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73章 观众生业缘品

修仙修傻了 第173章 观众生业缘品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世尊于那法会的高台之上,安然端坐,法相庄严,周身散发着祥和而神圣的气息。

其双眸宛如澄澈的湖水,深邃而宁静,却又似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相。

此刻,世尊目睹诸众在听闻地藏菩萨往昔那感人至深、震撼灵魂的行迹后,心中纷纷燃起了向道的炽热之念,不禁面露欣慰之色,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轻柔地洒落在每一个人的心田,驱散了些许尘世的阴霾,带来了丝丝希望的曙光。

继而,世尊神色一转,庄重肃穆之情溢于言表,目光中饱含着无尽的悲悯之意。

缓缓地,世尊环顾着台下的众人,那目光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每一个与之相接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稍作停顿后,世尊微微启唇,缓缓开示道: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天龙八部等,汝等既已发愿学习地藏菩萨那伟大的行持与精神,便应当深深知晓,众生之业缘,恰似那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蛛丝,相互交织缠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行为举止,皆如同在这业缘的大网上落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而其所感召而来的果报,恰似那精准无误的回声,分毫不差地回应着每一个业因,绝无半点疏漏与偏差。”

言毕,世尊轻轻合上双眼,以那超凡入圣的慧眼遥观阎浮提世界中的芸芸众生。

刹那间,世尊眉间的白毫之光绽放出璀璨而柔和的光芒,光芒之中,诸般景象如同灵动的幻影,纷至沓来,一一呈现。

只见在一处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巷之中,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喧闹之声不绝于耳。

其间有一人者,身形略显肥胖,满脸横肉,却难掩其眼中闪烁的贪婪之光。

此人天性悭贪吝啬,视钱财如生命,凭借着一些狡黠的手段和些许运气,积聚了钱财无数。

然而,他的心却如同那永远填不满的沟壑,即便富甲一方,却仍不舍得拿出分文去济助那些贫困潦倒、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的穷苦之人。

哪怕是街边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瘦骨嶙峋的乞丐向他伸出颤抖的双手,祈求一丝怜悯与施舍,他也会冷漠地转身离开,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厌恶,仿佛那些可怜之人是世间最卑微的存在,不值得他浪费哪怕一丁点的财物。

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凭借着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在商业往来中欺行霸市,使用各种卑劣无耻的手段去谋取他人的合法利益。

以次充好、恶意压价、垄断市场等恶行对他而言如同家常便饭,致使许多诚实守信的商家纷纷破产倒闭,生活陷入绝境,而他却在一旁暗自得意,丝毫没有一丝愧疚与不安。

其邻居住着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妪,子女皆因战乱或疾病离世,只留下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生活窘迫艰难到了极点。

在一个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日,老妪家中断粮已久,实在无法忍受饥饿与寒冷的双重折磨,便拖着孱弱的身躯,颤抖着来到此人的门前,用那微弱而沙哑的声音向他乞援,希望能得到一点食物和温暖。

然而,此人不仅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怜悯,反而无情地驱赶老妪,口中还恶语相向,骂声不堪入耳。

老妪在那冰天雪地之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因绝望而流不出一滴眼泪,最终在寒夜的冷风中冻馁而泣,那凄惨的哭声被呼啸的北风无情地吹散,无人问津,惨不忍睹。

此人除了悭贪之外,嗔心亦是极重。

平日里,稍有不顺心之事,哪怕只是一点微不足道的不如意,他便会怒目圆睁,眼中仿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那火焰似乎能将周围的一切都化为灰烬。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恶毒的咒骂从他口中喷涌而出,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无情地伤害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无论是家中的仆役,还是生意场上的伙伴,甚至是街头偶然相遇的路人,都曾因他的无端暴怒而遭受过恶语的攻击,致使四邻皆惧,无人敢近,仿佛他是那世间最可怕的恶魔,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

“以其悭贪、嗔恚之恶业,死后当堕入饿鬼道中。

在那暗无天日、阴森恐怖的饿鬼道里,他将受尽饥饿之苦,腹部会膨胀得如同巨大的鼓一般,然而咽喉却细如针尖,哪怕是眼前摆满了珍馐美味,他也无法吞咽下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食物却无法充饥,常常被那如影随形的饥渴所逼迫,痛苦万分,生不如死。

如此这般,历经千劫万难,方能勉强脱离饿鬼之身。

但业报未尽,复转生于畜生道中,沦为猪狗之属,受人役使,每天只能吃些残羹剩饭,还常常食不果腹。

而且,由于前世的恶业,他会经常遭受主人的鞭打责骂,在痛苦与屈辱中偿还前世所欠下的宿债,却毫无反抗之力。”

世尊轻声叹息,那叹息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带着无尽的悲悯与无奈,语气中满是对众生愚痴造业的痛心疾首。

世尊的目光再次穿透时空的迷雾,复观一处宁静的乡村。

在那绿树成荫、炊烟袅袅的村庄里,有一妇人,身形瘦小,面容刻薄,眼神中透着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狡黠与阴险。

此妇人天性喜好搬弄是非,那张嘴就如同那永不停歇的风车,整日里说个不停。

她常常在邻里之间穿梭往来,凭借着自己那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本事,传谣生事,将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渲染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与纷争。

哪家的媳妇与婆婆拌了几句嘴,经她的嘴一说,便成了不孝与恶婆的典型;哪家的兄弟因为一点小事起了争执,到了她那里,就变成了手足相残的前奏。

就这样,原本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村庄,在她的搅和下,渐渐被矛盾与争吵的阴云所笼罩,亲族之间反目成仇,曾经的友朋也因误会而形同陌路,整个村庄的和谐氛围被破坏得荡然无存。

