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说起关于跌水涯的劫匪一事,他已经写信告知河川知府吴国栋,靠县里的几个衙役是剿不了匪的。而河川府是有驻军守将的,如果他们出手,那这件事就很容易了。大家边吃边聊,今年的中秋天气特别好,不一会圆圆的月亮就升起来了,孙月娘给几个孙子讲起来嫦娥奔月的故事,不仅几个小孩,连子惠春燕也听得入迷。今年的中秋节就在一家人的絮絮叨叨中过完了。
这几天,连续有人来衙门报案,案子五花八门,宋子安把这些案情分了一下类,第一种是有人在官道上放倒一颗大树,拦住去路,只要过往的马车乖乖交出买路钱,他们就把树挪开,不交的话,他们就一走了之,那颗树太大了,没有十几个人根本挪不动,更搬不开。他们专门找独行的马车下手,多数人没办法,只能忍下这口气,交了买路钱。第二类是专门去碰瓷,躺倒在别人正常行走的马车下面,非说是被撞伤了,旁边还会跑出几个目击证人,围着马车主人要说法,多数人不想惹麻烦,给点钱打发了事。第三种就是子钰他们遇到的直接拦路抢劫,这种情况都发生在跌水崖那一带。还好这帮匪徒只劫财不要人命,报案的都是花钱买平安了。
盗匪如此猖獗,宋子安作为一县父母官当然要管,于是他派衙役穿着便衣去跟进此事,几天后,传回来的消息是这三波人其实都是一伙的,他们的老巢就在跌水崖,这伙人总共三十多人,老弱的就去碰瓷,年轻力壮的就去搬树,几个会点拳脚功夫的就去拦路抢劫。
宋子安和孙月娘商量了一下,打算派卫八和卫十先去探探情况,就算河川府那边派人过来,如果大规模的去剿匪的话,很容易打草惊蛇,劫匪熟悉山高林密的复杂地形,很容易逃避隐藏。如果能对劫匪的老窝有所了解,才有可能做出严密计划,力争将匪徒们一举拿下。
卫八,卫十自然领命,子龙也要跟着去,宋子安就让孙月娘决定,孙月娘想了想说:“卫八,你老实说如果子龙跟着去会不会影响你们的行动?”他们两个暗卫做这点事真的是大材小用了。但是子龙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孙月娘还是有点担心的。
卫八回到:“禀夫人,三公子可以陪同我们前去。”一旁正急得抓耳挠腮的子龙一听这话,就激动的看着孙月娘:“娘,你就让我去吧,你放心,我全都听卫八的,一定平平安安的回来。”孙月娘看他那么想去就同意了,孩子大了总要经历一些事儿的,否则如何成长。子龙高兴得原地跳了几下。
宋子安叮嘱到:“你们一定要记得,此行的目的是摸清盗匪情况以及他们的窝点周围的地形,切勿和劫匪动手,以免打草惊蛇,”三人均点头称是。
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这天,三个人就在月色中偷偷潜入了跌水涯。孙月娘担心子龙,一夜没睡觉,还好第二天中午,他们三人一起回来了,回来后,三人就到宋子安那里汇报情况,这伙山贼盘踞在跌水涯附近已经很多年了,没有做过大案子,但是只要从跌水涯路过的人,那真是雁过拔毛,毫不手软。
之前的县令也上报过,但是由于没出过大事,府城那边也就不太重视,也曾派人来剿匪,可是那山匪狡猾得很,只要听到动静就作鸟兽散,逃匿进大山里,官兵们剿了几次匪,硬是一个匪徒都没抓到,做了几次无用功后,大家都不愿意管这件事了。每次剿匪后,他们会收敛一些,等风声小了,他们又出来了,官兵们也没有毁掉他们的老巢,因为他们聚集在一个天然的山洞里,毁不掉。他们就像一群讨人厌的苍蝇,时不时的出来恶心人。最近可能是觉得好久没有官兵围剿了,又频频出来闹事了。
子龙他们把看到的山寨描述出来,子安就开始画地形图,这个山寨是天然的山洞,易守难攻,因为山寨的入口是一个只能容纳一人进出的狭小通道,进去后,就有一个很大的山洞,可以容纳几百人,匪徒们就聚集在此,山洞应该还有一处出口,后方就是茂密的森林,所以每次等官兵们全部进入山洞,山匪们早就溜之大吉了。
那么也就是说想要抓住这帮山匪,必须得把这后门给堵住。子安问他们有没有找到后方的出口位置,大家高兴的点头,那个出口在山洞后方,他们三人昨天蹲守了一天,子龙监视入口,观察出入的劫匪的活动,卫八和卫十一个从山洞左边巡查,另一个从山洞右边巡查,勘探地形,终于让他们发现了山洞后面的出口,照他们推测,山匪大概有三四十人,平时分做三队行动,专门找独行的客商下手,得手后就回山洞分赃。
地形图已绘制好,宋子安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就等府城那边的人来了。第二天一早,府城来了一位参将带着二十人来县衙找宋子安,很明显,知府对这事也是没抱太大希望,知道宋子安背靠大树,不敢得罪,就随便派点人来意思意思,做点面子上的功夫。
不过宋子安并不生气,有总比没有好。来的参将姓叶,叫叶世杰,这位来头可不小,是河川府守将叶荣的儿子,妥妥的将门之后,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一心也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奈何生在和平年代,没处施展抱负。这次他听到知府找他父亲借人,他就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来剿匪了。
至于他怎么同意只带二十多个人来呢?那是他对自己有信心,在他看来,山匪们不过乌合之众,他们完全可以以一敌十。何况这二十多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而且都配备弓箭,对付几个山匪,那自然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