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一切从劳改贾张氏开始! > 第113章 关副部长到来

“郭科长这次可真是牛逼了!冶金部副部长亲自来听他汇报,这是何等荣耀啊!”

“可不是嘛!听说这个能源优化项目如果成功,不仅咱们厂受益,可能会推广到全国呢!”

“那郭科长以后还不得直接进部里?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些话如同无数把刀子,狠狠扎在易中海心上。

他内心嫉妒与怨恨交织,刷地的力气不由得大了几分,水花四溅。

“哎哎!你干什么呢?!”一个冷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易中海回头,看到一个技术科的年轻技术员,正低头看着自己被水溅湿的裤脚,脸上写满了愤怒。

这位技术员是郭绍华的忠实崇拜者。换成以前,面对易中海这种八级工的老工人,他是要多恭敬有多恭敬。

但是易中海做的什么事?

他没直接拿大粪糊他一脸都算他素质高了!

\"瞎了眼吗?!\"技术员毫不客气地指着易中海,\"扫个厕所都扫不好,废物!\"

他的声音充满了鄙夷。

\"不知道郭科长正忙着部里领导要来的大事吗?你这种人就知道添乱!\"

易中海握着拖把杆的手猛地收紧。

屈辱和愤怒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几乎要将他淹没。

他死死咬着牙,低垂着头,将所有的怨毒都藏在眼底。

曾几何时,他也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是受人尊敬的八级钳工。

可现在,他却沦落到被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当众羞辱,连还嘴的勇气都没有。

这一切,都和郭绍华脱不开关系!

技术员见他不敢吭声,轻蔑地“哼”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裤脚,扬长而去,嘴里还嘟囔着:“晦气!”

易中海站在原地,污水顺着拖把滴落,在地板上晕开一片污渍,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技术科办公室的方向,眼神阴鸷得可怕。

郭绍华,你等着!

与此同时,技术科的灯火彻夜通明。

郭绍华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图纸之中,一遍又一遍地核对着数据,完善着汇报方案。

桌上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

他知道,这次汇报关系重大,不仅关乎项目的成败,更关乎他的前途。

他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窗外夜色深沉,厂区内却是一片忙碌景象。

为了迎接关副部长的到来,全厂上下都在进行大扫除和环境整治。

工人们擦拭着机器,清扫着道路,就连厂门口的标语都重新粉刷了一遍。

杨厂长亲自坐镇指挥,脸上带着既兴奋又凝重的表情。

而老罗、王副厂长等人则显得心事重重,虽然表面上也在配合工作,但眉宇间的阴霾却挥之不去。

他们心中清楚,关副部长的这次视察,很可能彻底改变红星轧钢厂未来的权力格局。

如果郭绍华的项目得到肯定,他们这些保守派的日子恐怕就更不好过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而紧张的气氛。

期待、焦虑、嫉妒、不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到来的那位大人物,以及那个年轻的技术科长身上。

两天后,几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了红星轧钢厂的大门。

关麟副部长,来了!

与上次视察时的前呼后拥截然不同,这次关麟副部长的车队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办公楼前。

没有欢迎横幅,没有列队迎接。

关副部长从车上下来,神情严肃,摆了摆手,示意杨厂长等人不必搞那些繁文缛节。

“时间宝贵,我们直接谈正事。”

杨厂长心中一凛,连忙点头称是,快步引着关副部长和随行的几位专家走向会议室。

厂里的其他领导远远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会议室早已准备妥当。

关副部长没有在主位落座,而是直接走到了会议桌旁,目光扫过桌面上摆放的图纸和一份简易模型。

他看向早已等候在此的郭绍华和杨厂长,开门见山:“杨厂长,郭绍华同志,把你们那个能源优化计划,详细给我讲讲。”

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奔核心。

郭绍华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走上前。

他打开了提前准备好的、更为详尽的技术图纸和数据报告,没有用报告的形式,而是选择了更直观、更扎实的方式。

“关部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郭绍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自信,“我们提出的能源系统优化计划,核心目标是……”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郭绍华的声音成了会议室唯一的主角。

他从项目提出的背景、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现状与差距分析讲起。

详细阐述了余热回收、智能调度、管网优化等核心技术原理。

他将复杂的系统拆解成若干模块,清晰地展示了分区域、分阶段的“不停产改造”实施步骤。

每一项关键技术难点,他都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和备选策略。

风险评估细致入微,甚至考虑到了极端天气和突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成本预算、投资回报周期、资金来源建议,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他还提到了与京都几家顶尖科研院所初步接洽,寻求技术合作的意向。

整个汇报过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数据翔实,展现出惊人的专业素养。

关副部长和随行的几位专家听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关副部长更是频频打断郭绍华的汇报,提出一个又一个尖锐而专业的问题。

“这个高温合金管道的选材依据是什么?考虑过长期运行的蠕变和腐蚀问题吗?”

“智能调度系统的核心算法逻辑是什么?如何保证在生产负荷剧烈波动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成本核算里,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用的估算比例,有没有参考国内相似工况的数据?”

“新系统与现有老旧生产线的接口兼容性问题,你们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吗?改造期间的临时过渡措施是什么?”

每一个问题都直击要害,深入到了技术的细枝末节。

随行的几位头发花白的专家也纷纷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几乎涵盖了冶金、热能、自动化控制、材料学等多个领域。

要不是郭绍华穿越过来一直都有读书充实自己,再加上词条的逆天属性,他还真hold不住!

杨厂长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替郭绍华捏了一把汗。

然而,郭绍华却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

面对如骤雨般袭来的问题,他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应对得游刃有余。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精准而详尽的解答,数据信手拈来,原理阐述深入浅出。

遇到特别复杂的技术细节,他甚至能直接在图纸上勾画演算,思路清晰得令人惊叹。

他不仅完美回答了所有问题,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补充一些专家们尚未考虑到的细节,并提及了国际上最新的相关技术动态。

这份从容自信和深厚的技术功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侧目。

尤其是那几位部里的老专家,看向郭绍华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当最后一个问题被完美解答后,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关副部长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