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全家人聚在一起,桌子上的菜本来已经空前的丰盛,孙月娘又添了几个新菜式,前些天做的香肠也可以食用了,煮熟后薄薄的切了两大盘,她还做了酸菜鱼,酱鱼,火腿干笋鸡,干锅鸭,加上过年常吃的菜,满满摆了两大桌子。
大家热热闹闹的一起吃饭,公公宋思成先讲几句吉利话,大抵就是希望大家新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然后就开吃,现在吃饭的氛围在孙月娘的潜移默化之下,已经变得轻松活跃得多,大家都总结了一下这一年的收获与不足,畅享了新年的愿望,当然这就是孙月娘的要求了,作为一名老师,她做的最多的就是总结经验,制作计划。
她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大家都很配合。子安今年打算带着群众奔小康,子钰想要把好客来开到京城,子龙想要把身手练得更好,他想去从军,子惠比较害羞,她说想天天陪在娘亲身边,春燕想她娘亲能够开开心心,这个心愿听得宋玉娥眼眶发红。
王诗晴只说希望瑜姐健健康康,但是孙月娘知道,她其实最想的是能再生个儿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孙月娘不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古人这个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他们总觉得有了儿子,今后才有依靠。瑜姐也奶声奶气的说希望每天都能吃到祖母做的好吃的东西,童言童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一家人一起守岁,屋里烧着几盆碳火,大家就围着火盆玩起了纸牌。纸牌是前几天孙月娘闲来无事想起来的,她找来硬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子惠,子惠还真画出来了,她又教会了大家几种简单的玩法,这几天大家都很着迷。有了纸牌,时间过得好像快了很多。子安是第一次玩,不过探花郎的名头真不是虚的,一圈过后,基本就是他一直赢了,脸上贴满纸条的子龙逗得大家哈哈笑。
孙月娘来这个家的第一个除夕就这样过去了,新年更声响起的时候,孙月娘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的亲人们能够平安顺遂,心想事成。希望现在这个时代也能够像后世一样国泰民安,山河永固。
新年的第一天,先是小辈们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去给长辈拜年,这不,孙月娘刚刚起来,子钰,子龙,子惠几个就过来拜年了,他们手里已经拿着几个红包了,看来他们已经给祖父母拜过年了。三个孩子齐齐跪下,祝福孙月娘健康长乐,福寿绵长。孙月娘心里高兴,让付婆子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包,也祝福他们新年快乐,平安顺遂。
几个丫头也喜气洋洋,宋家从来不苛刻下人,到了年节,还会每人多给一个月的月钱。拜完年,香喷喷的汤圆已经摆上桌了,今年的汤圆里加了桂花酱,味道更加香甜。清山县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团聚,一般不会去串门,不出去花钱,但是到了初二就可以了。
虽然现在不像后世那样促进消费,但是过年这几天也是人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劳作后,难得的休息时光。不管有钱没钱,这两天总会比平时花得多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宋子安把美食街的开业时间定在初二这天的原因。
明天美食街就要开业了,今天一定要准备好烧烤需要的食材,这些都是大丫在负责,孙月娘去看了一下准备情况,大丫真的很能干,一切都井井有条,五花肉,牛肉,羊肉都已经切好,正在串串,素菜还在清洗中,孙月娘嘱咐可以再多准备一些食材,大丫听了就照做了。
第二天午时一过,文笔巷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宋子安还请来了两只狮子,敲锣打鼓,一路从县衙舞到巷口,这一行为更是吸引了很多人一路跟着,最后他致辞发言,宣布文笔巷美食街正式开业了,并亲自揭开了围挡的红布,这时神秘了二十多天的文笔巷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只见以前坑洼不平的路面,已经铺上了青石板,路也宽了很多。路的两边铺面林立,都是统一的风格,相同的颜色,每家店前都插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店名和招牌美食。然后人们就看到好几家原来就口碑不错的小吃店都搬到这了。
“原来王老汉家的馄饨摊搬来这了呀,这几天都没看他们出摊,还以为他们不做了。”“豆腐西施家也来这里卖豆腐脑了,她家的豆腐脑,吃了一次就让人忘不了。”“赵婆子家的炊饼店也在这,这几天没吃过了,正想着呢。”一路都是这样的议论声,这些商家也是高兴的和熟客打着招呼,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不过多数人的鼻子和眼睛都被一个摊子吸引去了,是的,是鼻子,大家都闻到了一股香味。顺着香味走,就来到了一家店,识字的人读了出来“火焰山烧烤店”,烧烤又是什么稀奇的吃食?烧烤店前围了越来越多的人,大丫一边熟练的烤着肉串,一边给大家介绍,请来的四个婶子也在帮忙,有人试着买了一串尝了一下,眼睛马上就亮了,好吃,太好吃了。“再来十串,不对,再来二十串。”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不一会,火焰山烧烤店外面排起了长队,三个人不停的烤,另外两个帮忙点菜,收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宋子安带着人巡视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又安排人盯着这边,以免人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这一天文笔巷美食街的盛况过了好久都还有人津津乐道,只用了两个时辰,好多店家准备的原本够卖一天的食材就卖光了,很多人没买到,店家只能给大家作揖道歉,并且保证明天一定会多准备一些,烧烤店虽然多准备了很多食材,但也架不住人多啊,三个时辰后,也全部卖光了,大丫也只能和大家道歉,并保证明天早点出摊,这些人才怏怏不乐的走了,不过通过大家口口相传,美食街名声更大了,后来真的成了外地人到清山县必到之处。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