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226章 因果轮回,业力昭彰——小普感悟 佛说百业经第1章

小普踏入这座古刹已有些时日,每日在晨钟暮鼓中诵读经文、清扫庭院,虽日子清苦,内心却渐渐寻得了一份宁静。可佛法的奥义深邃,他总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那些晦涩的经文背后,似乎藏着无数等待被揭开的真相。

这日清晨,寺庙的大雄宝殿内香烟袅袅,僧众们整齐地排列在蒲团上,气氛庄严肃穆。小普怀着满心的期待,也夹杂着些许紧张,因为今日寺中的高僧要讲解《佛说百业经》。他深知这部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因果智慧,对修行者而言,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通往解脱的道路。

高僧缓缓翻开经文,那古老的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当高僧开始讲述第一章“舍首”的故事时,小普瞬间被带入了一个充满因果业力的奇妙世界。

故事从世尊昨夜的奇遇展开。世尊在修行时,有神秘的天女前来拜访。第二日,众比丘满心疑惑,纷纷向世尊询问:“世尊,昨夜前来拜访您的,是大梵天、帝释天,还是四大天王?”小普也在心中默默期待着答案,眼睛紧紧盯着高僧,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世尊微笑着,声音平和地说道:“昨夜既不是大梵天、帝释天,也不是四大天王前来。你们还记得一个牧女对我欢喜地供养果夏达呷花吗?”

众比丘们互相看了看,思索片刻后,齐声回答:“记得!”

小普也跟着回忆起来,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衣衫褴褛却满脸虔诚的牧女形象。她手中捧着那朵鲜艳的果夏达呷花,小心翼翼地递给世尊,眼神中满是欢喜与崇敬。

佛缓缓开口:“这个牧女以欢喜心对我供花,死后得以转生天女,为报恩故昨夜前来拜见我,我又应她所求传了相应的法,她得圣果后返回天界了。”

小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为牧女的福报感到由衷的高兴。但紧接着,他的心中又涌起了无数的疑问:一个贫穷的牧女,为何能有如此殊胜的机缘?她前世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

这时,一位比丘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请问世尊,此天女以何因缘今生转为贫穷的牧女,后又转生可爱的天女?唯愿宣说前后因缘。”

小普在心里默默点头,这正是他想问的问题。

世尊目光慈悲,缓缓告诸比丘:“这是前世的业力与今生的因缘。所谓前世的业力就是,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比丘尼,性情暴躁,以嗔心恶口骂人‘牧女’。临终前生大惭愧的比丘尼发愿:我于迦叶佛教法下一生持清净梵行,虽然没有证果,但愿我在释迦佛出世时,在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并得以证果;愿我恶口骂人之业不要成熟。众比丘,你们是怎么想的?时恶口比丘尼即今牧女,此是前世业力成熟。所谓今世的因缘,就是她以欢喜心供养了我一朵果夏达呷花,而得生天女,此是今世的善业所感。”

小普听得入神,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恶口之举,竟然会影响到后世的命运。那比丘尼一生持戒修行,却因一念嗔怒,恶口伤人,便在轮回中承受了贫穷的果报。而她临终前的忏悔与发愿,又为她的命运带来了转机。想到这里,小普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深知嗔心与恶口的危害竟如此深远,自己平日里不经意间的一句恶语,或许也会在未来种下恶果。

小普又联想到自己,平日里在寺庙中,偶尔也会因为一些小事与同门师兄弟产生争执,有时甚至会口出恶言。那时的他,只觉得是一时的情绪发泄,从未想过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如今想来,真是追悔莫及。他暗暗下定决心,往后一定要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不生嗔怒,不起恶念,以善念善行对待众生。

然而,故事还未结束。诸比丘们似乎仍有疑惑,复次请问:“世尊,那五百名牧童,以何因缘今世共为牧童,后来遇佛并出家证罗汉果?愿乐欲闻,唯愿为说。”

小普也竖起了耳朵,他对这五百牧童的故事同样充满了好奇。

世尊微微点头,继续说道:“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那五百名牧童都是比丘,当时他们以‘牧童’互相戏骂。临终时发愿:虽然在迦叶佛前我们没有什么圣者的境界和功德,但是,以一生中持戒的功德愿于释迦佛出世时,于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得证罗汉果位;愿恶口相骂之业不要成熟。当时的五百位比丘就是现在的五百牧童,以恶口之业成熟故,又以其愿力成熟,今生能遇佛,令佛欢喜,出家后精进修持,证得阿罗汉果。”

听到这里,小普更是感慨万千。这五百比丘前世身为修行之人,却因互相戏骂,即便有持戒功德,仍在今生沦为牧童,可见口业的力量不容小觑。但他们凭借往昔愿力,今生遇佛出家证果,又让小普明白,只要心怀善念与愿力,哪怕历经波折,也终能走向解脱。

小普想到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也曾遇到过诸多挫折与迷茫,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修行。但此刻,他明白了,修行之路本就充满坎坷,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愿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修行目标。

法会结束后,小普缓缓起身,心中满是对佛法智慧的赞叹。他深知,这《佛说百业经》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无尽的启示,指引着修行者们在因果的道路上,明辨善恶,走向解脱。

回到自己的寮房后,小普坐在蒲团上,久久不能平静。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对这一章经文的感悟:“因果轮回,真实不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念嗔怒,种下恶因;一念欢喜,收获善果。口业的力量,不可轻视;愿力的作用,不可思议。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心怀善念,发下宏愿,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找到真正的解脱之道。”

写罢,小普将纸张轻轻放在桌上,抬头望向窗外的明月,心中一片澄澈。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修行之路将翻开新的一页,而这第一章《佛说百业经》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修行路上的指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