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二章 (14)揭秘紧脉之源:肺寒、冷饮与胃虚冷如何导致紧脉?

原文: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

在中医理论中,紧脉作为一种脉象,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并非单一原因所能概括。紧脉的特点是脉象紧张有力,如弹丸转索,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如转索无常,数如切绳。这种脉象通常出现在寒邪侵袭机体,正气与邪气在体内激烈抗争之时。

从中医的病因病机角度来看,紧脉主要源于寒邪凝滞。当人体遭受寒邪侵袭时,寒邪会阻滞气血的运行,使得血脉收缩,脉象因此变得紧张有力,形成紧脉。此外,紧脉还可见于疼痛、宿食等病证,这些病证同样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在脉象上有所反映。

原文: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汗液和呕吐物的排泄都与肺气有关。肺主宣发肃降,能够调节体内津液和气血的运行。当肺气受寒,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时,就可能导致汗液外泄或呕吐等病理现象。

如果一个人出现大量出汗或呕吐的症状,这往往是因为肺中寒气过盛。寒气凝滞,使得肺气无法顺畅运行,进而影响到津液的排泄和气血的运行。这种肺气受寒的情况,反映在脉象上,就可能出现紧脉。

紧脉的特点是脉象紧张有力,如弹丸转索,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这种脉象通常表示体内有寒邪侵袭,正气与邪气在体内抗争,使得血脉收缩,脉象紧张。因此,当肺气受寒,出现亡汗或呕吐等症状时,脉象往往会呈现出紧脉的特点。

在中医理论中,脉象的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病理状态。对于“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对于“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这句话,它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咳嗽,并且喜欢坐着喝冷水,这可能会导致脉象变得紧张有力,即紧脉。咳嗽本身可能是肺气不宣、肺气上逆的表现,而喝冷水则会进一步加重肺气的凝滞,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在脉象上表现为紧脉。因此,中医建议咳嗽时应避免饮用冷水,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对于“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这句话,它指出如果一个人出现腹泻(下利),并且是由于胃虚冷所导致的,那么脉象也可能会变得紧张有力。腹泻通常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而胃虚冷则意味着脾胃阳气不足,无法温煦和运化水谷精微。这种情况下,气血运行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在脉象上表现为紧脉。因此,中医在治疗腹泻时,通常会注重温补脾胃阳气,以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这两句话都强调了脉象与人体内部病理状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