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远别离 > 第9章 经国之问

远别离 第9章 经国之问

作者:尤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2:36:32 来源:小说旗

长偃皇城,九皇子寝宫。

看上去十四岁左右的少年斜坐在围栏上,鸟瞰长偃城的夜景。

他面庞线条如同刀削,眉宇间英气十足。

“殿下,今日东阳王在王侯聚会战败,对手是孔雀王爷家的少爷,只有十岁。”有仆人在寝宫外禀报。

“将军百战,老死边疆;寸功未立,得封东阳。”九皇子叹了一口气,“这都是因为他是凤凰,和父皇一样,仅此而已。”

看得出来,九皇子虽然身为鲲鹏天命者,在奕皇这里似乎并不如二皇子奕旸得宠。

“殿下,还有一件事,宫内的占卜师特意嘱咐我向您转告......”仆人继续说。

“何事?”

“关于几天前,北方的寒潇星消失一事。”仆人道,“经过占卜,似乎与殿下的命盘有极重的牵连,可能有大因果藏于其中。”

九皇子皱了皱眉,这星陨之事,与他有牵连,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

“知道了。”他摆了摆手。明天就要动身赶赴鸿溪,他握紧手中的玉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次日清晨,从长偃城中驶出几辆战车,其中一辆更是有御林军守卫。

皇室、孔雀王府、鸿溪莫家、近春晏家、乌落梁家,宗室与士族的年轻天才齐聚。

奕离不是第一次离开长偃了,新奇感少了许多,只是默默观察着其他家族,还有那位九皇子。

“这位九皇子,倒是没有他哥哥那种跋扈的气焰。”天城在一旁说。九皇子感觉到他们的目光,也看过来,点头致意。

九皇子的善意让奕离感觉很舒服,随后在行程上的几天,九皇子还邀请二人同乘。

九皇子名叫奕正,与二皇子一样都是嫡出,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不过奕离也知道,在奕皇面前,奕正很难和他的哥哥真正竞争。

奕正并不如外人所传言的那般冷淡,相反,面对信任的人,他表现得十分熟络,与奕离谈天说地,聊到奕国与北国在边疆的战争,聊到宗室和士族的恶劣关系。

奕离的见地令奕正感到吃惊,有很多细节他都没有去想,而奕离却能一下切中要害。

“幸亏你没有生在皇家,否则就没我和奕旸那家伙什么事儿了。”奕正常常感叹。

天城并没有掺和他们的交流,并非和奕离独处的时候,她似乎一直很冷淡。她当初是被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或许对战争的厌恶也是一部分原因所在。

鸿溪莫家、近春晏家和乌落梁家的人马都聚集在另一处,和宗室人马远远隔开,只有几个少年人时不时看过来,特别在关注奕正和奕离。

“莫汶、晏尹、梁子安,这三位是三大家族的少年一代领袖。”奕正指向三大家族人马中的两男一女,奕离也关注他们很久了,到了鸿溪求道的时候,他们就是竞争对手。

几天行程过去,古朴大气的鸿溪城出现在了地平线。

“遥想这个以文治国的国家,一度出现修炼大世,却短命而亡,叫人唏嘘。”奕正叹了一口气,“曾经辉煌的颉王朝,如今只剩下一个家族了。”

“冲突和竞争使人进化。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天才只消走进藏经阁,就能轻易阅览世间所有功法经,灭亡就是迟早的事。”奕离道。

他曾在草原修行,对于冲突与实战的功效深有体会。他之所以能击败奕旸,便是这个原因。

鸿溪城内宁静与繁荣并存,更多的是深深的文化气息。庞大的莫家士族在这里扎根,还保留着许多古代颉王朝的传统。

鸿溪城中央,颉王朝的故皇宫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巨型建筑,被层层叠叠的围墙和真气封印保护着,那就是藏经阁。

颉王朝开国皇帝,谥号为文,人称文帝。文帝聚集天下万法,修成藏经阁,供年轻天才进入参悟。他以文治国,当时人乐于分享,少有纷争,一片祥和太平,是为修炼大世。

有人已在藏经阁外等候,那是莫家家主,奕国敕封的鸿溪公。以鸿溪公在士族的地位,那些士族中人都纷纷过去见礼,不敢怠慢。

“既然都到了,就都取出鸿溪玉牌,与经国碑共鸣,借此入内吧。”鸿溪公指向身后,这藏经阁的入口已经被完全封闭,只剩下一块黑黝黝的石碑,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这就是经国碑吗?以经国为名,上面居然一个字都没有。”奕正道。毕竟颉王朝以文治国,如此重要的一块碑,却没有刻下什么。

