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 第9章 另一种可能

穿越三国:姐妹同心 第9章 另一种可能

作者:斗战圣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1:46:23 来源:小说旗

侍卫很匆忙的抬起来,直接满脸焦虑之色

连连说道:“相国大人,目前还未能查明具体是哪路兵马,但看其军容严整,气势汹汹,恐非善类。”

“哼!定是有人胆敢谋反!”董卓猛地一拍扶手,怒喝道

随即用余光下意识看了看身边的曹操与袁绍,说道:“此事是否与你们有关?”

“相国大人,此事绝非我等所为。如今局势本就敏感复杂,若有军队集结城外,我等也担忧会引发更大的混乱,还望相国速速派人查明真相,以安民心。”曹操赶忙躬身行礼,神色坦然地说道

“曹公所言极是。如今城中人心惶惶,若再不尽快解决此事,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还请相国大人以大局为重,莫要轻信谗言。”袁绍听了曹操的言论赶忙附和

董卓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嘴上却依旧强硬:“哼!若让我查出与你们二人有关,定不轻饶!来人啊,点齐兵马,随我出城查看!”

“相国大人,此时贸然出城,恐有不妥。万一中了敌军的埋伏,后果不堪设想。依老臣之见,不妨先派遣探子去打探清楚敌军的虚实和来意,再做定夺。”皇甫嵩上一步拱手说道

董卓沉吟片刻,觉得皇甫嵩的话有几分道理,便点头道:“哼!那就先派探子去打探一番。若让我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夏夏和莲花在后方相互对视一眼,

此刻心中都明白,这不明军队的出现绝非偶然,或许正是一个转机。

一瞬间,斥候匆匆返回,单膝跪地禀报道:“相国大人,经探查,这支军队打着丁原的旗号,看样子是并州太守丁原的军队。”

“哼!果然是丁原这个逆贼!他竟敢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真是不知死活!”董卓听完脸色变得更加阴沉,咬牙切齿地说道

曹操和袁绍听闻是丁原的军队,心中皆是震惊。

曹操暗自思忖:丁原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莫非是想在这立帝之事上横插一脚?

而袁绍则心想:丁原向来在太原安分守己,此次兴兵,必然不会无的放矢。

“诸位,丁原兴兵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举!我当亲率大军讨伐此贼,以扬我西凉董家军威!谁愿随我一同出征?”董卓转身看向众人,怒吼道

话音刚落,只见董卓的义子吕布大步流星地站了出来,抱拳行礼道:“父亲大人,末将愿随你一同出征,定将丁原小儿那逆贼斩于马下!”

“好好好!有奉先相助,我何愁不能剿灭丁原!其余将领,随我一同出征!”董卓看到自己的义子主动请缨,非常得意的说道。

一时间,帐内将领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昂。

“即刻点兵,明日一早出发,直捣丁原老巢!”董卓看着众将,大手一挥说道

然而在一旁,作为董卓的军师木木老者,缓缓上去说道:“丁原是个大才,主公何不以让其为自己所用呢?”

“木木老者,你这是什么意思?丁原兴兵造反,此乃大逆之罪,岂有招安之理?”董卓听闻军师之言,微微一怔,随即冷哼一声

木木老者不慌不忙,抚了抚胡须,缓缓说道:“主公,丁原此人,吾观颇具将才,麾下亦有一批能征善战之士。若一味以武力讨伐,即便能胜,亦恐损兵折将,耗费时日。若能将其招安,使其归顺主公,为主公所用,岂不是如虎添翼?”

“你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丁原叛逆之心已显,如何肯轻易归顺于我?”董卓眉头紧锁,面露思考之色,然后表示赞同军师的观点!

木木老者感受到董卓赞同自己的观点,微微一笑,继续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有所不知,丁原之所以兴兵,或许并非真心谋反,而是另有缘由。主公不妨先派人前去游说,许以高官厚禄,晓之以利害,若其能认清形势,定会弃暗投明。”

董卓沉吟片刻,觉得军师所言也有几分可行之处,便点头道:“那便依你之计,派一能言善辩之士前去游说丁原。若其能归顺,自是再好不过;若其执意不从,再兴兵讨伐也不迟。”

“诸位,谁愿前去游说丁原?”董卓环顾帐内众将,等待答案!

