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265章 万松岭

修仙修傻了 第265章 万松岭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都城近郊的万松岭在立冬后披上银装,苍松枝头挂着的冰棱折射着微光,映得“松荫义庄”的匾额格外清亮。老夫子徐文远戴着断腿的玉镯,正在给三十个流民孩子授课,袖口补丁上绣着的鹿纹,正是雪谷李善人送的善缘花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善念之本……”

“先生,粮缸见底了。”扎着布巾的少女阿霜捧着空瓢,腕间系着青瓷镇的善缘绳,“后山的野果早被采光,猎户们说,最近有狼群在松林徘徊……”

“莫慌,”徐文远摸着案头的善缘净瓶,瓶中泉水来自千帆渡的善航,“十年前我被贬至此,是猎户们用松针熬汤救了我,如今善念循环,自有福报。”他不知道,自己当年冒死进谏救下的灾民,此刻正沿着松针铺就的山路赶来。

小普的草鞋碾碎薄冰时,听见林深处传来狼嚎,却非凶戾之声,反而带着韵律——正是虎娃教的“万兽和鸣”。他拨开松枝,看见七只苍狼正围着位戴斗笠的汉子,汉子腰间挂着雪谷的万兽哨,正是当年的海盗少年阿虎:“小普师父!松荫义庄缺粮,我跟着狼群找到了野蜂蜜!”

“阿虎?”小普看着他袖口的护生刺青,正是千帆渡的船纹,“你怎么来了?”

“赛义德的善缘船路过,”阿虎打开兽皮袋,野蜂蜜混着善缘花的香气溢出,“他说徐先生是天下善人的福星,当年在朝堂上替雪谷争得免税令,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义庄内,徐文远正对着空米缸叹气,忽然听见柴门“吱呀”作响。二十个猎户抬着野猪、山鸡涌入,领头的正是河套的吴猎户,肩上扛着的,是用仙人掌纤维编织的粮袋:“徐大人!当年您在刑部力保我等猎户,今日特猎了野味,还带了耐旱的青稞种!”

“吴壮士,你我早已是布衣之交,”徐文远眼眶发热,看见粮袋上绣着的鹿纹,正是雪谷难民的手艺,“只是这寒冬腊月,你们还要供养妻儿……”

“徐先生折煞我了!”山路上又传来马蹄声,这次是柳河的陈婆婆带着二十个孩子,每人背着个小竹篓,“当年您托人送的善缘稻种,让柳河村度过了荒年,孩子们说,要给义庄的弟弟妹妹们送炒米糖!”

阿霜接过竹篓,发现每块炒米糖都用善缘花纸包着,纸角印着青瓷镇的窑纹。更令人惊叹的是,陈婆婆身后跟着的牛车,竟载着整整十缸善窑烧制的储粮坛,坛身刻着“善气迎人,亲如弟兄”。

暮色初合时,松涛声中混着清脆的铜铃。雪谷的鹿王踏雪而来,鹿角上挂着的,是李善人连夜赶制的鹿皮袄,每件袄子都缝着虎娃手绘的善缘花。鹿群身后,跟着的竟是当今太子的仪仗,朱漆马车上的“善缘”金匾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徐爱卿,朕可算找到你了。”太子掀开绣着鹿纹的车帘,亲自扶着徐文远坐下,“当年您冒死进谏,救下的三十万灾民,如今在各地建立善堂,联名恳请您回朝主持‘天下善院’。”他指向马车,里面堆满了各地善人的书信:柳河的千纸鹤、河套的清泉图、青瓷镇的善窑志、千帆渡的航海图。

“陛下谬赞了,”徐文远摸着断腿玉镯,那是当年被贬时百姓所赠,“老朽不过做了些分内之事……”

“分内事?”太子取出一卷圣旨,“李善人在雪谷开善缘侯府,陈师傅在青瓷镇建善窑学院,赛义德在波斯修善缘灯塔,这些善举皆因您当年一句话——‘善念乃治国之本’。如今,”他指向松林,那里正亮起无数灯笼,每个灯笼上都写着“谢徐大人”,“天下善人,皆以您为光。”

突然,林深处传来惊呼。几个锦衣侍卫押着个戴枷的官员走来,正是当年诬陷徐文远的奸臣王尚书,此刻他的官靴已被松针戳穿,脚底血流不止:“徐……徐大人,救救我……我在山林迷路三日,狼群围着我不放……”

“王大人,”小普望向狼群,它们正用鼻尖轻触徐文远的掌心,“当年您克扣善款时,可曾想过,被您饿死的孤儿们,也曾像这样围着粮缸哭泣?”

王尚书盯着徐文远案头的善缘净瓶,突然看见瓶中浮现出自己的过往:吞没的善款化作毒蛇,啃噬着他的良心;逼死的清官化作松针,扎进他的骨血。他扑通跪下,枷板“当啷”落地,露出的手腕上,竟缠着当年被他烧毁的善缘绳残片。

“念在你未完全泯灭良知,”徐文远望向太子,“可让其在松荫义庄为流民舂米三年,以善念洗心。”

子夜,松涛声中响起了诵经声。吐蕃的喇嘛们捧着转经筒赶来,在义庄后山立下石碑,碑身刻着天下善人的名姓,徐文远的名字位列首位,旁边是李善人、陈婆婆、陈师傅、赛义德……每个名字下,都开着朵永不凋零的善缘花。

“徐先生,”小普望着石碑上的鹿纹、柳纹、瓷纹、海浪纹,“当年您在朝堂种下的善念,如今已在江湖、在民间、在四海开花结果。”

“不,”徐文远望向正在给王尚书包扎伤口的阿霜,她用的正是善缘花布,“善念从来不属于某个人,它是众生相惜的星火,是天地共生的福音。你看——”他指向星空,七颗流星正朝着万松岭坠落,“这是天下善人的心灯,永远明亮。”

三日后,松荫义庄扩建为“天下善院”,门前的万松已被善人们挂满了祈愿牌。太子亲自主持开院仪式,宣读的圣旨中,将每年冬至定为“善念节”,天下善堂皆可领取善缘粮、善缘种、善缘瓷。

小普离开时,徐文远往他竹篓里放了卷《善政录》,里面记载着各地善举,字里行间夹着松针、善缘花瓣、鹿毛。阿虎和阿霜带着新收的弟子,准备沿着松针路,将善缘粮送往更偏远的山村。

“师父下次来,善院该建成善念图书馆了吧?”阿霜望着正在搭建的木楼,楼角挂着青瓷镇的风铃。

“会的,”小普望向松涛深处,鹿王的银铃与太子的车铃共鸣,“等万松岭的善碑照亮每座山林,等每个善人都能在善念中获得力量,众生平等的世界,便近在眼前。”

山风掠过,松针沙沙作响,与善缘风铃、鹿铃、经筒声交织成歌。小普知道,下一站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善念不息,好人的福报就会如万松岭的苍松,扎根大地,庇佑众生。竹篓里,三花猫正蜷在善缘稻种旁打盹,三只雏鸟已能模仿松涛与鹿鸣的和音——这是善念的和声,永远回荡在天地之间,诉说着好人有好报的永恒真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