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 第7章 回京之路,密谋大事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第7章 回京之路,密谋大事

作者:斗战圣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1:46:23 来源:小说旗

皇甫嵩一行人马不停蹄,风餐露宿,终于在数日后抵达了京城。

此刻的京城显得气氛格外压抑,街头巷尾都存在着一种紧张的气息,

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走路的时候都行色匆匆,每个人眼神都充满着不安,这或许是因为灵帝驾崩的原因导致的。

刚入城门,皇甫嵩等人便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

皇城内外上不时有十常侍的爪牙巡逻,行人稍有不慎,便会遭到呵斥与驱赶。

皇甫嵩见状,顺势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担忧:这十常侍果然趁灵帝新丧之际,加紧了对朝堂和京城的控制。

于是乎,果断径直前往皇宫,求见何太后。

在宫门外等候之时,便听闻里面传来阵阵争吵之声,

原来是十常侍之首张让正在与几位大臣据理力争,试图掌控朝政大权。

皇甫嵩心中一凛,深知此刻朝堂之上已是波谲云诡。

瞬时,皇甫嵩被小太监带入宫中,

此刻作为汉中郎将的皇甫嵩躬身行礼,向何太后陈述了扬州的形势以及此次回京的原由。

何太后听闻后,面露忧色,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不稳,若再无有力之人主持大局,只怕这天下真的要乱了。”

“太后,十常侍专权,祸乱朝纲,若不及早剪除,恐生大变。臣愿辅佐太后,稳定朝局,共渡难关。”皇甫嵩趁机向何太后进言

何太后听罢,丝毫很是赞同皇甫嵩的想法,但是却说道“将军忠心耿耿,本宫自是信得过你。只是那十常侍势力庞大,根深蒂固,想要铲除他们,谈何容易?”

“太后放心,臣已有些许谋划。我准备联络朝中忠良之士,共同商议对策,待时机成熟,一举将十常侍拿下。”皇甫嵩沉思片刻很恳切的说道

何太后点头称是,随即命人召集了几位重臣,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待一段时间过后,只见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和中郎将曹操,纷纷来到了皇宫,参拜了何太后

何太后见众人齐聚,面色凝重地开口道:“诸位爱卿,如今十常侍专权,扰乱朝纲,本宫心忧如焚。今日召集大家,便是想听听各位有何良策,能铲除这股祸患。”

“妹妹放心,臣以为十常侍久在宫中,党羽众多,且深得先帝宠信,若要动他们,须得万分谨慎。臣想先暗中调查他们平日里的恶行,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由于目前陛下年事较小,所以到最后还是请太后定夺。”何进拱手说道。

司隶校尉袁绍微微皱眉,反驳何进的观点道:“大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恐怕时间一长,十常侍察觉我们的意图,便会有所防备。依臣之见,当速战速决。臣可调动司隶校尉府的所有兵力,先将十常侍中几个罪大恶极的擒拿起来,再由太后或者陛下下旨处置其余之人。”

“袁校尉所言有些鲁莽了。十常侍与先帝关系亲近,若贸然行动,恐有所惊扰,引起宫廷动荡。臣以为,可先派人离间十常侍内部,让他们自相猜疑,再寻机各个击破。”中郎将曹操则沉稳地说道

“曹将军所言极是。臣近日已联络了一些朝中忠良之士,他们对十常侍也是深恶痛绝。我们可以先从那些与十常侍有隙之人入手,许以重利,让他们协助我们。同时,在宫中安排一些眼线,密切关注十常侍的一举一动,待他们露出破绽,便可名正言顺地采取行动。”皇甫嵩点头赞同曹操的看法

何太后听了众人的议论,微微颔首,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可取之处。那便依皇甫将军和曹将军所言,先暗中布局,等待时机。只是此事关乎重大,还望各位务必小心谨慎,万不可走漏风声。”

“臣等遵命!”商议已定,众人便各自领命而去。

几日之后,宫中突然传出消息,十常侍中的一人因贪污受贿被举报。

这一消息在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猜测背后的原因。

而皇甫嵩等人则暗自欣喜,知道这是他们计划的第一步已经成功。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十常侍,他们在宫中横行霸道、结党营私的种种恶行逐渐浮出水面。

一时间,朝堂上下要求严惩十常侍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十常侍也不是吃素的,早已察觉到了形势的不妙,开始联合起来,在幼主面前百般狡辩,诬陷那些举报他们的人是意图谋反。幼主一时之间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这关键时刻,何太后再次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对策。

“妹妹,如今十常侍在幼主面前颠倒黑白,若再不采取行动,只怕他们会更加嚣张。”大将军何进焦急地说道

袁绍拍手也附和道:“太后,时不我待啊!我们必须尽快动手,以免夜长梦多。”

“幼主此时对十常侍仍心存疑虑,若我们强行行动,恐会引起幼主的不满。臣以为,可先找一些与十常侍无瓜葛的中立大臣,让他们向陛下陈说利害,晓以大义,或许能让陛下看清十常侍的真面目”只有曹操目前还保持一丝的冷静,在一旁很恳切的说明利害,时不时眉头紧锁。

皇甫嵩也表示赞同:“曹将军所言有理。臣这几日也在联络那些中立大臣,相信不久之后便能有所成效。”

“那就按照曹将军和皇甫将军所说的办吧。只是各位要加快进度,不能让十常侍再有喘息之机。”何太后沉思片刻点头道!