众将面面相觑,无人敢应。

毕竟丁原兴兵造反,此时前去游说,凶险万分。

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的文官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主公,末将愿往。末将自幼研习纵横之术,善于言辞,定当竭尽全力,说服丁原归顺主公。”

董卓定睛一看这个文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忠实大臣李儒,微微点头道:“好,便由你前往。若此事办成,必有重赏;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此刻,李儒领命而去。

且说丁原营中,丁原正为战事忧心,深知自己与董卓实力悬殊,此次兴兵实属无奈之举。

“报!”一名士兵匆匆跑进营帐,单膝跪地“将军,董军遣使前来,求见将军”

丁原心中一凛,完全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下吩咐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李儒步入营帐,见到丁原后,恭敬行礼。

“你来所为何事?”丁原冷冷问道

李儒不卑不亢地说道:“将军,我家主公道,丁原将军乃当世豪杰,一时兴兵或有苦衷。如今主公愿以诚相待,许将军以高官厚禄,望将军能弃暗投明,共图大业。”

“董卓老贼,妄图以利诱我。我丁原岂是贪恋荣华富贵之人!我兴兵只为天下苍生,岂能与他同流合污!”丁原听后,怒极反笑

李儒连忙说道:“丁原将军误会了。我家主公深知将军忠义,此番并非强迫将军,只是希望将军现在能审时度势。将军若继续与主公为敌,只怕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丁原沉思良久后点点头:“要我归顺董卓,除非他能答应我三个条件。”

“不知是哪三个条件?”李儒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丁原

丁原肯定的说道:“其一,我不受董卓老贼任何官职;其二,需给我足够的兵马粮草,让我继续为天下苍生效力;其三,若董卓日后有不义之举,我有权自行其是”

李儒听后不敢擅自做主,连忙说道:“将军稍等,末将这就回去禀明主公”

言罢,李儒匆匆离去。

回到董卓的洛阳,李儒将丁原的条件一一告知董卓。

董卓听后,心中非常不悦,但在木木老者的劝说下,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李儒回到丁原营中,将董卓应允之事详细告知。

丁原听后,微微点头,面色却依然很严肃,此刻的眼神不禁深邃地望着远方,缓缓说道:“李儒,我此番归顺,实乃无奈之举。那三个条件,皆是关乎天下苍生,我自当尽力而为。但董卓此人,素来狡诈多疑,若他日有悖于诺言,我定不会坐视不管。”

“将军放心,我家主公虽性情刚烈,但也深知轻重缓急。如今既已答应将军的条件,自当遵守。还望将军能与我家主公齐心协力,共谋大事”李儒很自然的恭敬的行礼

丁原冷哼一声“但愿如此。你且回去告知董卓,明日我便率部前往洛阳,与他一同商议后续事宜。”

李儒连声称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急忙转身离去。

待李儒走后,丁原的副将张扬走上前来,面露担忧之色:“将军,这董卓反复无常,我们真的要归顺他吗?万一他日后翻脸不认人,我们岂不是陷入绝境?”

“如今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为将领,当以天下苍生为重。若能借助董卓之力,平息战乱,使百姓安居乐业,即便冒险,又有何不可?只是日后需多加防备,不可掉以轻心。”丁原叹了口气回应

次日,丁原率部浩浩荡荡地前往洛阳。董卓听闻丁原已到,亲自出城迎接。

两人相见,表面上客客气气,互相寒暄一番后,便一同进入城中。

在议事大厅中,众人分列两旁,董卓坐在主位上,笑着说道:“丁将军此次前来,真是令洛阳增辉啊。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还需仰仗将军之威,与我等共同平定。”

丁原拱手行礼:“董公此言差矣。如今天下大乱,我等皆当为天下苍生着想。若能携手合作,必能早日恢复太平。”

董卓点头称是,随后说道:“不知丁将军对当前局势有何高见?”

