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脑透 > 第79章 从“类家族”到“类宗教”

脑透 第79章 从“类家族”到“类宗教”

作者:吴为而至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8:07:23 来源:小说旗

“签字画押”是千百年来人类证明身份和确认意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AI纪元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在d国投资hS精密机械公司的竞争中,罗伯特输给了方远达,但是他此后成功地投资了其他一些类似的机器人公司和精密机械公司。罗伯特首先要求这些公司研发一种能代替人手完成精细动作的机器手——“工匠之手”,可以在AI的指挥下完成绘图、雕刻、未来甚至是手术等场景中的高难度任务。样机出来后,虽然达不到雕刻、手术这样的要求,但完全可以执行写字、绘画的任务。用第一代的“工匠之手”就可以模仿任何一个人的签名,从握笔的方式、书写的顺序乃至用笔的轻重都与本人无异,即使是笔迹鉴定专家也难辨真伪。

有了持股替身、AI换脸术和代签名的AI机器手,罗伯特就有了一整套秘密分身术,使他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控制很多公司和投资机构,去构建一张看不见却很严整的大网。网络中的所有机构都有着“ 罗伯特的血统”,都是他实现理想的掩护组织,直接听从他一个人的指挥,就像一个巨大的家族企业,高效地把控着大量先进技术和财富。但从公开的信息看,这些企业之间没有任何资本关联,最多是有些生意上的往来。有人曾经将这种表面无关、内部紧密的利益网络称为“类家族”,只是在AI时代到来之前,控制类家族需要组建一个很大的团队,还不易保密,而今天罗伯特只用了区区三个人,而且效率奇高。看着自己的类家族“帝国”正在迅速建立,罗伯特的雄心与梦想比他的财富和控制力膨胀得还要快——终有一天他将可以控制A国,甚至主宰世界。

罗伯特可不是个只会沉溺于梦境的幻想者和野心家,而是一个超级强悍的思考者和实干家。他心里盘算得十分明白:从控制技术到控制金钱是相对容易的,但要控制世界还必须控制人心。

可是如何才能控制人心呢,他盘点着自己所知的种种方式:

通过教育改变人心——有用,但过程太长,自己等不及;

通过媒体蛊惑人心——对普通大众有用,但对关键的精英未必能得手;

通过金钱收买人心——很有用,快速,但并不十分可靠;

通过暴力恐吓人心——更有用,但容易露出马脚;

……

几乎所有影响人心的方式都可能与脑透技术组合并产生奇效,但问题也不少,哪种最好呢?这是个极其深刻的问题!

罗伯特感到大脑就像被卡住了,丝毫不再转动。他起身走到窗前,斜阳把树木、行人、栏杆都变成了长长的影子,几片落叶零星地散落在街道上……也许秋风能让自己的大脑也清凉一些。他叫来黄雀:“陪我出去转转。”说着,穿上风衣走向门外。

罗伯特沉思着走在这个城市的街头,黄雀警惕地紧随其后,职业地四处观望。罗伯特回头看了一眼身边黄雀,突然想起他当年写的那句话,好像是:“如果你的安全还没受到威胁,说明你还不够重要。”罗伯特脸上瞬间闪过得意的微笑,这次并不是因为对黄雀满意,而是因为他想到:如果自己用真名实姓创建现在这样庞大的类家族,肯定已经足够“重要”会受到威胁了,如果人们知道他已经掌控了脑透技术,即便有三个黄雀,恐怕他的脑袋也早就搬家了。而现在,他还可以只带着一个“助理”自由地在街头散步。

微凉的秋风掠过,掀起风衣一角,清爽而不凛冽,罗伯特深深地呼吸了一阵,卡顿的大脑逐渐开始转动。走了一阵,路过一处摩门教的教堂,这个地方他曾无数次地经过,今天也像往常一样漫步从其院门前走了过去。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罗伯特突然又转身走了回去,站立在那里,面向高大宏伟的教堂,抬头望向那些尖尖的塔顶。其实这些尖尖的塔顶对他来说司空见惯,因为站在他办公室的窗前就能看到。

“我怎么把它忘了?”罗伯特觉得自己恍惚间开了窍,心里揣摩:“摩门教从一个没几个人相信并被主流社会打压的宗教,变成了今天这个全球近两百年来发展最快的宗教。他发展的关键在哪里呢?”

陡然间,他产生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思路:“如果将脑透技术与宗教组合起来,那我定将是神一般的存在!”

罗伯特脸上罕见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场面令身边的黄雀感到有些不解,他看看自己的老板,又顺着老板的目光看向那几个尖顶,完全找不到任何与往日的不同之处。难道这里面也藏着类似面具油画一样的秘密?

罗伯特当然明白:要实现这样一个惊天动地的想法,中间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而且知道内情的人越少越好,于是他决定要亲自思考和布置各个关键环节!

他首先想到:脑透必须在被“透视”的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秘密进行,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成为“半颅人”,而不是“裸脑人”,同时半颅人的数量还要足够多,在社会中的价值足够大。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要有脑透AI模型,使用的透视装备也必须足够小并且足够隐蔽。用FIt大学现在这种大型实验装置恐怕实现不了秘密脑透,必须先从“小”入手!

罗伯特要求伊桑列出脑透模型需要识读的全部脑信号指标,以及有关精度、传输、抗干扰等各项技术要求,然后打开AI替身系统,换上一个投资基金老板的脸,要求这个基金的投资经理们去找多家制造微型电子设备的公司沟通,看看在能达到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这玩意儿最小能做到什么尺寸?什么重量?当然,罗伯特只说他有意投资这个产品方向,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这种设备的真实用途。

经过投资经理们的一番努力,罗伯特选中了miniEt公司提供的精巧方案,设备只有巴掌大小,重量不到80克,但是这个装置只有在距离头颅5.5厘米以内,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数据。

在贴近人们头颅的日常用品中,什么能藏住这个小型装置,并且可以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脑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