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子安就带着这位钦差大人随机走访了几个村子,查看学堂的进度,陈御史更是亲眼看到亲身体会了大家对宋县令的爱戴和拥护。宋子安又粘贴告示,广招有识之人来担任学堂的教书先生,报名的人很多,宋子安就请陈御史一起帮忙挑选,陈御史欣然同意,于是他又在清山县多待了两天,帮助宋子安选出三十多名人才,最后才告辞离开,离开时,宋县令贴心的送上孙月娘亲手制作的土特产大礼包。
回去后陈御史连夜奋笔疾书,将自己此次清山县之行的所见所闻如实告知皇帝,并赞扬清山县令宋子安爱民如子,廉洁自律,设身处地为民排忧解难,为民众谋福利,堪当官员的表率。
能得到陈御史赞美的人用手指头都数的过来,皇帝一看,龙心大悦,他听说普通乡野民众都能为了子孙的教育出钱出力,朝廷也不能没有表示,于是皇帝大笔一挥,令户部拨发两万两白银给清山县,作为建设各级学堂所用。
传信钦差快马加鞭赶往清山县,传达了皇帝的圣旨,宋子安磕头谢恩,接旨后他招待传旨太监到好客来品尝野生菌火锅。传旨太监吃过后也是连连称赞,临走前,宋子安更是送上孙月娘准备的土特产大礼包,传旨太监高高兴兴回去复命了。
孙月娘这几天又收到了穆红棉的信,她在信中说她开始筹备稚幼堂了,现在正在选地址,下个月就动工,争取在天冷前弄好,让无家可归的孩子们今年冬天有个去处,她还说她现在很忙,但是很充实,她觉得每天都干劲十足。
孙月娘看后很替她高兴,回信时给了她一些鼓励和建议。自从裴沐辰回去后,也是每个月都会给孙月娘和子龙写信,和子龙主要说回京后认识了什么人,见到了什么新鲜事,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给孙月娘的信里,他会就一些问题询问孙月娘的意见,在他心里,孙月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长辈,而且有些事孙月娘给的意见很独到,往往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到了中秋时节,也是农忙时节,地里的玉米,黄豆都成熟了,大家忙着收割,田里的水稻也黄了,收割前要先把田里的水全部排干,这时候,就剩最后一批稻花鱼,这批稻花鱼卖完,想吃就要等明年了。
孙月娘和子惠子龙出来走走,看到的就是大家忙碌的景象。村学,乡学的建设已经结束,夫子已经到位,农忙过后,各级学堂就开始正式上课了。想想这一年,清山县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孙月娘觉得自己多少起了一些好的作用,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不知不觉来到了沙河庄,就是孙月娘的庄子之一,庄头胡老汉急忙出来迎接,他有点惶恐的说:“东家要过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你看现在院子里多乱啊。”孙月娘笑着说:“今天天气好,就想着出来走走,走着走着就到这了,顺便过来看看,不知道今年大家收成怎么样?”
听到东家询问起今年的收成,胡老汉一脸的笑容:“今年好啊,风调雨顺,稻子长得特别好,可以比去年多收三成粮食,而且今年我们都养了稻花鱼,稻花鱼好卖啊,最差的人家光这一项就有五六两的收入,好的有十多两哩。”
说到这个,他笑的更开心了,“还有田间地头的荒地也被我们开垦出来,种了辣椒和黄豆,还按夫人您教的方法,田埂上也种了黄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今年大伙可开心了。”
这时胡老汉的孙子跑了过来,让胡老汉看他的新书包。胡老汉宠溺的摸着孙子的头接着说“我们相邻的几个村子共同建了一个学堂,中秋节过后就开学了,这小子已经盼了好久了,天天背着他的新书包,准备上学去了。”
然后他又感叹:“这样的日子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这都是托了夫人和县令大人的福啊。”说着又要给孙月娘磕头。孙月娘急忙扶起他,又鼓励了几句,这时村民们多数都在地里忙,村子里没有太多人,孙月娘没有多作停留,带着子龙子惠继续走走停停,欣赏秋天的美景。
中秋这天,子钰赶回来了,他这次出门的时间较长,因为他一口气把火焰山烧烤店开遍了河川府和其它三个县,反响很不错,之前来过清山县,尝过烧烤的人都不遗余力的帮忙宣传,开业时的盛况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孙月娘又询问了一路的情况,子钰激动的说:“娘,这次真的多亏了卫十,我们这次遇上劫匪了,如果不是他,我可能要被绑票了。”子龙一听这话,眼睛一下就亮了,他习武多年,一直没有实战过,现在听哥哥说遇上劫匪,他非但不害怕,反而遗憾自己没遇上。他立刻催着子钰问“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赶快讲讲吧。”
原来平时子钰奔走于河川府各县时,走的都是官道,官道一般都比较太平,至少子钰之前都没遇到过劫匪。这次由于要赶路回来过中秋,在路过清河县时,遇到几个人,说是有一条山路可以更快的到达清山县,这几个人经常在两个县走动,做些生意,很熟悉路况,之前子钰也和他们打过交道,是可靠的,又有卫十陪着,于是子钰就和他们结伴而行。
一路都很太平,谁知到达一个叫跌水涯的地方,突然冲出十几个人,黑衣蒙面,拦路劫财。随行的几个商人吓到瑟瑟发抖,就打算把身上的财物留下,没想到这时卫十出手了,他以前受过严格的训练,这些山匪都是一些流民,身手比普通人好不了多少,所以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那十几个黑衣人已经被他打倒在地,抱着胳膊或腿哀嚎声不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