不仅如此,这妇人还对杀生之事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喜好。

每当她看到蛇虫鼠蚁之类的生灵,眼中便会闪过一丝残忍的兴奋之光,必欲除之而后快。

无论是用棍棒将其打死,还是用毒药将其毒死,手段都极其残忍,毫无一丝怜悯之心。

她似乎从这些生灵的痛苦与死亡中获得了一种扭曲的快感,完全不顾及生命的平等与尊严。

其夫见她如此行径,多次好言相劝,希望她能放下屠刀,珍惜生命,回归善良的本性。

然而,她不但不听从丈夫的劝告,反而恶语相向,用各种恶毒的言辞辱骂丈夫,致使家庭失和,鸡犬不宁。

原本温馨的家,如今充满了争吵与冷战的气息,让人叹息不已。

“此妇人身死灵灭后,将堕入拔舌地狱。

在那阴森恐怖、鬼哭狼嚎的地狱之中,狱卒会用烧红的铁钳狠狠地拔其舌,每拔一次,那钻心的疼痛便会让她痛不欲生,口中鲜血淋漓,惨嚎之声响彻地狱,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此酷刑,要等到她前世舌根所造的罪业完全受尽,方能停止。

即便后来罪报受尽,得以转生为人,亦多会遭受口舌之患。

或在生活中莫名遭人诽谤污蔑,名誉受损;或在言语表达上常常词不达意,与人沟通不畅,引发诸多误解与矛盾,一生坎坷波折,皆因前世舌根造下的恶业所致。”

世尊娓娓道来,法会诸众皆听得胆战心惊,面色惨白,仿佛亲眼目睹了那地狱中的惨烈场景,心中不禁对因果业报之理心生敬畏,暗自警醒自己不可犯下如此恶行。

世尊的目光并未停歇,继续在那无尽的业缘景象中穿梭。

又现一幕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

在一个破旧的房屋之中,有一青年,面容憔悴,眼神空洞,毫无神采。

此人不孝父母,将双亲那如山般沉重的养育之恩视若粪土,毫无感恩之心。

平日里,他常常忤逆顶嘴,对父母的教诲与关爱充耳不闻,甚至拳脚相加。

每当父母因他的不孝行为而伤心落泪时,他不仅没有一丝悔意,反而变本加厉地伤害他们,致父母的心在一次次的伤害中渐渐破碎,伤心欲绝,对生活也失去了希望。

在家庭之外,他更是肆意妄为,完全放纵自己的**。

沉迷于酒色之中,整日与一群狐朋狗友在酒馆青楼中寻欢作乐,将家中辛苦积攒的钱财挥霍一空。

为了满足自己那无底洞般的**,他不惜参与盗窃抢劫之事,与恶友们在夜晚的街头巷尾潜伏,对那些无辜的路人实施抢劫,危害乡邻,使得当地的百姓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人人自危。

“如此不孝、作恶之人,命终之后,将直入阿鼻地狱。

在那地狱深处,他将承受诸般难以想象的刑罚。

刀山剑树,火海油锅,无所不历。其父母在世时因他而流下的泪水与心中的怨念,将化作狱中的熊熊业火,无情地灼烧其身,让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备受煎熬,历经无量劫数,也难以有出期之日。

直至那如山般沉重的罪业完全消弭,方能转生。但即便转生,也大多会投生于贫穷下贱之家,继续承受往昔恶业所带来的种种报应,一生困苦潦倒,不得安宁。”

世尊之言,字字如雷,振聋发聩,震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恶业的严重性与可怕后果。

世尊缓缓收摄神通,目光再次环视法会诸众,语重心长地说道:

“汝等当以此为戒,切不可造作诸般恶业。

应时刻保持正念,修习善法,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关爱幼小,慈悲众生,广行布施,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皆要尽心尽力;持戒忍辱,克制自己的**与嗔怒,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精进禅定,通过修行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洞察事物的本质;增长智慧,明辨是非善恶,如此方可避免堕入恶道,趋向解脱。众生业缘,虽复杂难明,但因果之理,昭然若揭。

善因得善果,恶因受恶报,丝毫不爽。汝等皆具佛性,当以佛法为指引,照亮自身及众生之解脱之路,莫要在这业海之中迷失方向,陷入无尽的痛苦轮回。”

法会诸众听闻世尊此番开示,皆低头沉思,心中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难以平静。

他们反思着自身往昔的种种行为,那些曾经不经意间犯下的过错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心中暗自忏悔过往所造之恶业,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依佛法修行、践行菩萨道、救度众生的决心。

众人皆在心中默默发愿,愿以自身之善,化世间之恶,让佛光普照大地,令众生皆得解脱,免受业障之苦,往生净土,共证菩提。

就在此刻,那盛大的法会现场,佛光如同一轮金日般璀璨耀眼,光芒万丈,仿佛一片无边无际的金色海洋铺展开来。这绚烂的佛光轻柔地环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一般,将他们紧紧地拥入怀中。

每个人都沐浴在这片金色的光辉之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体内,同时也收获了无尽的慰藉和安宁。

与此同时,阵阵梵音袅袅升起,悠扬动听,婉转迂回,犹如诸天神佛在耳边低语轻吟。

这美妙的声音似潺潺流水,润泽着人们的心田;又像丝丝清风,抚平内心的焦虑与烦恼。

在这庄严肃穆且充满神性的氛围里,众人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抚和滋养,变得越发坚毅和刚强。

他们凝视着前方,目光坚定而执着,心中暗暗立下誓言: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崎岖坎坷,无论修行途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永不停歇。哪怕山高水长、荆棘密布,也要矢志不渝地朝着那彼岸进发,绝不退缩半步,更不会轻言放弃。因为他们深知,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方能成就无上正果,抵达那终极的智慧之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