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29章 生与死的法则

修仙修傻了 第129章 生与死的法则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老子面容沉静,宝相庄严,悠悠启口而言:“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甲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怡宝整衣肃立,稽首而拜,恭谨问道:“老君,此‘出生入死’四字,初闻似极简略,然细品之下,却仿若幽深邃远,如渊海难测,其中真意,还望老君详加开示。”

老子微微颔首,目光深邃,仿若穿越时空,缓声道:“所谓出生,乃是生命呱呱坠地,脱离混沌玄冥之境,开启在这阳世凡间的漫漫旅程。其如初升朝阳,满含希望与生机,朝气蓬勃地踏入尘世的舞台,开始经历世间的风雨沧桑、悲欢离合。而入死,则是生命历经岁月的磨砺与消耗,精力渐竭,元气散尽,最终魂归幽冥,归于那无尽的寂静与虚无,仿若落日西沉,余晖渐逝,终至隐匿于黑暗之中。此二者,恰如昼夜交替、寒暑更迭,乃是世间一切生灵皆无法逃脱的必然宿命与循环轨迹,自天地开辟以来,便如此周而复始,绵延不绝,无有停歇之时。”

小普若有所思,继而问道:“老君,您方才提及‘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此等比例之论,着实令弟子困惑不已,不知究竟所指何意?”

老子手抚长须,神情凝重,说道:“天地孕育万物,赋予其各自独特之禀赋与特质,形态万千,命运亦大相径庭。其中,约有十分之三的生灵,其天生所禀之性灵与体质,皆契合于养生延年之道。或生性恬静淡然,不为外物所扰;或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能依循自然规律作息与调养身心。故而此类生灵,往往可在世间安然顺遂地生存繁衍,尽享天年,得长寿之福泽。

然亦有十分之三的生灵,因先天之缺陷,或后天所处之环境恶劣,又或因自身行为乖张、肆意妄为,以致易陷入疾病灾厄的重重围困之中。或因母体在孕育之时有所损伤,致使其生来便体弱多病;或因成长于穷山恶水、瘴气弥漫之地,饱受自然灾害与疫病的侵袭;或因心性狂躁、贪欲无度,酗酒纵欲,以致身体机能衰败,精神萎靡不振,如此种种,皆使其生命如风中残烛,飘摇不定,往往早早便夭折离世,令人叹息。

而另有那十分之三的人,其原本天赋与机缘,本可使其养生延年,安享岁月悠长。奈何他们却因过度贪恋与追逐奉养生命之法,陷入迷途而不知返。诸如一味贪求山珍海味、滋补佳肴,食之无度,致使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又或溺于安逸享乐,好逸恶劳,四肢不勤,气血凝滞不畅;再或被名利权势所迷惑,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以致身心俱疲,神思耗损过度。这般种种过度的行为与欲念,皆严重违背了自然的中和平衡之道,恰似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反倒使得自身的生机被过度耗损,犹如油灯枯尽,最终自蹈死地,实在可悲可叹。”

怡宝眉头紧锁,似有所悟,又道:“老君,‘以其生生之厚’,弟子实在难以理解,这世人皆欲养生延年,为何过度养生反倒成了有害之举?”

老子轻轻摇头,微叹一声,说道:“世间众人,多愚昧不明,误将滋补无度、安逸享乐视作养生之真谛。实则大错特错,万事万物皆有其度,过之则犹如洪水泛滥,堤坝难御。过度的奉养,会使身心沉溺于物欲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譬如过食肥甘厚味,肠胃难以运化,必致积食胀满,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诸般疾病便接踵而至;又如过度安逸,四肢百骸缺乏锻炼,肌肉松弛无力,阳气不得生发,精神亦随之昏聩萎靡,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此皆如同膏粱厚味堆积于体内,塞堵肠胃,阻碍气机升降出入,不仅无法滋养生命,反倒成为致病之源,长此以往,终会酿成性命之忧,悔之晚矣。”

小普心有疑虑,进而问道:“那‘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甲兵无所容其刃’,难道善摄生者真有神奇莫测之异能,可超脱于世间诸般凶险之外?”

老子微微一笑,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深邃,说道:“善摄生者,绝非拥有什么神通法术,亦非仰仗什么外力的庇佑。其关键在于,其心与道契合无间,能全然顺应自然之理,不逆天而行,不忤逆物性。其心中无贪嗔痴等妄念的纷扰,亦无嗔怒怨恨等恶念的滋生,故而在外不会招惹凶祸灾殃。

当行于山林旷野之间,偶遇兕虎等猛兽时,善摄生者心怀敬畏与平和,无丝毫威胁挑衅之意,其气息与自然相融,兕虎感知不到敌意与危险,自然不会无故施害;当身处军旅战阵之中,刀光剑影,烽火连天,善摄生者亦能心平气和,不存杀戮好战之心,其周身散发着一种祥和宁静之气,甲兵利刃亦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不会轻易加诸其身。此皆因善摄生者自身修养极高,德行完备,已臻至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其内心纯净无垢,行为举止皆符合自然之道与道德规范,故而在世间行走,无有招灾惹祸之‘死地’,方能远离种种危难险阻,安享太平岁月。”

怡宝恍然大悟,拱手行礼,心悦诚服道:“老君,弟子今日方如梦初醒,明白了养生之道的真谛,原不在于山珍海味、滋补药石,而在于遵循自然,不妄为,不贪求,清心寡欲,涵养身心。”

老子点头赞许,目光中满含欣慰:“正是此理。养生之道,乃至处世之法,皆应以自然无为为本源根基。去除心中的妄念私欲,犹如擦拭明镜,使其光洁无尘,方能清晰映照天地万物之理。如此,方能保身全生,体悟大道真机,于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寻得内心的安宁与自在,达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的至善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