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308章 雨夜的阴阳课

修仙修傻了 第308章 雨夜的阴阳课

作者:普广111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0 09:42:45 来源:小说旗

台风过境第七天,阳台外的雨帘斜斜挂着,晾衣绳上的白衬衫左半片湿透,右半片还贴着阳光的余温——这道干湿分界线,像极了太极图的阴阳鱼交界。我突然想起武当山老道说的“阴阳在境,调和在身”,抓起衣架,决定在这方寸阳台练套“雨夜阴阳功”。

【阴阳调和三式·晾衣修持】

第一式:辨位定极(识阴阳相)

- 观境分极:双脚跨站晾衣绳两侧,湿衣属阴(左),干衣属阳(右),感受左小腿被雨丝扫过的凉意(阴感),右小腿贴着玻璃的暖意(阳感),像给身体装了台“阴阳传感器”。

- 手足对应:左手握湿衣架(应左阴),指尖触到水滴时,意想“肾水之阴入左掌心劳宫穴”;右足轻抵干衣架(应右阳),足心贴布料的干燥感,意想“心火之阳入右足心涌泉穴”(借《周易》“左青龙右白虎”方位观,定位手足阴阳)。

- 目光驻中:平视晾衣绳中点,让干湿交界处的水痕在视网膜上定格,像道家“守玄关”——玄关不在体内,在眼前雨与晴的交界处。

收第一件湿衬衫时,左腕突然一阵酸麻,想起中医“左属血右属气”,原来湿衣的重量在提醒:阴盛之处,气血易滞。

第二式:纳气转枢(调阴阳气)

- 湿纳干吐(逆式呼吸):收湿衣时吸气(纳阴),故意让雨珠溅在手背,感受凉意沿手臂内侧的肺经(阴经)上行,至膻中穴与体内热气相撞;收干衣时呼气(吐阳),手掌快速摩擦布料,温热感沿手臂外侧的大肠经(阳经)下行,经合谷穴注入丹田(仿道家“取坎填离”,以体外阴阳调体内气血)。

- 腰马转换:每换一次衣架,腰随左右转15度(不超过脚尖),像太极“云手”换劲——左转时左胯沉(阴降),右转时右肩提(阳升),让腰间带脉成为阴阳转换的枢纽(对应佛家“转识成智”,此处是“转腰成和”)。

- 雨声带息:听雨点击打雨棚的“嗒嗒”声,吸气时合“阴韵”(低音),呼气时合“阳韵”(高音),让呼吸节奏与雨声共振,像给身体做“天地阴阳调频”。

收完第三件干卫衣时,右背的汗意与左腕的凉意竟在腰间汇合,形成淡淡热流——原来《黄帝内经》说的“阴平阳秘”,是身体自己找到的舒服节奏。

第三式:周身和合(融阴阳体)

- 穿袖化气:穿湿衣时故意不避水珠,让凉意从颈后风府穴(阳脉之海)渗入,同时舌尖顶住上颚(搭“阴阳桥”),想象水珠顺着督脉(阳经)下淌,与丹田热气相遇成雾;穿干衣时快速摩擦前心膻中穴,让温热沿任脉(阴经)上升,与头顶百会穴的雨气交融(道家“小周天”生活化:穿衣即是行周天)。

- 踏水固根:光脚踩在阳台地砖上,湿区(阴)用前脚掌发力(涌泉穴吸地气),干区(阳)用后脚跟稳劲(太溪穴接天气),每步交替时,感受足底阴阳二脉像雨丝般编织成网,把身体“钉”在天地间(佛家“地水火风”四大观:脚踩之处,即是道场)。

- 收功观空:挂完最后一件衣服,退到阳台角落,看雨丝在晾衣绳上聚成水珠坠落——湿衣会干,干衣会被雨打湿,阴阳从来不是静止的两极,而是像这雨帘般流动的循环(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执着干湿,不如随它来去)。

【日常活用·阴阳心法】

当晚加班时,空调太冷(阴盛),便在座位左放杯热茶(补阳),右摆冰贴(制阴),身体左右形成微太极;周末买菜,挑带泥的萝卜(地之阴)配晒过的陈皮(天之阳),煲汤时故意先放萝卜再下陈皮,看两者在沸水中翻滚交融——原来厨房的“先阴后阳”,就是道家“坎离交媾”的煲汤版。

最妙的是教徒弟雨天打车:上车时让湿鞋踩脚垫(阴归地),干身靠座椅(阳居上),关门瞬间深吸雨水的清冽(纳阴),呼气时感受车内暖气(吐阳),从此他不再抱怨雨天打车的狼狈,反而说“每趟出租都是移动的阴阳调和课”。

深夜雨停,阳台飘来泥土的腥甜——湿衣在风里摇晃,干衣边角还带着潮气。我摸着晾衣绳上的水珠,突然明白:真正的“阴阳平衡”,不是让雨停,不是求衣干,而是在湿与干的交界处,找到让身体舒服的节奏。就像佛说“不二法门”,道讲“冲气为和”,最终都落在这雨天晾衣时,手掌对干湿的那点觉知里。

(本章功法核心:借雨天晾衣的干湿对比,练“辨位-转枢-和合”三步,融合道家“阴阳二气”与佛家“不二观”,强调“外境阴阳是药引,体内调和在觉照”,让日常琐事成为体悟“阴阳互根”的活教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