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普话音刚落,只见他身形一闪,瞬间抬脚迈出一大步。
那步伐看似轻盈,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玄机。
眨眼之间,他便如鬼魅一般跨越而出,消失在了法正大师的僧宅之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而留在原地的法正大师,则依旧稳稳地盘坐在蒲团之上。
他双目微闭,口中不断念叨着小普刚刚留下的那句话——“昨日已死,今日方生!执念习气,即是无明!”
每一个字都如同晨钟暮鼓般在他心头敲响,令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周安静得只剩下法正大师轻微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法正大师突然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之色。他低声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样啊……”
此时的法正大师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那十二因缘镜中的最后一镜老死忧悲苦恼所代表的因,以及无明所代表的果,在此刻终于连成一线,融会贯通。
他缓缓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朗声道:“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原来如此,我悟了!”
随着这句话出口,一股强大而又圆满的佛意自他的心性深处喷涌而出。
这股佛意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璀璨星辰,闪耀夺目。
它迅速弥漫开来,充斥着整个房间,让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佛光之中。
至此,法正大师的心境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自性圆润,三禅圆满。
他心怀感激之情,朝着小普离去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并高声说道:“多谢点化!前一刻法正法不正,此一时法正法方正!”
这时,空中传来旃檀功德佛声音:"法正,你如今佛性已成,你也可以下灵山游历了!"
"遵佛祖之命!弟子法正这就把心经注解改正一番,以免带偏后来开悟弟子。改完我就下山。"
法正此言一出,旃檀功德佛道:"法正,你佛性尚未稳固,参禅三年后再下山吧。人无完人,法无对错,借错修对方为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法正,你自悟去吧!"
法正大师听得一怔!
佛祖刚才叫我下山,如今又叫我三年后下山。
这是几个意思?
听到旃檀功德佛的话,他赶紧用自性智慧审视自己,这一看可不得了,自性居然又不圆润自在了。
他赶忙收敛心神,让各种念头都融入自己的内心,就在这时,那种圆润自在的佛意又在他周身浮现,让法正大师心里乐开了花。
当他以为自己的佛性已经稳固,准备提笔修改心经注解的时候,一个念头冒出来,他顿时觉得佛性又有那么一丢丢的不顺畅。
法正大师仔细琢磨旃檀功德佛说的那句“人无完人,法无对错,借错修对方为佛性。一切法皆是佛法!”,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执念又冒出来啦!
哎呀!这前世的习惯。
本以为斩断前世的记忆就万事大吉了,看来还是没有大彻大悟啊!
这分别念简直是无孔不入啊!
于是他把心经注解扔到一边,再也不想着去修改了。
滚一边吧,爱咋修修去。
只见法正大师拿出纸笔,写下了东土神秀大师的佛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然后端坐在那里参禅,进入了深深的禅定之中。
就在那宁静祥和、佛光闪耀的灵山上,德高望重的法正大师缓缓闭上双眸,进入了深度的闭关禅定状态。
他周身散发出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仿佛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
而与此同时,那个充满朝气和好奇心的小普却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
只见他目光坚定地望着山脚下的远方,然后毫不犹豫地迈开大步,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下灵山游历生涯。
小普身轻如燕,步伐矫健有力,每一步都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他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快速前行,路旁的花草树木纷纷向他点头致意,似乎也在为这个勇敢的少年送行。
随着小普逐渐远离灵山,眼前的景色变得越来越陌生,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畏惧。
相反,他心中的兴奋之情愈发强烈,期待着能够在这次旅途中遇到各种奇妙的人和事,收获更多宝贵的经历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