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棠未语半春休 > 第14章 庄子

海棠未语半春休 第14章 庄子

作者:乐鑫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2:45:16 来源:小说旗

管家钟叔驾车,子龙,付婆子陪着她,出了城后,孙月娘就把帘子挑了起来。现在是深秋了,田里的稻谷已经金黄,有的已经割了,一铺铺整整齐齐铺在田里,晒两三天就可以脱粒了。

上一世,孙老太太小时候,家里的田也是用这样传统的刀耕火种的方法,稻子割了在田里晒几天,然后运一个用竹篾做的垫子到田里,把稻谷整整齐齐放上面,用一种特制的棍子,(形状像7字,柄比较长,)抡起来敲打稻穗,稻谷就被打下来了。

这个时候,田里会有很多蚂蚱,孩子们就在田里捡稻穗,抓蚂蚱……一路看,一路回忆童年的时光,很快就到了庄子,这个庄叫做沙河庄,是因为旁边有一条小河叫沙河,庄子因此而得名。

庄子离城很近,不过五六里路,位于城南。帮忙管理的庄头姓胡,胡老汉一家子已经帮忙孙家管理庄子四十多年了,后来这个庄子给孙月娘做嫁妆,孙月娘也没有换人。

这个庄子比较小,主要就是稻田,总共有一百二十亩田,租给了十多户人,每年上交三成收成。由于离城近,家里的劳动力农闲时就会到城里打打零工,

总体来说庄子里的人生活还算富足。胡老汉自己家也租了十多亩,由于他担任庄头,就免了他的租金。孙月娘询问了一下今年的收成,稻子的收割情况,胡老汉都一一回答。

这边没有问题,趁着时间还早,孙月娘决定去另外一个庄子看看。这个庄子叫李家庄,离城要远一些,大概二十里,位于城西,还好从这里去只有十多里地了。

城西地势逐渐变高,稻田越来越少,逐渐就不再是平地,而是起伏的小山包,作物也变成了玉米,黄豆这一类了。

马车走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这里的庄头姓李,李老汉也是直接随着庄子过来的。庄子位于山脚下,庄子对面是一片梯田,但是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只能种玉米

面积比较大,大概三百亩,还有庄子后面的山林也是孙月娘的。有一片竹林,竹林后面种的都是松树,松木是建房造屋常用的木料。这片松林孙月娘娘家四五十年前就种下了,现在粗的可以做柱子了。

庄子前的一大块地用来种菜,菜地周围种了很多梨树,这个季节刚好成熟,黄澄澄的挂满枝头,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这个庄子有佃户二十三户。

他们每家租了十多亩梯田,农闲时候就会进山打打猎,换取一些钱财。李老汉把孙月娘带进院子,嘱咐他的儿媳妇烧火做饭,快到午餐时间了,孙月娘也就没有推辞。

李老汉又让儿子去杀了只鸡。庄子里的人听说东家来了,就三三两两的聚了过来。孙月娘询问了一下大家今年的收成,李老汉叹口气说,“今年雨水少,玉米产量不好,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日子也不好过,”其他人也跟着叹气。

孙月娘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他对大家说:“今年就减了大家一成的租子吧,今年腊月前你们把地翻好,我准备让大家种植一种新的作物。”

冬天这些梯田都是闲置的,因为没有什么适合的作物,大家听了都有点好奇。不过东家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听东家的一定没错的,对了,今年还能省一成的租,大家都高兴起来。孙月娘在庄子里吃了午餐,李老汉又摘了一筐梨,拔了一筐地里鲜嫩的蔬菜,还提了一篮子鸡蛋,最后拉着满满一车回家了。

孙月娘当然不会白占这个便宜,她知道当面给钱李老汉是绝对不会收的,离开时她悄悄在凳子上放了一两银子,直到马车走远了,李老汉家的儿媳妇才发现,这时他们也追不上马车了,李老汉对儿媳妇说:“收着吧,这是夫人的心意,咱们记在心里就好了,”

一路上,孙月娘都在思考两个庄子接下来的发展,归程倒是很快。回来后,孙月娘就让子龙去找上次卖土豆的人,那个人在城里有一个固定的摊位,他跟着货船一路南下,一路不断进货又不断出货,他很熟悉各地哪些货紧俏,一般很少有砸在自己手里的,上次土豆除外。

子龙到摊位上看了,他没在,他又跟着货船走了,他跑一趟一般要一个多月,现在守着摊子的是他的儿子。孙月娘让他转告他父亲,回来后到宋府一趟,有生意和他谈,他儿子忙不迭的答应了。

晚上子安一家回来了,他已经在衙门忙了好几天了,今天得空回来一趟。见过祖父祖母后,就来了孙月娘这里,他对孙月娘说:“娘,我回来了,诗晴和瑜姐陪祖母说会儿话,很快就会过来了。”

孙月娘看着瘦了一圈的子安,心疼的说:“你看你都瘦了,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不是没有按时吃饭?”“我没事,就是这几天比较忙,现在好了,娘看起来精神不错。”两人又说了一下火锅店和子钰然后就聊到了子安的工作情况。

清山县上一届县令是一个中庸之人,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任三年来,没有什么建树,今年就平调到了清水县。子安是有一些想法的,

一方面,他想做出一些成绩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毕竟娶了个丞相千金还是有些压力的,他可不想让人觉得他的吃软饭的。另一方面,清山县是他的家乡,有能力的话他也很想尽份力,让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更好。

清山县总共有五个乡,上顺乡,下顺乡,宝丰乡,常兴乡,和永安乡。前三个乡围绕在县城周围,地肥水美,比较富庶,困难一些的就是靠山的几个村,

孙月娘的第一个庄子就在宝丰乡,第二个庄子在上顺乡。而常兴乡和永安乡就几乎都是山区了,没有水田,只有一些山地,没有水利设施,完全靠天吃饭,老百姓的生活苦哈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