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棠未语半春休 > 第65章 稚幼堂

海棠未语半春休 第65章 稚幼堂

作者:乐鑫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2:45:16 来源:小说旗

张桃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胖丫那张肉嘟嘟的脸,胖丫扶着她站稳后,不满的说:“张小姐还真是不让人省心啊,幸亏我来得及时,要不你这一摔,就要把吴婆子刚刚辛苦种下的花给压坏了,这些可是夫人最喜欢的花,压坏了还要重新种,您没种过花吧?很累人的。”

张桃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她都不敢抬头看宋子安,说了一声惭愧就带着婢女匆匆离开了。惊蛰和谷雨两个小厮对着胖丫竖起大拇指,刚刚胖丫的动作可真快,他俩都没反应过来,胖丫已经把人给接住了。

宋子安对胖丫说:“你做得很好。”子惠也夸胖丫机灵,胖丫很高兴,看样子她没让那个张小姐压坏了花这件事做得很对啊。

孙月娘听说了这件事,高兴的要赏胖丫,胖丫不要钱,她想要的是一只烧鸡,孙月娘笑着同意了,吩咐厨房给她做两只,这下胖丫更开心了。王诗晴当然也听说了这件事,等宋子安回到梅香居后,她就打趣的询问:“今天如果胖丫没有突然出现,你会不会去接那张小姐?”

宋子安疑惑的说:“我为什么要去接住她,她摔得也太假了,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退后了十几步,在场的人都看到了。”

王诗晴当然知道了,宋子安的贴身户卫阿正和阿力就是她父亲安排的,有什么事都瞒不过她。今天如果胖丫不在,阿正会出手的,她只是想逗一下宋子安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要谢谢胖丫,她打发婆子给胖丫送去了十两银子,胖丫今天太幸福了,就扶了一下张家小姐,又有烤鸡吃,又有银子拿,看来那些花真的很重要啊。以后一定要好好守护那些花,胖丫边吃烧鸡边暗暗下了决心。

张桃回家后,她不好意思把这件事告诉家人,还特地交代两个丫鬟不准乱说话,不过她也没脸再去宋府了。

时间到了孙月娘和穆红棉相约去庄子的日子,一大早,穆红棉就来接人了,孙月娘还是带上了子惠,卫九和胖丫随身跟着,果然是有钱人啊,洛家的马车有大又华丽,四个人坐里面都不挤,要知道胖丫那身形可是一个抵两。

马车慢慢朝城外驶去,大家在车上说说笑笑,一个多时辰后就到了。这个庄子是穆红棉的嫁妆,占地面积很大,有四五百亩地,几乎都是山地,穆红棉说这里主要种玉米,但是产量不是很高。

来租赁的佃户不多,前些年她也没有心思打理,所以很多地都荒芜了。她的想法是反正这些地也种不出好东西来,就盖房子,把稚幼堂建在这里吧。穆红棉带着孙月娘一行人进入山庄,就听到有读书声传来,穆红棉介绍说她从清山县回来后,一边建房子,一边开始收养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她怕这些孩子无法安全的过冬,早一点被收留,就可能会改变命运,所以虽然还有很多事准备不足,但是她已经收养了十二个孤儿了。

这些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只有五岁,都是父母俱亡,家里要么没有其它亲戚,要么就是亲戚也不愿意收养的可怜人。这些孩子穆红棉知根知底,已经确认了信息,并且到官府签了收养协议。

现在这些孩子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上午跟着夫子上课,下午练习拳脚功夫,教他们的是穆家镖局的一个镖师,穆红棉称呼他为钱伯,他因为走镖时受过伤,而且年龄也大了,不适应高强度的走镖工作,穆红棉请他来教孩子们,他很开心的答应了。

孩子们每天还有两个时辰的劳动时间,自己洗衣服,打扫院子,整理房间,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到地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孙月娘边听边点头,穆红棉想得已经很周到了。

参观完了教室,宿舍,饭堂后,穆红棉带着大家到会客厅坐下,现在这边有四个人给孩子们做饭和帮忙管理。这些孩子在来稚幼堂前,都不同程度的吃过一些苦,来到这里后,穆红棉和夫子教了他们很多道理,他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所以孩子们很懂事,大的会照顾小的,而且也很勤快,不学习的时候都会找事做。

穆红棉问孙月娘,让她提些建议。孙月娘沉思了一下说:“你的做法很好,毕竟这是收养孩子的大事,手续一定要齐全,所以接下来可能还要和官府对接,首先要告知大家稚幼堂的存在,这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找到地方,其次每收养一个孩子,都要在官府备好案,减少之后一些没有必要的牵扯。

第三,这些孩子稚幼堂要养到几岁?在稚幼堂里他们除了有个容身之所,能吃饱饭,还能学到什么?除非真的遇到奇才,否则稚幼堂也不可能都让孩子们去走科举之路。

练习一些拳脚功夫是有好处,但是对于他们日后的生活帮助不大。第四,以后要养的孩子越来越多,需要投入的钱也会越来越多,虽然洛家不缺钱,但是如果稚幼堂的支出十分庞大的话,洛啸天那边一定会反对的。所以还要开源节流,如果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是最好的。”

听完孙月娘的分析,穆红棉吸了一口冷气,她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孙月娘看她有点沮丧,说到:“问题提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想解决的办法,第一二个问题好办,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收留孤儿,官府一定高兴坏了,你出钱出力,官府得了政绩,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所以处理起来一定很顺利。”

“第三个问题,我觉得要教孩子们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所以可以开设一些最基础的识字班,识字量大了以后,就可以上珠算班,刺绣班,记账班这样比较实用,又不需要长期投入时间的本领,这样等他们离开稚幼堂后,也算有一技之长,不会找不到事做,而且我们也可以利用好你这几百亩的土地,看一下种植什么最合适,我们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如果做好了,可能这些孩子的就业问题都解决了,那么第四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