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 第5章 华雄援徐荣,孙坚被释放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第5章 华雄援徐荣,孙坚被释放

作者:斗战圣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1:46:23 来源:小说旗

月色逐渐浓郁起来,寒冷的夜风如同锋利刀刃一般刮过脸庞的深夜里,孙策身披月白色的披风,步伐稳健地走到了徐荣面前

微微躬身行礼,用一种不卑不亢、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对着徐荣说道:“徐将军啊,请您仔细思量一下当前的局势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利害关系。如今,我们身处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然而此时此刻,如果执意要与我孙家结下仇怨,就等同于亲手斩断自己的一条臂膀啊!因为咱们有着共同的敌人——那些肆虐横行的黄巾贼寇!这群乌合之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成为了真正威胁到百姓安定生活的罪魁祸首。所以说,倘若您能够高抬贵手释放我的父亲孙坚将军,那么不但可以极大程度地缓和我们两家之间已经紧绷到极点的关系,而且还能够抗击黄巾贼。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徐荣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完了孙策这番话语之后,内心深处很纠结。

脑海里面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孙策刚才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随着思考的深入,越发觉得这些话说得句句在理。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徐荣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猛地抬起头来。

紧接着,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好!就依孙公子所言!”

此决定于徐荣而言,实乃大胆冒险之举,盖因如此行事,无疑将直面其主帅华雄将军之绝对权威。

然在徐荣眼中,但凡为全局之稳定发展及天下苍生之福祉计,即便甘冒责罚乃至丢官罢职之险,亦全然值得一试!

如此,孙策与周瑜携孙坚重获自由之身,踏上归返长沙之途。

而徐荣,独留营寨前,直面夜色渐浓,寒风刺骨。

然其心并未觉寒,反因做出正确抉择而满怀暖意。

毕竟此刻亦深知,接下来需面对者,乃是向主帅华雄解释此一切之难题。

其不知华雄可否理解己之苦衷,更不知此场风波将如何平息,唯能静观其变矣。

这一刻,华雄身骑一匹高大威猛的黑色战马,疾驰而来。

那一双铜铃般的大眼之中,闪烁着熊熊燃烧的怒火,仿佛能够将一切都烧成灰烬。

在狂躁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孙家深深的仇恨与怨念。

此时此刻,华雄心念电转,盘算着如何趁着自己的下属徐荣成功将孙坚关押起来的时机,亲自动手除掉这个一直以来令自己寝食难安的眼中钉、肉中刺。

想到此处,他手中的长刀更是紧紧握住,恨不得立刻就将孙坚斩了。

当风驰电掣地赶到徐荣的营地之时,眼前所见的一幕,瞬间目瞪口呆,从徐荣口中得知,孙坚竟然已经被释放了!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使得华雄心中的怒火瞬间升腾到了极点,几近要冲破他的喉咙喷涌而出。

“徐荣,究竟是何缘由?你竟敢私自放走孙坚?”华雄面色阴沉,语气冷冽地质问着徐荣,声音低沉而威严,仿若重锤击鼓,震人心魄,令人心生敬畏。

面对华雄这般冷峻的质问,徐荣却显得格外沉稳冷静。

缓缓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不慌不忙地开口解释道:“华雄将军,莫要动怒。依我之见,此刻我们实无必要与孙家决裂、结下死仇。且看,当下黄巾之乱尚未平息,若此时我们轻率与孙家交战,岂不是会陷入两面受敌之境?不如暂且隐忍一时,先全力以赴稳住当前局势,待将那黄巾贼寇尽数剿灭之后,再行征讨孙家亦不迟。”

华雄此时满脸尽是不解之色,铜铃般的大眼直直地盯着徐荣,就好似要用目光在对方身上灼出两个窟窿来。

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了两道深深的沟壑,宛如刀刻斧凿一般。

而那双原本就硕大的眼睛里,更是闪烁着强烈的疑惑与熊熊燃烧的怒火,如此炽烈,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点燃。

