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泼洒在四合院里,将青砖灰瓦都染上了一层金黄。
“哐当、哐当……”
一阵沉闷的响动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一群工人肩扛手抬,将一根根粗壮的木头运进了外院。
木头带着山野间的清香,纹理细密,泛着油润的光泽,一看就不是凡品。
木头越堆越多,很快就将外院挤得满满当当,只留下几条窄窄的过道。
这动静,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在屋里歇晌的街坊邻居们,纷纷被吸引了出来,一个个探头探脑,满脸写着好奇。
“这是干啥呢?弄这么多木头回来?”
“谁知道呢,这动静也太大了,午觉都睡不成了!”
“你们看,那木头可真够粗的,得长多少年啊!”
……
三大妈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针线活计,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外院那堆积如山的木头,像是要把它们看出个洞来。
“我说各位,你们还搁这儿猜呢?”三大妈提高了嗓门,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这动静,除了郭家那小子,还能有谁?”
“郭家?就是那个大学生郭绍华家?”一个邻居抻着脖子,往外院张望。
“可不是嘛!人家绍华现在出息了,在轧钢厂上班,厂里分了房子,这不,正捯饬呢!”三大妈语气里带着几分显摆,好像这荣耀是她家的一样。
“哎呦,那可是大喜事啊!听说昨天轧钢厂的王部长还亲自来了一趟,给郭家分了房呢!”另一个邻居凑过来,补充道。
“分了房?分了多少啊?”有人好奇地问。
“多少?说出来吓你们一跳!”三大妈故意卖了个关子,顿了顿,才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足足六间!整整六间倒座房啊!这排场,啧啧!”
“六间?!”
“我的老天爷!”
“这得多少木头啊!”
邻居们顿时炸开了锅,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这年头,谁家不是几口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能有两间房都算条件好的了,这郭家一下子分了六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这郭家小子,可真是有本事!”
“谁说不是呢,人家可是大学生,跟咱们这些泥腿子可不一样!”
“以后这四合院里,可就数郭家最风光了!”
邻居们议论纷纷,语气里既有羡慕,又有嫉妒,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溜溜。
“六间?”
易中海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带着几分沙哑,几分阴沉。
他站在人群后面,脸色铁青,眼神阴鸷地盯着那一堆木头。
自从上次被郭绍华揭穿了真面目,他在院子里的威信一落千丈,几乎没人再搭理他。
昨天轧钢厂来人分房子的事,自然也没人告诉他。
此刻,他听到郭绍华竟然分到了六间房,心里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难受。
凭什么?
他易中海辛辛苦苦一辈子,伺候了聋老太太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是一家子挤在一间半的房子里。
郭绍华那小兔崽子,才刚参加工作,就分到了六间房?
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易中海越想越气,胸口剧烈起伏,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这我们哪儿知道啊?”一旁的二大妈瞥了易中海一眼,耸了耸肩,语气里带着几分嘲讽,“一大爷您要想知道,直接去问厂领导呗!”
周围的邻居们,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易中海,眼神里带着几分玩味,几分鄙夷。
易中海被二大妈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被周围人看得浑身不自在,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
他猛地一甩袖子,冷哼一声,转身就走,脚步都有些踉跄。
“呸!什么东西!”二大妈看着易中海的背影,啐了一口。
“你们还不知道呢!”二大妈转过头,对着周围的邻居们,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郭绍华那小子,还想在垂花门那里砌堵墙,把外院整个儿封起来,弄一个独立的院子呢!”
二大妈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她清了清嗓子,又补充了一句:“你们以为这就完了?人家绍华说了,这房子还得好好装修一番呢!这不,光木头就拉来这么多,往后还指不定有多少好东西呢!”
“装修?还装修啥呀?这房子还不够住?”一个邻居忍不住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
“嗨,人家那叫讲究!你们懂啥?”三大妈撇了撇嘴,一副“你们这些乡巴佬”的表情,“人家绍华说了,要弄成独门独院,还要配上全套的家具,什么八仙桌、太师椅、大床、衣柜……一样都不能少!”
虽然郭绍华没有和二大妈透露过这些,但是这不妨碍二大妈和其他邻居吹牛逼!
什么牛逼?
虽然这些事和她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我就牛逼!
“独门独院?还全套家具?”
“这……这得花多少钱啊?”
“郭家哪来这么多钱?”
邻居们再次被震惊了,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看向外院的眼神也变得更加复杂。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傻柱扶着聋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原本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聋老太太身上。
聋老太太在院子里辈分最高,没人敢在她面前造次。
聋老太太眯缝着眼睛,环视了一圈外院堆积如山的木头,嘴角撇了撇,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冷笑。
“郭家小子,也是有钱的紧!”
傻柱立刻凑了上来,一脸谄媚地问道:“老太太,您说啥呢?不就几根木头吗?能值几个钱啊?”
“几根木头?”聋老太太冷哼一声,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老婆子虽然老眼昏花,可还没瞎!这些,可都是上好的黄花梨!”
“黄花梨?”傻柱愣了一下,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黄花梨一斤就是几毛钱,这一堆至少也有好几千斤!就这几根木头就值好几百!这还只是木头钱,加上其他材料以及运费,郭家小子至少也花大几百,甚至上千!”聋老太太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嘶……”
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好几百?上千?”
“我的天爷!这得多少钱啊!”
“郭家这是要发啊!”
邻居们一个个惊得张大了嘴巴,眼神里满是震撼和艳羡。
傻柱也傻眼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心里那叫一个酸啊!
凭什么?
凭什么郭绍华那小子就能这么风光?
他何雨柱辛辛苦苦做饭,伺候领导,到头来还不是个穷光蛋?
这世道,太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