、听到的声音、感受的触感等等)输入AI深度学习模型,让模型来找到其中的规律。一旦模型将色块翻译成人类语言并且与原始信息足够一致时,就可以认为模型训练成功,也就是说这个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识读人脑信息了。”方远达其实早就明白这个原理,也知道仅仅看这些东西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听着唐汉兴讲出的每一个字。

接着,唐汉兴带着两位客人进入了脑电信号采集室。这是一间近200平米的空间,里面被隔断成20来个试验位置,每个位置里面有都有一个检测椅,上面靠近头部的位置有一个罩子。罩子内部有一个面向受试者的屏幕。顶上的设备看起来有些像医院的核磁检查室,但显然小了很多。检测椅类似高铁商务座的椅子,非常舒适而且可以自由调节角度。读取数据时,受试者坐着也可以躺着接受测试,以自己最放松的姿势戴上耳机参与测试,只要保证头部放在罩子内部面向屏幕不要睡着即可。

“这个信号采集装置的精度是足够好的,将来实验成功的话,可以考虑进一步小型化。目前小型化的精度会降低很多,而且研发成本很高。”唐汉兴说,“但是这不是现在的重点,现在我们瓶颈是缺乏大脑数据,即使有足够的志愿者参与,这样规模的实验数据采集场地要凑够足够的数据也是很漫长的过程。即使有了足够的数据,我们目前的三维脑模型的精度不够高,而如果我们提高脑模型的精度,算力就会以几何级数增长,我们还要在精度和算力之间取舍,我认为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

“你对自己的研究思路有信心吗?”方远达直截了当地问了一句。

唐汉兴迅速而自信地答道:“这个思路恐怕是各国研究者的共识,我确信无疑,当然目前只有A国FIt大学那个团队自己说过一次成功了。他们在人脑和AI的研究上都比我们起步早很多,先进很多,拿到的数据和算力也强很多,成果比我们领先毫不奇怪。我着急的不是我们落后了一些,而是搞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完全停滞不前。”

“这话实在!不管科研还是创业都是这样,总会有很郁闷的时候。至少在我看来你这是个平台期,算不上谷底,即使是谷底,要想成功也必须扛过去。”方远达第一次拍了拍唐汉兴的肩膀。跟在后面的安博观察着两人的细节动作,他发现唐汉兴不但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反应,两人并排而行的身体距离反而更近了一些。

“具体说说你认为大概有多少资金缺口?”方远达直奔唐汉兴的痛点,挑开了话题。接着唐汉兴打开话匣,将自己分配科研资源的始末讲得清清楚楚,又把后面的数据采集和算力缺口也一一道来。方远达始终没有打断他,一直在认真地听,还不时点头并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讲。

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出来,唐汉兴又领着学长方远达在他曾经熟悉的校园里转了一转。升到半空的暖阳洒在浓密的树冠上,校园的林荫路上秋风宜人,三人在很多地点停下脚步,方远达会讲当年上学时这里是什么样子,唐汉兴会告诉他这里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改变的,两人越聊越近乎,时间在相见恨晚中不知不觉过去。唐汉兴看了一下腕上的智能手表,说:“学长,到午餐时间了,二位留下一起吃个便饭吧!我知道学校最好的饭跟您和安先生做的饭都完全没法比,但还是想留二位吃个饭。”

“太好了!你不说我还想申请一下呢。那我就不客气了,但是我要指定地方。”方远达看着唐汉兴答道,语气中没有丝毫客套。

“您说哪个餐厅?咱现在就去!”唐汉兴看到方远达一点也不见外,心里非常高兴。

“二食堂,别处不去!”方远达笑着答道,“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那里饭菜的味道。”听到这里,唐汉兴似乎在味道这个媒介的作用下和方远达又走近了一步。

方远达所说的“二食堂”现在早已不用这个代号名称了,也不再能找到当年的样子,当然餐牌的价格也早已看不到当年那微小的数字单位,可是方远达还是津津有味地吃着,他吃的不是饭菜是回忆。午餐后,唐汉兴将两人送到学校大门,告别甚至有几分依依不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