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 第111章 争吵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第111章 争吵

作者:牛熊随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0 19:50:06 来源:小说旗

郭绍华抬起头,目光与老罗对视,依然保持着那抹微笑,但眼神已经锐利如刀。

“罗厂长的发言很有价值。”

郭绍华的声音依然温和,甚至带着一丝恭敬,但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记重锤:“但,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厂为什么需要这套系统。”

他转身面向老罗:“罗厂长说国家任务重要,我完全同意。但请问,没有效率的生产有什么意义?”

“我们现在的能源利用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32%,比国内先进水平低18%。简单来说,别人用一吨煤能炼十吨钢,我们只能炼六七吨。”

郭绍华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算不算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这能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吗?”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老罗厂长说这是'细支末节'。请允许我直言,年节约十三万的'细支末节',足以抵消我们厂去年的全部亏损,并实现盈利。”

“以我国当前的工资,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才300元左右,这十三万元,相当于四百多个工人!”

“咱们才多少人呐!”

郭绍华此刻的笑容甚至更加温和,却让老罗如芒在背:“当然,如果厂里认为这样的成绩是'细枝末节',那我的确应该'从长计议'了。”

话里的锋芒已经呼之欲出。

“至于'头脑发热',恕我直言,这套方案是我查阅了上百份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无数次计算和推演才得出的结论。”

他翻开文件夹的最后一页,是一份详尽的参考文献目录和技术论证报告。

“而且,就在昨天,我已经接到冶金部关麟副部长的电话,他对我们厂主动提出能源系统优化的想法表示高度重视和支持。”

这句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会议室内炸开。

杨厂长猛地抬起头,连他都不知道这件事!

老罗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冶金部副部长的名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我想请问罗厂长,”郭绍华的声音更加柔和,眼神却愈发犀利,“如果关副部长亲自来厂视察这个项目,您还认为这是'头脑发热'吗?”

会议室内的气氛已经完全转变,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技术科长,没想到他手中竟然握着如此重量级的支持。

罗副厂长额头沁出冷汗,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当然,我完全理解老罗厂长的顾虑。”郭绍华语气诚恳,仿佛真心接纳对方的批评,“毕竟改革总是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我相信,对于一个有着四十年党龄的老干部来说,国家和厂里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郭绍华话中的含义——如果反对这个显然对厂里有利的方案,等同于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之上。

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政治站位的问题。

老罗副厂长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只能悻悻坐下。

但郭绍华并未就此罢休,他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之前提出质疑的王副厂长和鲁副厂长身上。

“王厂长、鲁厂长,还有其他领导,大家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资金投入和生产影响还有疑虑,这很正常。”

郭绍华的语气再次变得谦逊起来,仿佛刚才的锋芒从未出现过。

“关于技术可行性,虽然国内类似系统不多,但核心的余热回收、智能调度等技术,在国外已有成熟应用,原理是相通的。我这份报告里附带了详细的技术论证和国内外案例分析。”

他轻轻拍了拍桌上的文件夹。

“至于投入,诚然巨大,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可以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并且回报周期明确,三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之后每年都是纯利润。”

“最关键的是生产影响,”郭绍华看向鲁副厂长,“我设计的‘不停产改造方案’,就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我们可以分区域、分阶段实施,利用生产间隙进行安装调试。这需要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后勤部门的紧密配合,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到。”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恳切。

“各位领导,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固步自封。”

“想想我们刚刚完成的鼓风系统改造,当初同样面临质疑,同样风险巨大,但结果呢?我们不仅成功了,还获得了部里的表彰!”

郭绍华的声音带着一种鼓动人心的力量:“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科学论证,周密计划,严格执行,风险是完全可控的!技术革新,就是要敢于啃硬骨头!”

然而,保守派的抵触情绪并未完全消除。

老罗虽然暂时被压制,但鲁副厂长显然不买账。

“郭科长,鼓风机改造和这个能源系统优化能一样吗?”鲁副厂长皱着眉头反驳道,“鼓风机是相对独立的单元,而能源系统牵扯到全厂的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车间!这复杂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他越说越激动:“你那个‘不停产改造’说得轻巧,万一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导致全厂大面积停产,这个责任谁来负?我们今年的生产指标还要不要完成了?”

王副厂长也附和道:“是啊,投入这么大,周期这么长,万一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国家资金申请不下来,这个窟窿怎么补?”

老罗似乎缓过劲来,阴阳怪气地补充了一句:“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还是要稳妥一点,别总想着搞‘卫星’,放空炮!”

一时间,会议室里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再次交锋起来。

郭绍华据理力争,阐述技术上的可靠性。

几个年轻一些的车间主任也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提升工厂竞争力的好机会。

而保守派则反复强调风险、成本和对当前生产任务的影响。

争论声越来越大,会议室变得嘈杂起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够了!”

“砰!”

一声怒喝伴随着巨大的拍桌声响起,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下。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主位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