又过了几日,那些中立大臣纷纷向幼主进谏,陈述十常侍的种种罪行以及对朝廷的危害。

幼主在听了这些大臣的劝谏后,心中开始动摇。

而此时,十常侍早已有所警惕,而十常侍之首张让连夜召集众多兄弟,连夜商讨对敌之策

只见张让狡猾的对众兄弟说道:“如今我们想要活命,就要除掉一个中心棋子”

“中心棋子是谁?”夏恽连连说道!

“据说何进是何太后的哥哥,我们只有除掉何进,才能让何太后动摇,幼主也不攻自破,但是我们一定要隐秘”张让连连说道!

夏恽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胆寒:“除掉何进谈何容易,他乃大将军,身边护卫众多,而且还有曹操和袁绍保护,同时在朝中威望颇高,若贸然行事,恐打草惊蛇。”

“哼,夏兄莫怕,我等自是有计策。可暗中买通何进身边的亲信,寻机在他饮食中下毒,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他毙命。届时,何太后痛失兄长,必然方寸大乱,幼主年幼,没了何进这根支柱,便如无头苍蝇一般,我等便可趁机掌控局势,到时候财富源源不断”张让阴恻恻地一笑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开始四处寻觅能接近何进的内应。

几日后,张让便叫住自己的兄弟宋典假意投靠何进,并且让宋典故意讨得何进的信任肆意下毒

宋典顺利地进入了何进的府邸,凭借着自己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和善于逢迎的姿态,很快就得到了何进的一些关注。

何进见其言辞恳切,且对军事略懂一二,便将留在自己身边听用。

宋典每日里小心谨慎,表面上对何进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地伺候着,渐渐地,何进对他越发信任,时常让他参与一些机密事务的讨论。

而宋典则暗中留意着何进的饮食习惯和日常行踪,寻找下毒的最佳时机。

一日,何进在宫中与大臣们商议完军政要事,回到府中感到十分疲惫。

吩咐下人准备晚膳,想要早早歇息。

宋典得知后,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偷偷在厨房中做了手脚,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巧妙地混入了何进最喜爱的一道菜肴之中。

当那道菜被端到何进面前时,宋典的手心满是汗水,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神色。

何进并未察觉异样,夹起一筷便放入口中。

刚咽下几口,便突然感到一阵剧痛从腹中传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大人,您怎么了?”宋典故作惊慌地问道。

何进强忍着疼痛,说道:“不知为何,我这腹中突然疼痛难忍。”

说罢,便昏倒在地。

府中顿时一片混乱,下人们急忙去请大夫。

一切都已太晚,何进所食之毒极为猛烈,大夫赶来时,已气绝身亡。

消息很快传到了宫中,何太后听闻兄长突然离世,如遭雷击,当场昏厥过去。

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片悲痛和慌乱之中。

幼主年幼,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早已吓得不知所措。

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议论纷纷,不知如何是好。

张让等一众十常侍却在暗中窃喜,因为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已经成功。

张让等人开始蠢蠢欲动,试图趁机掌控朝中大权。

在朝堂上拉拢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安插自己的亲信。

同时,他们还派人严密监视皇宫和幼主的一举一动,防止有人出来阻止他们的计划。

然而,他们的行径并非无人知晓。

一些正直的大臣察觉到了异样,暗中联合起来,想要揭露张让等人的阴谋。

其中,有一位名叫卢植的老臣,德高望重,在朝中颇有威望。

卢植决定主动出击,收集了张让等十常侍密谋的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向幼主和满朝大臣揭露他们的罪行。

此刻的张让等十常侍也并非毫无防备,他们得知卢植的行动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一天夜里,卢植正在家中整理证据,突然一群黑衣人闯入他的府邸。

卢植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黑衣人抓住。原来,这些黑衣人是张让派来的杀手。

“卢植小儿,你觉得你能动的了我?”张让得意洋洋地看着被囚禁的卢植

卢植怒视着张让,大骂道:“你们这些奸佞之徒,必将不得好死!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张让冷笑一声,转身离去,他以为从此便可以高枕无忧,肆意掌控朝政。

