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11章 动为表,静为本

修仙修傻了 第111章 动为表,静为本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老子轻捋长须,开始阐释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之。”

怡宝率先发问:“老君,古之善为士者,为何会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老子微笑着看向她,说道:“此等之士,已悟大道之理,其心境与行为皆与道契合。他们对世间万物的洞察入微入细,如潜龙在渊,虽不见其全貌,却能于细微处感知变化。其思想深邃,不拘泥于表象,能超越常人的认知局限,故难以被一般人所理解。”

小普接着问道:“老君,那对他们的形容,如‘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等,是说他们行事过于谨慎小心吗?”

老子轻轻摇头,说道:“非也。此乃他们深知世事无常,道之运化微妙难测。冬日涉川,小心翼翼,是因敬畏自然之力与未知之险;若畏四邻,并非胆小怕事,而是对周围环境保持敏锐的感知与警觉。行事不莽撞、不肆意妄为,方能顺应道的节奏,避免因轻忽而陷入危境。”

怡宝又问:“老君,‘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其中蕴含怎样的修行之法与处世智慧?”

老子目光深邃,说道:“于浊世之中,人心易被纷扰,然若能守静,如止水之渊,杂念与乱象自会渐渐沉淀,复归清明。此乃静之妙处。而于安宁之时,亦不可贪图安逸,当适时而动,如春风拂过大地,催生万物生机。动静之间,皆依道而行。修行者需于内心修持此静动之平衡,处世亦同,于喧嚣中觅宁静,于平静里寻契机。”

小普思索片刻后说:“老君,‘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之。’这是否意味着秉持此道之人,要时刻保持谦逊,不骄傲自满,方能不断更新自我,持续进步?”

老子点头赞许:“然也。盈满则溢,骄纵则败。不欲盈者,深知自身之有限,道之无穷。常保谦逊敬畏之心,如空杯以待,方能接纳新的知识与感悟。旧的观念与行为虽有蔽陋,却能因谦逊而不断更新,如枯木逢春,新芽再发,使自身不断趋近于道的完美境界。”

小普与怡宝皆若有所思,他们从老子的讲解中,对《道德经》第十五章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也更加明晰了在修行与生活中该如何遵循这些道理,向着更高的精神境界不断迈进。

老子微微闭目,须臾,睁开双眼开始讲述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怡宝恭敬问道:“老君,如何方能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之境?尘世喧嚣,杂念纷扰,此境界似乎遥不可及。”

老子淡然一笑,说道:“需于纷扰中寻内心之安宁,如在闹市之中独守幽室。排除私欲杂念,使心空灵无物,不为外物所动,不为俗事所累。可借由冥想、内省之法,渐次沉淀心境,仿若湖面无风,澄澈平静,如此方能趋近致虚守静。”

小普若有所思后问道:“老君,‘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在万物蓬勃生长、变化万千之际,如何观察其往复循环之理?”

老子手抚长须,缓声道:“用心去感知万物的生灭兴衰。看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皆有其内在规律。于变化之中洞察不变,于动中观静。如观潮起潮落,潮虽有起伏,然其遵循天时,此即为万物之复。”

怡宝又问:“老君,‘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万物归其根本便是静,这静与生命的复命有何关联?”

老子目光深邃,说道:“万物生于道,其动为表象,静为本质。当繁华落尽,万物回归根源,便重获新生的力量,此乃复命。就如树木凋零后,其根在土中蓄力,以待来春再发新枝。静能孕育生机,是生命循环不息的关键所在。”

小普接着说:“老君,‘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晓这规律为明,若不知而妄为会致凶险,那如何能确保所作所为皆合于常道?”

老子神色凝重:“需不断研习、体悟天地自然之理与世间人事规律。以史为鉴,以人为镜,于日常言行中反思是否顺应常道。若仅凭一己私欲肆意而为,必遭挫折。如治国者,若不懂民生之需、社会发展之常,妄行苛政,定会引发动乱。”

怡宝眼睛一亮,问道:“老君,‘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一系列的关联,是否意味着若能知常,便能在世间达到一种极高的境界,且能长久不衰?”

老子点头道:“然也。知常者,能包容万物之差异,因包容而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则可为众人之王,此王非仅指帝王,亦为众人敬仰之领袖。其德与天齐,与道同,故而能长久,终身无危殆。此乃遵循道之妙果,望汝等铭记于心,于修行与处世中践行。”

小普与怡宝皆拱手行礼,深感此章深意,决心于日后细细揣摩,践行于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