粗壮有力的双腿迈开大步,气势汹汹地朝着徐荣走去。每一步落下,都震得地面微微颤动,扬起一片尘土。

与此同时,锐利的眼神死死地锁定住徐荣,其中蕴含的杀意浓烈得几乎化为实质,让人毫不怀疑想要将徐荣的心窝直接刺穿。

\"徐荣,你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难不成你不清楚孙坚乃是咱们最大的敌手么?你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放走了他,无异于纵虎归山啊!倘若他日他羽翼渐丰,势力壮大起来,咱们又该如何去对付他?\"华雄怒不可遏地质问道,声音犹如雷鸣般在空气中炸响

徐荣面色凝重,沉稳地整了整战袍的衣袖,缓声道:“华雄将军,莫要动怒。我如此行事,实非怯懦,乃是时势所迫。现今黄巾贼寇气焰嚣张,朝廷官军屡屡失利,倘若我等再与孙家厮杀,势必使局面愈发混乱不堪。我等理应率先联合一切能够联合之力量,齐心合力平定黄巾之乱。”

华雄面沉似水,微微摇头:“你所言固然轻松,然孙坚绝非等闲之辈。今日若放虎归山,来日必成大患!届时谁去征讨?”

徐荣叹息一声,目光沉稳地凝视远方:“华雄将军,你仅着眼于当下之利,却无视长远之谋。孙坚虽具威胁,然若能把握时机,趁其羽翼未丰之际将之铲除,并非难事。然现今,我等势力所需者,乃稳定与时间。且那木木老者底细,你果真知晓?虽其军事才能出众,然莫非不是敌军之奸细?”

闻此,华雄面色稍霁,然心犹不甘:“缘何不先拘孙坚,待黄巾贼灭后再作论处?”

徐荣微微一笑,似早料华雄有此一问:“盖因如此将使吾等陷于被动。一旦孙坚部众闻其主将被拘,必起反抗之意,恰似适才孙坚之子孙伯符与周瑜来时,吾便觉此二人难以应付,如此只能内外交困,于吾等无益。而纵孙坚去,则可显吾等之宽容与大度,亦能使孙坚感吾等之诚意,或未来可成盟友。”

华雄沉默须臾,心中之火渐息。

深知徐荣所言似有几分道理,即便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承认此乃明智之举。

于是,华雄沉凝片刻,深吸口气,缓声道:“罢了,徐荣,此次便依你所言。但那孙坚若敢再与我等为敌,我必不会手下留情!”

闻此,徐荣微微点头,面上亦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放心,华雄将军。当下,我等务必要稳住长安,其他事宜可日后再行计较。”

二人这番对话,看似暂时缓和了那紧张至极的气氛。

然而,虽华雄表面上已应允了徐荣的观点,但其内心深处对孙坚仍怀有深深的戒备和刻骨的恨意。

然而却也觉得徐荣所言甚是,若要切实稳固局势,务必要从根本处解决问题,绝非仅靠武力威慑便可。

于是,华雄与徐荣二人并肩而行,一路马不停蹄地向着长安城疾驰而去。

沿途风景如画,两人却无心欣赏,心中所想皆是如何尽快回到城中部署防务。

当终于踏入长安城时,只见城内一片繁忙景象。

徐荣深知形势紧迫,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工作当中。将所有精力聚焦于长安的防御体系之上,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且有效的措施加以强化。

其一,徐荣亲自监督工匠们夜以继日地赶工劳作。工匠们不辞辛劳,顶着炎炎烈日或是凛冽寒风,埋头苦干,不仅要对城墙原有的破损之处进行精心修补,还要进一步增强其坚固程度。原本就高耸入云、厚实无比的城墙,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变得越发坚不可摧,仿佛一座铜墙铁壁般矗立在那里。

其二,为了充实守城兵力,徐荣开始大规模地招募新兵,广贴告示,四处宣传参军讨贼的重要意义和优厚待遇。一时间,应征者络绎不绝。新入伍的士兵们虽然缺乏战斗经验,但个个士气高昂、斗志昂扬。随着新兵源源不断地加入,守军的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除此之外,徐荣深知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悄悄派出一大批精明强干的信使,骑上快如闪电的骏马,风驰电掣般奔向四面八方,与分布在各地的潜在盟友取得联系并建立良好关系,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

