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脑透 > 第56章 冯雨岭预言未来交通

脑透 第56章 冯雨岭预言未来交通

作者:吴为而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8:07:23 来源:小说旗

此时方远达的表情似乎有几分踌躇:“我投资了一个飞行汽车项目,叫‘翼马’,既能在路上走也能飞行。该项目已经通过了政府的审批,并在不久前于一条乡村道路上进行了驾驶实测。当车辆行驶至一个河湾时,试驾员决定启动飞行功能横穿河湾,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绕行距离,这也正是飞行汽车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就在他刚刚起飞的时候,突然惊起了一群飞鸟。该车辆配备了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自动做出躲避动作。然而,不幸的是,在躲避过程中,旁边恰好有电线,尽管系统成功地避开了电线,但仍有一只飞鸟撞上了车辆的一侧旋翼,导致车辆摔落在河滩上,同时气囊全部弹出。尽管试驾员并未受到明显的外伤,但由于车辆在三维空间中以极高的速度进行姿态转变,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了试驾员颈椎的错位。我们的试驾员是通用航空经验丰富的小型飞机驾驶员,如果换做没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人,情况肯定更糟。我们担忧的是,未来城市中的交通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飞行汽车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冯雨岭认真地听完方远达的陈述,并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既然方总信任,我能否先问一些问题?”

“稍等。”方远达说着打开了远程会议系统,现场与翼马的总工谭梓荣连线。

冯雨岭就研发思路提了一些问题,谭梓荣一一回答并做了一些补充介绍。听罢,冯雨岭略作思考后说道:“从单体车辆自动驾驶的角度看,我觉得研发工作还是相当优秀的。避险功能实现了自主判断和自动瞬间启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成功地躲过了大部分飞鸟,特别是躲过了电线,应急降落地点的选择合理,安全气囊也全部打开。但是方总,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就想比较直接地表达我的看法。”

方远达突然坐直了身体:“冯教授,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到你的真实高见,所以还务必请直言!”

冯雨岭接着说:“首先,这个产品的开发前提值得探讨。我们要明确这个车未来的主要使用场景,飞行汽车如果仅为乡村山区设计,放弃了城市市场,就难取得快速发展,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达到经济规模。但是如果要想在城市里推广,就必须考虑城市的交通管理和总体交通效率。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开车看到前方不远的地方路上开始堵车,可等我们开到堵点的时候却发现似乎什么情况都没有,看不出为什么堵车,有人称之为‘幽灵堵车’。”

方远达点点头说:“对,你不说我都习以为常了,没太过脑子,现在想来这种情况还挺多。”

冯雨岭接着讲道:“挺早以前,国外有人为此专门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一个很大的环岛当实验场,让汽车一辆一辆开进环岛,每30米左右停一辆车,当环岛一圈汽车首尾相接时,让所有司机同时启动车辆,循环往复地绕行环岛。他发现如果这些车辆行驶中都保持着均匀的车速和相等的车距,那么所有车都会开得非常痛快,整个环岛就像一个大传送带,不堵车,交通效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当其中一辆车突然慢下来,后面一辆车为了不撞上也会慢下来,接着这个环岛的车就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这段时间内所有车辆的平均速度都下降,整个环岛的交通效率自然下降。”

方远达一时没有搞清冯雨岭的这段话跟自己的问题有什么关联,转头看向唐汉兴。

唐汉兴倒是听得饶有趣味,没有察觉方远达看他的眼神,只顾跟着思考,还在一旁接了一句:“这实验设计听起来简单、直观,但很有意思!现在省事了,可以直接用AI模拟了。”

冯雨岭也感叹道:“是啊,这仅仅是一个环岛,如果放大到整个城市呢?如果一座城市主路上的车都是匀速行驶,那我们的交通效率将与现在天壤之别。可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到呢?”

冯雨岭看了一下身边的两位:“因为现在的车都是一个人在开,驾驶员只会从自己车辆的视角想问题,不会想也做不到从整个城市交通效率的角度控制车辆。再加上驾驶技术千差万别,复杂特殊情况层出不穷,所以当车辆多到一定程度时,堵车就成为必然。但是,方总请注意,我说的这个‘必然’是针对现在,对于未来而言可不是必然呦!”

方远达似乎开始了解刚才冯雨岭是在理论铺垫,认真地点着头。

冯雨岭喝了口水,接着说道:“新能源车与燃油车辆最大的不同,除了采用的能源不同,还有一个核心点是控制方式不同。虽然我们目前看到的还是各自开各自的车,无论是人工驾驶、辅助驾驶还是自动驾驶,都还是个体驾驶的自我视角。但从技术上看,每辆车的控制权未来都可以交给城市的交通管理中心,由人工智能来控制。当新能源车完全替代了燃油车,单个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真正成熟,交管中心的就可以把所有的车辆管起来。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让整座城市主路上所有的汽车都保持着合理车距,以近似匀速行驶。人们可以用手机约车,让车辆到指定地点接人,交管中心会控制车辆在辅路上和匝道上把速度调整到与主路相近,再自动并入主路。这样除了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如车辆故障等,城里就不会堵车了,交通安全也会大大改善。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将大幅提升。”

“这可是天量的实时数据啊!您认为处理这样的数据有可能吗?”方远达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现在还不可能,但未来就可能。”冯雨岭相当肯定地回答,“目前我国正在实验的量子计算机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的速度,要比已知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注意哟,不是一亿倍,是10的16次方倍!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方远达开始跟上了冯雨岭的思路,问道:“按照这个思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是不是就不需要买私家车了?大多数车辆应该都是交通公司的吧?现在的停车场也应该都成了公用车辆的周转区,停车也不再是个难题了。但未来会是一个没有私车的时代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