“如今各地诸侯并起,战火纷飞。若要平息战乱,当先剿灭一些势力较强、为非作歹的诸侯,以安民心。其次,要加强对地方的管控,整顿吏治,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丁原说完这番话,神色不禁非常严肃起来!

董卓听后,连连称赞:“丁将军所言极是,正合我意。”

就在众人商讨之时,

突然有探子来报:“报!城外发现一支神秘军队,不知何人率领,正向洛阳逼近!”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来犯我洛阳?”董卓听后瞬间暴怒!

丁原则是眉头一皱“看来这天下局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我愿领兵前去查看,一探究竟。”

董卓欣然同意,并让义子吕布协同丁原,一方面是保护丁原,但是更重要的是监视丁原的一举一动

丁原与吕布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出城迎敌。

一路上,丁原心中满是疑惑,这支神秘军队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逼近洛阳?

而吕布则骑在赤兔马上,身披重甲,手持方天画戟,眼神中透露出对身边丁原好奇之情,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义父会对丁原如此客气的原因!

行至洛阳城外数十里处,只见前方尘土飞扬,一支军容整齐的军队映入眼帘。

军队中央,一员大将威风凛凛,手持长枪,身后大旗迎风飘扬,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公孙”字。

“原来是北平公孙瓒的部队”丁原微微震惊,随即眉头舒展,暗自松了一口气,“若是公孙瓒,倒也算是一方豪杰,此番前来,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吕布见是公孙瓒的军队,也收起了几分戒备之色。

深知公孙瓒乃河北雄主,虽然兵马不如自己义父董卓强壮,但智谋过人,尤其是麾下白马义从更不可小觑。

公孙瓒见丁原和吕布率军前来,便勒住马匹,拱手行礼道“丁将军、吕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冒昧率军前来,还望恕罪。”

丁原还礼道:“伯圭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公孙瓒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看着丁原和吕布,说道:“如今天下纷争不断,汉室衰微,董卓逆贼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我有心匡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听闻丁将军乃忠义之士,故特来相邀,共讨董贼,还朝廷一个清平。”

丁原听后,心中一动,本就对董卓专权横行的行径深恶痛绝,只是一直苦于势单力薄,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暂投董卓麾下,然后目前吕布又在自己旁边,此刻丁原和公孙瓒使了一个眼色,意思就是“吕布是董卓的近卫义子,说话小心点”

公孙瓒见状,微微颔首,会意了丁原的担忧。

接着说道:“吕将军乃当世虎将,武艺超群,若能与我们携手,必能为匡扶汉室增添一大助力。”

吕布在一方面本就少智,听到别人如此夸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但面上却仍保持着沉稳,说道:“公孙将军此言差矣,我吕布虽不才,却也知晓忠义二字,如今身在董卓麾下,自当为其效命。”

公孙瓒听出了吕布话中的婉拒之意,却不气馁,继续说道:“吕将军忠心可嘉,然董卓逆贼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将军若一味助纣为虐,恐非长久之计。况且,将军若能弃暗投明,日后之功业,必不可限量。”

吕布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深知自己最近和董卓在一起,确实感受到了暴虐无道,也明白自己若继续追随董卓,迟早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转念一想,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且自己目前在董卓麾下地位尊崇,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断。

“吕将军,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如今天下局势变幻莫测,我们当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意气而误了大事。”丁原见状,忙在一旁打圆场道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丁将军所言极是,此事我需再斟酌一番。”

公孙瓒见状,知道今日之事已无法即刻促成,便也不再强求,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丁将军与吕将军再仔细思量一番。我等随时恭候二位佳音,愿与二位共谋大业,拯救天下苍生。”

说罢,公孙瓒便带着自己的军队缓缓退去。

丁原和吕布站在原地,望着公孙瓒远去的背影,心中皆是复杂的想法。

差不多五日日后,丁原与吕布仍在商议是否要与公孙瓒联手之事。

此时,一名探子匆匆来报,称董卓得知公孙瓒曾前来游说自己的义子,大为震怒,已派兵前来兴师问罪。

那么吕布到底该如何选择?是否会弃暗投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