众人让九皇子先行。奕正拿出鸿溪玉牌,靠近经国碑,经国碑忽然闪烁起乌光,鸿溪玉牌上似乎有血精渗出,与乌光共鸣,然后奕正便消失在了原地。

“哦,忘记说了,进入之后,会进行一场试炼,名为‘经国之问’,用来划分进入者可以参悟的经文等级。”鸿溪公笑眯眯地说,“各位要秉持本心,好好通过啊。”

奕离眉头一挑,鸿溪公显然是故意“忘记说”的,就是在奕正进入后,才对士族成员给予提醒。

莫汶、晏尹、梁子安他们都满脸信心十足,特别是莫汶,毕竟他是莫家的血裔,是文帝的后代,他在这藏经阁中应当会有不小的便利。

奕正一走,他们看向奕离、天城的目光就是不加掩饰的挑衅与轻蔑。面对非皇室成员的宗室,他们便是肆无忌惮。

莫汶、晏尹更是将目光聚焦在天城身上。天城的美貌长偃中人都有耳闻,这些士族子弟又很早熟,眼中都是觊觎之色。

天城依旧冷淡,拿出玉牌就走,看都不看士族方向。

奕离看向两人,两仪玄圆日月瞳荡漾,这道目光极为隐晦,几乎凝聚成一条线,旁人都看不清,只有莫汶、晏尹两人在那一瞬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恐惧,似乎日月崩塌于前,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两人变色之际,奕离收回目光,跟着天城一道,展示玉牌,然后被经国碑传送。

“这小子有古怪!”莫汶低声向晏尹道。

......

奕离环顾四周,他似乎被传送到了一个单独的空间。

藏经阁依旧是藏经阁,只不过少了许多岁月的痕迹。有一个中年人坐在高台上,自顾自抚着琴,云淡风轻。

中年人头戴冠冕,有王气萦绕在他身周,却并不显得霸道,给人儒雅随和之感。

“文帝。”奕离瞬间洞悉了中年人的身份。古今帝王中,如此特殊的也只此一位了。只是不知道,眼前的文帝,究竟是留下的影像,还是一缕残魂。

“我仍有意识。”文帝似乎知道奕离在想着什么,停下抚琴的手,缓缓站起。

“所以你见证了你所开创的王朝的结局。”奕离道。他并不畏惧帝王之仪,因为他身怀重瞳,本就是天生帝王的体质。

文帝似乎叹了一口气,挥了挥衣袖:“你携我后人所炼玉牌来此求道,便来接受经国之问吧。”

他指了指古琴旁的蒲团,示意奕离坐下。奕离早有预料,毕竟文帝以文治国,他的试炼,一定关乎于文,而非武斗。

“少年人,在这经国碑上书写吧,当以何治国。”

奕离定睛一看,文帝先前抚的竟不是琴,而是那块经国碑,只不过此时它横躺在地上。

“如果是那莫汶,一定毫不犹豫地写下一个‘文’字吧。”奕离道,“可是王朝终不能只是一代的修炼大世,它应当庇护万民,生生世世。”

这刻下的字,关乎着他能参阅什么等级的经文。“文”,是一个十分保险的答案,毕竟经国碑绝对不会否定文帝的方略。

颉王朝以文立国,短命而亡;邢王朝以武窃国,终被瓜分。

他决定遵从本心,运转真气,凝聚在指尖,在石碑上刻字。

“人”!

“治国,当以人为本。没有人心,谈何家与国!”

经国碑震颤着,文帝的脸上也露出惊讶之色。奕离的答案很简单,但几乎每一个统治者都遗忘了这个“人”字。

或许,身处靠近天空的高位,便再也看不清大地之上,数不尽的鲜活的“人”了!

是文是武,是无为是苛政,都要遵从人的索求,遵循人道。

乌光再闪,文帝脸上欣慰的笑容一闪而逝,奕离被传送离开。

“真是怀念啊,这样坐而论道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