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91章 访贤续道问史迁

修仙修傻了 第91章 访贤续道问史迁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眼见时空泛起危机的涟漪,小普神色一凛,双手再次快速结印,口中吟诵古老的道诀。

周身光芒如汹涌波涛,向着那股干扰时空的力量冲击而去。

光芒与力量相互交织、碰撞,一时间,时空旋涡剧烈颤抖,发出阵阵沉闷的轰鸣。

小普大喝一声,将全身的道力凝聚于一点,如同一把绝世利刃,硬生生地将那股干扰之力劈开。

时空瞬间恢复了平静,那道幽光闪烁的时空之门也再次清晰稳定地浮现。

小普转身看向众人,说道:“此乃时空乱流中的邪恶之力,虽暂被吾压制,然其警示吾等,道之探索充满变数与危机。方才与牛顿先生的交流,让吾等对引力与道之关联有了新的思考。如今,我们当继续这穿越时空之旅,探寻更多道之奥秘。”

历史学家思索片刻后,眼中一亮,说道:“先生,若要深入探究道在世间万物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体现,司马迁堪称一位不可多得的贤达。他以如椽之笔,书写了从上古至汉初的浩瀚历史,其中或蕴含着道在人事兴衰、朝代更迭中的深刻痕迹。吾等不妨前去拜访。”

小普点头称善,与历史学家一同来到时空之门前。

小普双手舞动,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道符文在门前闪烁。

他转头看向历史学家,说道:“兄台,此次拜访司马迁先生,还需你凭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助我精准定位那时代的时空坐标。”

历史学家微微点头,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关于司马迁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脉络。

他缓缓说道:“先生,那是一个大一统初成,文化逐渐融合的时代,汉朝初立,民生尚在恢复之中,此时期的时空气息应带有新生与古朴交融之感。然这历史的长河浩渺,时空的纹理错综复杂,吾虽知晓大概,却也难以精准把握那确切之坐标。”

小普眉头微皱,说道:“吾亦感知到此次穿越之不易,时空之门的能量波动似与往常不同,似有诸多错乱之象。”

说罢,他加大了手中的法诀力量,试图稳定门户。

历史学家则在一旁努力回忆着更多细节,他说道:“先生,可尝试将时间聚焦于汉武帝建元年间,彼时文化兴盛,儒道思想亦在朝堂与民间开始新的交融碰撞,此时期或许更易探寻道之痕迹。且吾记得,司马迁于彼时正潜心修史,其对历史与道的感悟想来更为深刻。”

小普依言调整着时空之门的能量波动,然而,就在他们即将锁定坐标之时,一股奇异的能量从门内涌出,差点将众人掀翻。

小普急忙稳住身形,说道:“此能量甚是怪异,似在干扰吾等之定位。”

历史学家心中一惊,思索片刻后说道:“先生,莫非是吾等触动了时空长河中的某些禁忌?或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进程有着特殊的保护机制?”

小普沉思片刻,说道:“不管如何,吾等切不可半途而废。”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身的灵力提升到极致,再次与历史学家一同仔细梳理时空坐标。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锁定了目标。

随着光芒逐渐变强,时空之门内的景象开始变幻,众人看到了古老的华夏大地,山河壮丽,田野间百姓辛勤劳作。

小普率先踏入,众人紧跟其后。

他们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前行,不久便来到了一座古朴而宁静的庭院之中。

庭院的围墙由石块堆砌而成,爬满了藤蔓,几株古老的松柏矗立在庭院角落,透着岁月的沧桑。

正房的屋檐微微翘起,木质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示出汉代建筑的独特韵味。

司马迁正于案前奋笔疾书,竹简在他手下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专注的面容上,周围摆满了成卷的竹简和笔墨纸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小普上前,恭敬地行礼道:“司马迁先生,晚辈等自后世而来,特为求道问史,望先生不吝赐教。”

司马迁搁下笔,抬起头来,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好奇:“自后世而来?此乃奇事。诸君欲问何事?”

历史学家急忙说道:“先生,您所着《史记》,记录了无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以及朝代的兴衰交替。吾等在探寻一种名为‘道’的宏大理念,它贯穿自然与人事。您在着史过程中,可曾察觉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背后左右着历史的走向,如同江河之水,虽蜿蜒曲折,却有其既定的流向,此或为道之体现?”

司马迁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吾着史之时,确见诸多事例,似有某种规律。如秦之统一六国,虽凭虎狼之师与商鞅之法,然亦顺应了当时天下大势,百姓渴望结束战乱,此大势或可视为一种道。而秦末失道,苛政猛于虎,致使民怨沸腾,终致覆灭。汉兴之后,高祖约法三章,与民休息,此亦为顺应民心之道。然道之内涵,非止于此。吾观汉武帝之世,虽大兴儒术,然道家无为而治之思想亦在暗中影响国策。如盐铁之议,其中便有儒道思想对经济政策之博弈,此亦为道在时政之体现。”

小普接着说道:“先生所言极是。道在历史之中,有时彰显为人心向背,有时体现为制度的兴废。在吾等所处之未来,亦有诸多文明的兴衰交替,皆不离道之范畴。如科技之发展,若能造福苍生,顺应自然,则繁荣昌盛;若为私欲所驱,破坏自然平衡,则易引发灾祸。以吾等之经历,曾见一星球文明,因过度追求科技之力,不顾生态之平衡,终致资源枯竭,文明亦随之崩塌。此与秦末之失道,何其相似。”

物理学家也说道:“先生,从科学角度看,历史进程中的能量流动与转化,亦与道相关。例如农业社会中人力、畜力的运用,到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电力的兴起,这些能量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结构与文明形态的变化,而这背后或许也有着道的引导,使能量的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在吾之研究中,发现能量的传递与转换似遵循某种隐秘的秩序,此秩序或与道之法则相通。如热能、电能、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其效率与平衡的维持,恰似道所倡导的阴阳调和。”

队长则分享道:“在宇宙探险中,吾等亦发现不同星球上的文明遗迹,其发展轨迹或因遵循或违背某种自然与社会之道而各异。有的文明因过度开发资源而毁灭,有的则因和谐共生而延续,此与地球历史上的文明兴衰有着相似之处。吾曾见一星球,其文明高度发达,然其在发展过程中,破坏了星球之磁场与生态,最终被宇宙之力量所吞噬。此警示吾等,无论是地球文明,还是宇宙诸文明,皆需遵循道之规律,方能长久。”

司马迁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诸君所言,令吾大开眼界。吾虽着史,然对这贯穿古今、涵盖宇宙之‘道’,此前亦仅朦胧感知。今日听诸君阐述,方知其博大精深。”

众人正沉浸于热烈的讨论之中,忽然,庭院上空风云突变。

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乌云如墨汁般翻滚涌动,呈现出种种诡异的形状,似蛟龙盘旋,又似鬼魅狰狞。

空气也变得凝重起来,呼吸之间仿佛有一股压抑的力量。

远处隐隐传来低沉的轰鸣,仿佛是远古巨兽的咆哮,又像是时空深处传来的悲叹。

那股阴森的气息弥漫开来,似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