但他没想到的是,正义的力量并未就此消失,

因为不知道是谁偷偷的潜部下让西凉董卓进京勤王,

然后皇甫嵩大将军也让下属去扬州呼唤自己的亲信,进宫勤王,

西凉董卓接到密令后,心中暗喜,

他本就对中原的富庶之地垂涎已久,此次进京勤王,恰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即刻点起麾下精兵,并让自己的军师木木老者和义子吕布、张辽一起随军,浩浩荡荡朝着洛阳进发。

一路上,他的队伍所过之处,百姓皆避之不及,其军威之盛,却也引起了沿途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

而皇甫嵩的亲信在接到命令后,我和璐璐商量此刻因为琳琅小妹刚刚回来,这次任务就交给夏夏和莲花前去,

于是夏夏和莲花也迅速从扬州启程,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

消息很快传到了张让的耳中,他原本得意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下来。

他意识到事情正朝着对他不利的方向发展,开始紧急召集自己的党羽商议对策。

然而,那些平日里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小人,此刻却都面露惧色,无人能拿出一个有效的应对之法。

就在董卓和皇甫嵩的两路人马逐渐逼近洛阳之时,

只见袁绍拿出大将军的威严,连夜去十常侍住所,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

命令大军屠掉张让等人,为大将军何进报仇。

曹操得知,心想:“本初兄真的太鲁莽了。”他微微皱眉,在庭院中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一系列举动可能引发的后续乱象。

“如此贸然行事,虽看似是为何进报仇,实则是在洛阳城中掀起了一场更为血腥的风暴啊”曹操停下脚步,望向城外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天地,幽幽叹了口气。

此时,洛阳城中已然乱作一团。

百姓们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四处奔逃。

火光冲天,映照着人们惊恐的脸庞。

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哭喊声、惨叫声和兵器的碰撞声。袁绍的士兵们在城中肆意屠戮,根本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与十常侍有关之人,或是被他们怀疑与十常侍有牵连者,皆难逃一死。

一些无辜的百姓也惨遭毒手,家中的房屋被烧毁,亲人离散。

妇女们抱着孩子在街头无助地哭泣,孩子们的哭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对这残酷现实的悲诉。

而那些十常侍的门客和亲信们,为了保命,纷纷四散逃窜,却又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许多人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董卓听闻袁绍莽撞杀了张让等人,心中暗喜,

觉得这是一个浑水摸鱼的好机会,于是加快了进军的速度。

皇甫嵩知道董卓被邀请进京,心中担忧不已,深知董卓乃野心勃勃之辈,若让其顺利进入洛阳,必将引发更大的动荡。

“皇甫将军,如今洛阳城内一片混乱,董卓来势汹汹,我们当如何是好”一名副将焦急地问道。

皇甫嵩沉吟片刻,说道:“如今局势危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董卓之前赶到洛阳,接应道自己扬州部的人马”

士兵们得令后,迅速整队前行,马蹄扬起一片尘土。

而在洛阳城中,曹操决定亲自出面制止这场混乱,

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朝着袁绍屠戮的方向赶去。

一路上,他不断地劝说遇到的袁绍士兵停止杀戮,但收效甚微。

“你们这是在造孽啊!百姓何其无辜,怎能滥杀无辜!”曹操对着那些士兵大声喊道。

终于,曹操见到了袁绍。

此时的袁绍正指挥着士兵们继续屠杀,

“本初兄,且慢!”曹操高声喊道。

袁绍转过身来,看到曹操,不屑地说道:“孟德,你为何阻拦我?今日我定要为大将军报仇,斩尽这些奸佞之徒!”

“本初兄,你此举虽出于义愤,但却过于鲁莽。如今洛阳城中百姓遭殃,许多无辜之人死于非命。若再这样下去,恐会引起更大的动乱啊!”曹操连忙说道

袁绍却冷哼一声:“哼!若不斩草除根,日后必生祸患。孟德,你不必多言,若再阻拦,休怪我不念旧情!”

曹操见劝说无果,心中暗暗着急。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原来是董卓人马已经先行赶到了洛阳城外,准备勤王。

“不好!董卓来了!”有人惊呼道。

“如今该如何是好?”袁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脸色变得苍白起来他喃喃自语道。

曹操冷静地说道:“本初兄,现在不是懊悔的时候。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董卓。若让董卓进了城,后果不堪设想啊!”

“孟德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局势已乱,我们该如何应对?”袁绍点了点头

“我们可先组织士兵疏散百姓,稳定城内秩序。然后凭借城墙之险,拼命阻挡董卓大军进宫勤王。待皇甫嵩的扬州部人马赶到,再与之内外夹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那么董卓能否成功进宫勤王?此刻木木老者出了一个计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