尤其对于曾经与孙坚产生过矛盾纠葛的势力,徐荣更是格外重视。

为此,特意选派能言善辩的使者,并准备了丰厚贵重的礼品,专程前往这些势力所在地展开游说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使者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以及礼物的诱惑,许多势力纷纷表示愿意认真考虑合作事宜。这一成果让一直忧心忡忡的徐荣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在徐荣的深思熟虑与缜密布局之下,长安城内外迅速构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防线。

然而,他清楚地认识到,仅靠外在的防御远远不足,必须同步强化对内的统治力度。

为此,施行了一系列政策以安定民心,诸如减免赋税、派发救济粮等。切实地抚慰了民众的情绪,使众人得以安心从事生产生活,进而确保了后方的安稳。

时光荏苒,各地响应徐荣号召前来增援的军队源源不断地涌向长安。

庞大的援军队伍中,不仅有着实力超群、财大气粗的地方豪强,更有昔日里曾对董卓心存怨怼、满腹牢骚之人。

然而,面对严峻紧迫的局势,只得暂且将过往的恩怨情仇深埋心底。

尽管这群人中,每个人都怀着迥异的心计与盘算,或为名,或为利,亦或是出于自保等各种缘由

但当共同抵御黄巾军这个艰巨任务摆在眼前时,毅然地选择放下彼此间的嫌隙与分歧,携手并肩,结成了一个表面看上去略显松散,实则内部关系紧密相连的同盟。

就在众人皆以为局势正朝着有利董卓一方的方向稳步发展之时,远在江东的孙坚并未满足于现状,更未坐以待毙。

在得知自己已成为众矢之的后,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必须先发制人!随即,有打算讨伐荆州,其目的不言而喻,欲切断徐荣与其他各方势力的联系通道,以破当前困局,觅得最佳反攻时机,给敌人致命一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徐荣当机立断,迅速调整战略部署,一方面严令前线部队加强警戒,另一方面则密遣使者前往荆州,妄图说服荆州牧刘表保持中立。

除此之外,更是充分地运用起自己所掌控的庞大情报部队,对孙坚的一举一动展开了严密的监视。

每一条线索、每一丝风吹草动都被精准捕捉,并迅速传递回来以供分析研究。

如此一来,便能确保在任何时刻都能及时察觉到孙坚的行动意图,从而做好万全的应对之策,以应对那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复杂局势。

此时此刻,大势正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之下。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个突如其来的惊人消息打破了眼前僵持不下的僵局。

原来,看似铁板一块的黄巾军内部,竟然已经悄然浮现出了分裂的征兆!

一部分将领因对首领张角不断扩张的专权行为深感不满,决然地选择背叛旧主,倒戈相向。

突如其来的变故,引发轩然大波。

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徐荣紧紧锁定在这一关键节点。

深知,若能巧妙抓住此次难得机遇,成功策反这些心存异志的黄巾军将领及其所属势力,极有可能从根本上大幅削弱敌军的整体实力,从而实现战局的彻底扭转。

鉴于此,一方面竭尽全力巩固己方已构建的坚固防线,以防孙坚乘虚而入;

另一方面,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情报收集及外交斡旋等工作中。

派遣众多精明干练的密探,深入敌后探寻更多有关黄巾军内部分裂的详细情报;积极与那些有意归顺董太师的黄巾军将领进行秘密接触,努力说服他们弃暗投明。

正当一切都在按照徐荣精心策划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胜利的曙光似乎已近在咫尺的时候,命运却再一次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形势逐渐开始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的紧要关头,一直按兵不动的孙坚宛如一头蛰伏已久的猛虎,突然间毫无预兆地发起了一场凌厉无比的奇袭!其麾下大军风驰电掣般长驱直入,一举攻占了荆州境内好几处至关重要的战略据点,让自己的长沙城得了无数的基地,看此情形恐怕要直击刘表的江陵了?

一记猝不及防的重拳,犹如一盆刺骨的冰水当头浇下,令原本好不容易才恢复些许平静的局势再度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

下一节:孙坚能否顺利攻占荆北的江陵城,隔江的梁蝉势力是否坐以待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